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方外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方外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南宁市东方外语高级中学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9月份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其核心内容是( )
A.“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伟大斗争 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北斗人”谢军:我们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航天追梦人。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筑梦未来。期盼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
B.国家强大、民族振兴、人民富裕
C.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富裕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奋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
④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
A.共同富裕 B.按劳分配 C.市场调节 D.公有制为主体
8.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宏观调控功不可没。下列属于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 )
A.财政政策、行政命令 B.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C.货币政策、价格政策 D.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9.2022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社会经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互助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下列有关新发展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③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④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意义重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 )
①发展为了人民 ②发展依靠人民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人民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共产党员的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
A. 先锋模范作用 B. 战斗堡垒作用
C. 协调各方作用 D. 领导核心作用
13. 在我国,各政党都必须以______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
A. 宪法 B.协商 C.民主团结 D.互相监督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
A.根本政治制 B.基本政治制度
C.协商民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2022年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黑土地保护法,决定任命国家民委、公安部等国务院组成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这里,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了( )
①监督权 ②决定权 ③立法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规律性 D.能动性
17.“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与“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两段话体现了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那么,哲学的基本派别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8.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之间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的总和
C.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科学
D.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9.中国古代有“五行说”,认为世界万物的联系和发展可以用“水、木、火、金、土”五大要素的“相生相克”来解释。从哲学基本派别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之一致的是( )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 )的问题展开的
A.自然界如何产生 B.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C.世界如何运动 D.哲学的基本性质
二、简答题(共两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21.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0分)
22.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坚持的原则。(10分)
三、材料题(共两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将之写入宪法确定为基本国策。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积极回应社会期待,适时作出重大决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化的原因。
24.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就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