广西崇左市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生物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崇左市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生物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是导致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属于胞内寄生菌,能产生外毒素(蛋白质)破坏人体肠道黏膜,使人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下列关于志贺氏菌和人体肠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志贺氏菌合成外毒素时需人体肠道细胞提供ATP
B.志贺氏菌和人体肠道细胞中均含有核酸—蛋白质复合物
C.志贺氏菌和人体肠道细胞合成蛋白质时均存在生物膜系统膜成分的更新
D.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志贺氏菌和人体肠道细胞均只属于细胞层次
2.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
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NA与DNA聚合酶均可自由通过①,但方向相反
B.②在细胞周期中消失与重建有利于核遗传物质的均分
C.③结构的存在决定了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与人体表皮细胞相比,骨骼肌细胞中的④大且数量多
3.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如图是某动物细胞中ATP逐级水
解的过程图,其中c是腺苷,e是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甲、酶乙、酶丙作用的底物不同与酶具有专一性相关
B.c中含有脱氧核糖,b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有些蛋白酶需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磷酸化后才具有活性
D.酶的合成伴随着ATP水解,其释放的e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4.某二倍体动物(2n=46)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数和染色单体数的变化如图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中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图1中甲时期对应图2的EF段
B.图1中丙时期和图2中DE段对应时期中导致染色体与核DNA含量变化的原因不同
C.处于图1乙时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赤道板,图2的AB段中核mRNA合成少于CD段
D.与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图1中的乙和丁时期
5.铁线虫寄生在螳螂体内后,其分泌的某些物质会使螳螂某些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以与模板DNA分离,导致形成相对稳定的特殊三链核酸结构,即RNADNA杂交体(Rloop)。DNA分子中碱基的甲基化也会影响基因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Rloop结构的形成阻断了相关mRNA的转录
B.Rloop中嘌呤碱基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
C.A—T碱基对含量高的DNA序列形成的Rloop更稳定
D.DNA分子中碱基的甲基化会阻碍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
6.如图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曾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可能是因为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多样
B.艾弗里在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加法原理
C.证据2的实验中可用C、H的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D.“主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的
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昆虫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了异常联会,如图所示,其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
A.缺失 B.易位 C.倒位 D.重复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对象是生物个体的表型
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可发挥防御和监视功能
B.T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免疫,会引起靶细胞裂解
C.抗体、溶菌酶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结核杆菌再次侵入机体会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10.研究人员研究外源激素对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长势的影响,以蒸馏水浸种作为对照组,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处理西瓜种子作为实验组,每个浓度设置三组重复实验,每组处理50粒种子,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GA3质量浓度(mg●L-1)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茎粗度(cm) 植株高度(cm) 壮苗指数 畸形苗率(%)
200 45.94 39.78 6.48 0.21 4.12 0.0146 16.7
300 56.15 50.08 8.23 0.21 4.68 0.0126 21.8
400 62.13 58.77 9.53 0.21 4.78 0.0120 23.7
500 54.33 51.86 8.95 0.20 5.43 0.0101 27.9
蒸馏水浸种(对照) 32.31 22.18 3.85 0.22 4.01 0.0173 13.6
A.每个浓度设置三组实验是为减小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的真实性
B.表中所得数据,如植株高度、发芽率等取的是统计数值的平均值
C.由实验结果可知,GA3促进西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400mg●L-1
D.GA3处理后导致壮苗指数显著降低,可能是赤霉素抑制茎增粗所致
11.美国白蛾是近几年来在沿海地区园林树木上发现的一种害虫,它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千米,侵入我国后,多地区爆发虫害,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沿海地区园林树木上美国白蛾卵的数量
B.因生态环境适宜、缺少天敌,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始终呈“J”形增长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降低美国白蛾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
D.天敌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12.某研究小组通过检测密闭装置的气压变化来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侧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中物质X为5mL蒸馏水,为校正误差需增设丙组:将甲组酵母菌换成死酵母菌
B.若甲组右侧液面下降,乙组右侧液面上升,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若甲组右侧液面下降,乙组右侧液面不变,说明酵母菌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D.若甲组右侧液面不变、乙组右侧液面升高,c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后溶液呈灰绿色
13.某自花传粉植物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为研究这些性状的遗传关系,研究人员对该植物做了如下杂交实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 亲本 F1 F2
一 高秆×矮秆 高秆 高秆∶矮秆=9∶7
二 抗病×感病 感病 感病∶抗病=3∶1
三 白花顶生×红花腋生 白花顶生 白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顶生∶红花腋生=41∶7∶7∶41
A.高秆、感病、白花、腋生为显性性状
B.控制株高的基因至少有两对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控制抗病与株高的基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实验3的F1进行测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为1∶1∶1∶1
14.研究表明菊芋多糖对高血糖症状有改善作用。研究人员利用高血糖模型鼠、盐酸二甲双胍(降低血糖的药物)、菊芋多糖溶液(50、100、200mg/kg三种剂量)、生理盐水等进行了灌胃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组数 造模后/(mmol●L-1) 治疗后/(mmol●L-1) 平均血糖下降(百分率/%)
