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启用前★保密
惠州一中2027届高一10月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 生物试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类型: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运用的是完全归纳法
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根据魏尔肖的研究推知: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分裂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C.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每年11月,安陆钱冲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的黄叶迎来最佳观赏期。钱冲银杏谷的物种繁多、分布面积广,主要以银杏、乌桕树等为主,下列有关该景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①银杏的叶子;②乌桕树的细胞;③银杏细胞中蛋白质分子;④一棵乌桕树;⑤银杏谷的所有黄叶;⑥银杏谷的所有银杏树;⑦银杏谷的所有生物;⑧银杏谷内所有动植物
A.③②①⑤④⑧ B.②①④⑥⑧⑦ C.②①⑤④⑦ D.②①④⑥⑦
4.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细胞质 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相同
C.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 D.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5.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素分子中既含有大量元素,也含有微量元素
B.C、H、O、N在细胞中含量很高,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
C.非生物界的元素在生物界都能够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D.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标准是对细胞的生命活动的重要程度
6.“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维《青溪/过青溪水作》”。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易断裂和形成,水具有流动性
B.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结合水比例上升,抗逆性增强
C.为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种子入仓前需充分晾晒丢失全部自由水
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易与带电荷的分子结合,因而水是良好的溶剂
7.科学家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使其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有关该复合纤维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
B.该蛋白的氨基酸连接方式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
C.该蛋白的彻底水解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该蛋白的韧性较好,可能与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有关
8.下列关于糖类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脱氧核糖是细胞遗传物质DNA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C.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糖原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吃含添加糖和味道甜的食物,就能降低糖类物质的摄入量
B.“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产品不含糖类物质
C.“奶茶”中的果糖和蔗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再转化为糖原
D.肥胖、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
10.橄榄油被认为是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油橄榄果生产的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除了能供给能量外,还能调整血浆中胆固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
B.苏丹Ⅲ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橄榄油做食用油,能防止人体内胆固醇过量,有效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
11.植物的种子中储存足够量的有机物是其萌发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玉米种子组织样液中依次加入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溶液不会出现紫色
B.加入斐林试剂的某组织样液经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样液中含有葡萄糖
C.观察花生种子子叶中的脂肪颗粒时,用苏丹Ⅲ染色后还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是否水解
12.运动员发达的肌肉主要由肌肉蛋白构成,包括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肌肉蛋白多为丝状分子或丝状聚集体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肌肉蛋白的特殊结构,与其能执行相关的运动功能联系紧密
B.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区别,仅仅体现在肽链盘曲、折叠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C.运动过程中,肌肉蛋白的空间构象可能时刻发生着变化,并能恢复
D.日常饮食中摄入的瘦肉,需将其中的肌肉蛋白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细胞吸收
13.昆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繁殖世代短等特点,已成为人类理想的食物资源之一。《本草纲目》中也记录了70余种可食用昆虫的加工工艺和药用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食用昆虫细胞中的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释放能量
B.可食用昆虫细胞中的磷脂含有C、H、O、N、P五种元素
C.经过加热处理后,可食用昆虫中的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D.评价可食用昆虫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要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14.2023年9月21日,遨游太空五个月的水稻种子和航天员精心种植的“太空菜园”搭乘神州十六号飞船返回地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种子萌发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低于休眠时
B.在太空中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一般是蛋白质
C.“太空菜园”中的蔬菜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
D.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钙易流失导致骨质疏松
15.“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等,是健康、营养、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谷类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
B.大豆煮熟后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有利于消化吸收
C.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
D.钙、钾在维持渗透压和提供能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6.水是植物生命的源泉,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科研团队通过仪器测量各组的信号幅值(信号幅值的大小与种子水分含量成正比)探究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水的变化,甲、乙代表水的不同存在形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代表结合水,乙代表自由水 B.在玉米种子中甲可以和淀粉结合
C.北方玉米植株越冬时乙的含量会增多 D.乙可以参与细胞中代谢废物的运输
17.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形成过程中,甜味逐渐变淡是因为大量可溶性糖氧化分解供能
B.种子萌发时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脂肪的氧化分解
C.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中H的含量比糖类高,所以单位质量所含能量也比糖类多
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所有细胞中的脂肪均可以大量转化糖
18.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性激素、维生素D、抗体都属于脂质
②非常肥胖的人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肪
③淀粉、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相同
④冬季时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增大,细胞代谢减弱,抗逆性增强
⑤静脉注射时,要用0.9%的NaCl溶液溶解药物,目的是为机体补充钠盐
⑥鸡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元素
⑦血液中的葡萄糖除可以合成糖原外,还可转变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
⑧血Ca2﹢高会引起肌肉抽搐,血Na﹢缺乏会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A.2 B.3 C.4 D.5
19.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 )
①分别含有5个和12个碳原子的核糖、蔗糖都能被酶催化水解
②糖原和淀粉的水解产物虽然不同,但都是能源物质
