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政治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年5月26日,一架澳大利亚P-8A海上巡逻机闯入我国南海领空,并对当地展开军事侦察行为,对于这一严重的挑衅行为,我国立即作出反应,并派出歼-16战机进行拦截,成功压制来犯军机。这表明( )
①我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②澳方的行为是对我国人权的践踏
③领土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要素 ④强大的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A国新一届国会议员选举中,由选民选举产生的总统所在的执政党惨败,最大在野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这意味着在总统剩余任期内,政府及执政党在施政时将面临来自在野党的更多阻碍,下一届总统选举在野党所在的政党联盟或将重新夺回执政权。由此,A国( )
①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一定程度上受国会制衡
②国会若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政府必须集体辞职
③实行多党制,政党联盟是其政治生态的重要特征
④在野党参与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国会议员选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应该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但美国却表里不一,一方面声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另一方面又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怂恿支持“台独”分裂势力,不断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的做法( )
①干涉我国的内政,侵犯了我国的独立权 ②是不正义的做法,侵犯了我国的自卫权
③是对我国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的侵犯④违反了各国在国际法上地位平等的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 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等精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 制定了《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目的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全州就业扩容提质,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这表明( )
①我国的国家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②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
③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是单一制
④我国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在持续的俄乌冲突中,美国通过北约峰会进一步要求盟友对俄罗斯进行“全面遏制”,并对有能力做出主权决定和奉行独立政策的国家施加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战略自主”的主张显得十分荒谬。材料表明( )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当今世界构成严重威胁
②当今世界仍不安宁,国家性质不同是引起冲突的根源
③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④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既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国主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以实际行动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①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是发展中国家结盟抗争的结果
③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④是单极与多极矛盾长期斗争的结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生活在同个地球村,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携手前行征途中,矛盾分歧、磕磕绊绊不可避免,正如《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所言:“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必须由各国共同商量着办。”材料表明(  )
①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
②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是追求公平正义,各国主权平等,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
③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就应该承认世界多样性 ④要加强全球治理,保障世界和平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8.2022年6月8日,“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三次会晤在努尔苏丹举行。会晤通过《“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联合声明》,各方重申,愿继续互利合作,进一步拓展在政治对话、可持续发展、经贸、投资、金融、科技、交通运输、水电、信息技术、生态和人文及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关系。这告诉我们( )
①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凸显 ②互利合作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
③和平与发展依旧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近年来,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涉外法律制度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思想。《反外国制裁法》是一部典型的借鉴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立法,其出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们并不主动进行制裁,但当外国侵犯我国主权、违反国际法对我国进行干涉,我们就可以采取反制措施。这表明我国在涉外法律建设中坚持( )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以法治之力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
③同中华优秀思想观念结合,彰显法治自信④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年3月30日,2024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举办,此次论坛以“共筑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为主题,聚焦RCEP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和RCEP区域各成员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区域海洋合作逐渐呈现出多领域、全方面、深层次的特点,蓝色经济合作延伸正当时。为此各成员国要( )
①共筑蓝色经济一体化新愿景,形成自由投资贸易网络和共同大市场
②搭建国际海洋人文交流平台,为促进海洋经济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③抓好海洋资源的保护与修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形态
④建立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铸造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引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立足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党中央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战略之举。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这一要求( )
①表明我国为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智慧
②强调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③表明世界各国在实现经济互利共赢发展的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④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内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备受瞩目的雅万高铁于2022年11月测试运行。雅万高铁不仅速度快而且环保,是整个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同时还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雅万高铁的修建( )
①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彰显中国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
③有利于改善印尼的交通条件,促进印尼经济的发展
④表明中国坚持互利共赢战略,提升对外贸易的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每年3月22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世界水日”,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今年“世界水日”开放日活动在杭州举办,此次开放日各国代表通过沙龙对话,共同探讨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强调水在促进和平与繁荣、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见,此次活动( )
①推动各国政策协调一致,实现水资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②发挥联合国对国际事务的决定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③加强水资源保护,以水为媒,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为不同水文化之间开展交流对话、互学互鉴搭建了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由于美国一票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就“建议联合国大会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巴勒斯坦人民几十年的建国夙愿被无情击碎,成员国广泛认可的解决巴以冲突的“两国方案”再遭重创。由此可知( )
①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具有强制力 ②联合国接纳新会员国是程序性问题
③联合国参与国际事务有其局限性 ④联合国的议事规则让其失去自主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2024年5月,我国与其他会员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共同提出关于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的决议草案,旨在推动各方凝聚共识,进一步完善联合国框架下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帮助发展中国家公平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这说明( )
①我国尊重联合国在全球治理领域的权威 ②人工智能治理应保障发展中国家权益
③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开展的各项活动 ④发扬民主有利于推动联合国机构改革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近年来,中国与联合国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联合国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渠道优势,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实施粮食援助、灾后重建、难民救助、妇幼卫生等领域的发展合作项目,一方面丰富了国际发展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更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空间。由此可见( )
①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②中国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对外活动进入了活跃时期
③中国在联合国领导下开展对外合作,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
④联合国是中国参与多边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舞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7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国体与政体”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进入21世纪以来,中法建交大事记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2015年,中法两国与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标志性的《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正能量。
2016年,中法双方正式启动“千人实习生计划”,每年互派约1000名青年到对方国家企业实习。
2019年,中法在巴黎举行全球治理论坛,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共同探讨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
2023年,中法航空航天、民用核能、高铁等传统合作项目进展顺利,数字经济、可再生能源、有机农食等新倾域合作未来可期,双边贸易额达789.36化美元。
2024年1月5日,中法文化旅游年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截至日前,两国间已有友好城市和省区113对。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中法两国开展对外交往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今年是进博会创办五周年。进博会不断发挥国际采购、技术合作、投资促进等平台作用,是我国推动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并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务实行动。
本届进博会吸引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商业展,现场成交成果丰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35.2亿美元,在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中发挥了稳定器、动力源的作用。进博会推动本土化进程大大提速,昔日我国引进的进博产品在实现本土化技术改造升级后,出口到日本、欧盟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中国与原产国的合作共赢,为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五届进博会我国累计出台79项支持措施,实现展品通关全程无纸化,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集约化的海关监管服务新模式,不断优化中国市场的营商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地区冲突不断,世界面临严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站在历史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成为一道全球性必答题。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只有各国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结合材料,运用国际关系与时代主题的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1-5BBADB 6-10BBDCB 11-16CBDAAB
17.【答案】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1949年,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决定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它直接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或“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
③我国的发展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因此要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答案】
对于中法两国:
①:促进了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发展。通过传统合作项目的顺利进展以及新领域合作的前景,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②:促进双方政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共同探讨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有利双方增强互信和理解,加强交流合作。
③:促进双方文化领域的交流。通过文化旅游年等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丰富了两国的文化内涵。
④:通过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合作,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了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对于国际社会:
①:《巴黎协定》的达成,为全球气候治理树立了榜样,推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
②:全球治理论坛的举行,彰显了多边主义,为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贡献力量。
③:“千人实习生计划”等促进了国际间人才的交流与培养,为全球发展储备力量。
④:两国友好城市和省区的增加,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其他国家间的地方合作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总之,中法两国的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自身发展,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答案】
①进博会是中国践行开放承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
②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③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不仅着眼于促进自身发展,还要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的快车,着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20.【答案】
(1)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这包括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利益。没有利益的共同体就难以有命运的共同体,各国要和睦相处、合作共赢。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各国唯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等,才能为发展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