阴性对照组 10 6.63 6.53 1.51
高糖对照组 10 20.68 20.45 1.11
盐酸二甲双胍组 10 20.71 12.50 39.64
菊芋多糖低剂量组 10 20.52 17.14 16.47
菊芋多糖中剂量组 10 20.48 15.92 22.27
菊芋多糖高剂量组 10 20.58 15.25 25.90
A.高糖组和阴性组对照结果说明,高血糖模型鼠建模成功
B.该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不同剂量的菊芋多糖对高血糖的影响
C.由实验结果可知,菊芋多糖降低血糖的效果低于盐酸二甲双胍
D.菊芋多糖和盐酸二甲双胍均通过加速细胞对血糖的利用来降血糖的
15.我国长白山林区群落是在几百年前火山岩的基础上演替而来的,演替过程大致经历了“火山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等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的阶段是苔藓阶段
B.乔木能取代灌木的原因与乔木高大及根系发达有关
C.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土壤通气性变好,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与弃耕地的演替相比,火山岩上的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
16.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某课题小组从土壤中分离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计数,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⑤系列的操作称为梯度稀释,②~⑤应加10mL无菌水
B.接种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C.图示所用培养基需先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后,再调节PH
D.若接种的三个平板平均菌落数为62个,则1g土样中约有菌落6.2×107个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1分)棉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木植物。棉籽除作种外,还可用于榨油,是世界上仅次于大豆的重要食用油来源。研究人员对一天中海岛棉新海3号和陆地棉新陆早1号两个棉花品种主茎上不同叶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pn表示净光合速率;Tr表示蒸腾速率,蒸腾速率越高,气孔导度越大。
(1)净光合速率除用图示表示外,还可用____________表示。
(2)海岛棉新海3号的pn小于陆地棉新陆早1号,但3~15叶位的总光合量却大于陆地棉新陆早1号,根据图示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品种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随着叶位降低,Tr降低,pn也随之降低,原因是______。影响13和15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内在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若要探究13位叶的总光合速率,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18.(13分)某昆虫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A/a基因控制;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B/b基因控制。现让残翅红眼雄虫和长翅白眼雌虫进行如图的杂交实验,F2中白眼全为雌性。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a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若基因A与基因B能自由组合,则发生的时期是______。
(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填“X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常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F2中与翅形相关的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是______;F2中昆虫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长翅红眼个体中雌:雄为______。
(4)若让F2中的全部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
19.(12分)人类膝盖下有块韧带,在自然放松时,若用橡皮锤轻轻敲打,就会发生不能自我控制的小腿运动反射,被称为膝跳反射,它是医生检查某些脊髓疾病的常见手段。部分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膝跳反射加强的现象。如图为膝跳反射模式图(“十”表示兴奋性突触,“—”表示抑制性突触),踢小腿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大脑能有意识地控制膝跳反射,这说明____________;橡皮锤敲打韧带时,神经冲动会沿脊髓传向大脑,在大脑皮层产生轻微的痛感,该反应是否属于反射,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刺激髌骨下韧带,动作为踢小腿,则该过程中突触后膜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的突触有______(填字母),该电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c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时发生的信号转化是______。
(3)敲打韧带产生的兴奋在2上传导的方向与其膜外局部电流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兴奋在b处的传递速度要慢于在2上的传导速度,原因是____________。
20.(12分)某淡水湖泊由于长期受到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严重的水体污染、水华频频爆发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改善该湖泊的生态环境,人们采取了在特定的区域种植水葫芦和芦苇等植物,定期收割和清除水葫芦和芦苇。经过多年治理,该湖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水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含有大量的______元素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所致;水华产生会导致鱼类死亡,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水体污染,引起更多鱼类的死亡,这是生态系统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2)芦苇等挺水植物能够显著降低藻类等沉水植物的数量,原因是____________。种植水葫芦需要采取严格的围网防逃措施,若水葫芦大量扩散逃逸到整个湖区并大量繁殖,有可能产生____________等危害。
(3)对治理后的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数据如表所示(a、b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1,肉食性动物作为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分解者利用 未利用 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44.0 5.0 95.0 a 0
植食性动物 9.5 1.5 11.0 b 7.0
肉食性动物 6.8 0.5 7.2 0 11.5
①肉食性动物的存在,对植食性动物并非都不利,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J●cm-2●a-1;能量从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淡水湖泊修复过程中,在选择种植芦苇等植物时,需考虑其生态位及与其他生物的种间关系,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原理______。
21.(12分)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单链环状DNA病毒,该病毒的核衣壳蛋白Cap蛋白是PCV2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了PCV2Cap蛋白表达菌株,构建过程中先设计引物,通过PCR获取cap基因片段,经酶切处理后与质粒重组,并将其导入细菌。如图为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试验对PCR结果(图1)及PCV2Cap重组质粒构建是否成功(图2为检测结果)进行的检测,图中Maker为DNA标准品。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通过PCR扩增cap基因时,应根据______来设计获取cap基因的______种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构建cap基因表达载体时,应用______(填具体酶的名称)酶切割质粒和获取cap基因;将cap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菌之前,应先用______处理细菌,使其能高效吸入表达载体。cap基因能插入细菌DNA中的分子基础是______。
(3)通过PCR检测PCV2Cap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请据图说明依据是____________。病毒的cap基因能在细菌中表达的原因是生物界共用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