③能合成糖原的生物一定是动物
④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即可出现砖红色沉淀
⑤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⑥所有的脂质都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⑦脂肪属于脂质的一种,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⑧和糖原相比,同等质量的脂肪释放的能量多、因而脂肪为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0.研究人员发现了锌金属的第一个伴侣蛋白ZNG1,它可将锌运送到需要锌的蛋白质处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功能不可替代,因此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B.ZNG1运送锌的功能与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有关
C.该实例说明细胞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某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D.锌是构成ZNG1的重要元素,说明无机盐可以参与构成细胞内的重要化合物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1.(11分)Ⅰ:惠州西湖碧波万顷,鱼虾肥美,景色宜人。以下是惠州西湖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野鸭湖中生活的所有生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层次。
(2)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细胞中都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个),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______。
(4)脊髓灰质炎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根据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Ⅱ: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为显微镜的两种镜头,⑤⑥上的横线为载玻片,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5)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图2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7)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____。
22.(13分)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水稻种子和小麦种子中富含淀粉,油菜种子中富含脂肪。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中的相关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__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细胞代谢旺盛,细胞抵抗低温等不良环境的能力______________(增强/减弱)。油菜种子萌发初期,因供能需要,脂肪先转化为糖类,从而导致种子干重增加,在此过程中,导致油菜种子干重增加的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__(填“C”、“H”或“O”)。
(2)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会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等的催化下,经一系列过程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已知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酶,从淀粉内部随机水解,而β-淀粉酶则是从淀粉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依次水解。据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酶水解淀粉的产物主要是麦芽糖。两种酶水解淀粉的作用部位不同,请从两种酶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g2+是小麦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如果在生长阶段缺Mg2+小麦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答一点即可)。
(4)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生物大分子不断积累。下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Ⅰ、Ⅱ两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兴趣小组分别取成熟时间为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小麦种子研磨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2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入2mL第Y天的提取液,如下图B所示。
图A 图B
①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c试管中溶液颜色比a试管的更_________________填“深”或“浅”)。图A中可表示a、c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再经过_________________后,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与b试管相比,d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更_________________(填“深”或“浅”)。
23.(14分)鸡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肽链,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β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元素组成。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血红蛋白________________(适合/不适合)做蛋白质的鉴定材料,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组成且仅为一条链,其分子式为CmHpNqOwS2,并且是由下列氨基酸组成的,那么该蛋白质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个乙。
生酮饮食是指糖类含量非常低(2%~5%)、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高的饮食,这一饮食方式具有降低体重,改善肥胖的作用,并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4)糖类摄入多会在人体细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生酮饮食通过严格控制糖类摄入比例改善机体肥胖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酮饮食中蛋白质的种类必须丰富多样,否则可能会影响人体自身蛋白质的合成,从氨基酸来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病毒与生物的协同进化,一场疫情让病毒活跃在公众视线,人们对病毒有了深刻的敬畏,不禁让人思考病毒与生物的关系。
19世纪末,研究者发现引起狂犬病的分子似乎比细菌小得多,将其称作viru。1935年,人类第一次提纯了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生存方式就像“寄生虫”,必须利用活细胞里的各种细胞器和原料完成自我增殖,裂解宿主细胞。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把双螺旋DNA注入到细菌中,细菌也不是完全被动挨打,细菌DNA中存在一种特殊双螺旋DNA序列——CRISPR序列,携带有一些来自噬菌体的DNA片段,是亲代DNA给侵染过的噬菌体所做的黑标签,这让子代细菌快速识别并清除再次侵染的同种噬菌体。科学家新近却发现一些巨噬菌体,其基因组是普通噬菌体的4倍。巨噬菌体基因组中含有能编码噬菌体蛋白外壳的基因,也含有编码tRNA合成酶、转录起始因子等的基因,甚至还发现了细菌CRISPR序列。当然,噬菌体含有的细菌CRISPR序列,记录的都是其他种类病毒的黑标签。当该种巨噬菌体的基因注入细菌后,会驱使细菌专门杀死除自身以外的其他种类的病毒,使细菌被其专一奴役。这样看来,噬菌体在与细菌的斗争中不断进化,其实比人类想象的要智能很多。巨噬菌体与细菌间的博弈,只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生物与生物之间复杂生存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噬菌体可侵染特定类型的细菌,引起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人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基因中普遍存在许多适应性的DNA突变,通过突变适应环境的变化,但科学家认为如此普遍的突变令人费解,环境改变和压力有多大才能造成如此多的突变 他们猜想病毒有可能是这些突变的来源,因为病毒变化无常、能与成千上万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
病毒几乎挟持宿主细胞的所有功能以便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因此相比捕食、环境改变而言,病毒是更大的进化压力、能更大程度的促进细胞进化。所以,有人说:当人类在进化历程某一时期出现流行性疾病或者传染病时,人体要么适应这种病毒,要么根除它们。
探索精彩的生命世界,敬畏生命的精巧适应和演化,认识和合理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人类应该学习的永恒主题。
(1)噬菌体等病毒的基本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单种核酸分子(DNA或RNA)。
(2)病毒之所以对生物细胞造成伤害,是由于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该种生存方式属于寄生。
(3)细菌的CRISPR系统出现在巨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其结构基础是二者的DNA分子均为_________________结构。
(4)巨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含有______________(清选填下列字母)。
a.编码蛋白质外壳的基因 b.细菌的CRISPR系统
c.编码细菌核糖体的基因 d.参与转录的重要酶的基因
(5)在与细菌的斗争中,噬菌体利用细菌的CRISPR系统来为自己工作,对噬菌体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倒数第2段提到:当人类在进化历程某一时期出现流行性疾病或者传染病时,人体要么适应这种病毒,要么根除它们。请结合文中内容和你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