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渝西中学2024年秋高一上10月月考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D.细胞学说提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2024年4月29日,我国北极科考人员在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北极黄河站顺冰盖裂缝取的水样中发现有若干种新单细胞生物,欲确定这些生物类别。以下与此无关的是(  )
①核膜有无②DNA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细胞膜的有无⑤是否含光合色素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⑤ D.②④⑤
3.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蛋白质、H2O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C、H 、O
C.除图2所示的元素外,其余细胞中所含的元素均为微量元素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则A化合物为蛋白质
4.分析表中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下列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元素 O Si C N H
地壳 48.6 26.3 0.087 0.03 0.76
细胞鲜重 65 极少 18 3 10
细胞干重 14.62 极少 55.99 9.33 7.46
A.细胞与地壳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表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B.C、H、O、N四种元素在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都很高,这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
C.细胞干重中C含量最多
D.地壳和细胞中氧含量都最多,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5.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B.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其细胞
6.我国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的说法。萝卜的根部含水量高,膳食纤维含量高;叶片含钙量高达350mg/100g,还富含成骨必需的维生素K,使补钙效果更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萝卜在被腌制成萝卜干的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
B.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C.根与叶是植物体实现水分平衡的两个重要器官
D.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构成骨骼和牙齿
7.《齐民要术》记载了“热进仓”贮麦法:将经暴晒的小麦种子趁热进仓贮存,温度控制在46℃左右,贮藏7~10天后通风降温,该贮藏方法具有防霉、防虫的作用,且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成熟的小麦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小麦种子暴晒后自由水含量相对减少,有利于贮存
C.种子萌发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减小,细胞代谢增强
D.46℃处理持续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发霉,越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
8.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家乡陕西富平盛产“富平柿饼”。“富平柿饼”以当地生产的传统名优柿子品种“富平尖柿”为原料,经过清洗削皮、日晒压捏捏晒整形、定型捂霜等多道工序精细制作面成,柿饼肉多霜厚,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入口即化,甜美入心。下列关于“富平柿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鲜采摘的富平尖柿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H2O
B.“富平柿饼”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 O
C.“富平柿饼”中含有丰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含量少但对生物体非常重要
D.“富平柿饼”脂肪含量高,但不是检测和观察脂肪的理想材料
9.据《齐鲁晚报》报到,山东省十几个市县的某种玉米患上了“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粗缩病”病毒无细胞结构
B.“粗缩病”病毒属于生命系统
C.培养“粗缩病”病毒不能直接用普通的培养基
D.“粗缩病”病毒能借助玉米细胞内的物质和结构进行繁殖
10.唐代诗人杜牧被晚风中的白鹭迷住了,从而触景生情,创作了《鹭鸶》一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对诗中蕴含的生命系统相关知识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溪”远处的“碧山”中全部动物、植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群落
B.“青玉嘴”和“梨花”直接参与构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不同的
C.“溪”中可能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命系统
D.“溪”是白鹭、鱼等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
11.下图中,a代表颤蓝细菌、b代表支原体、c代表小球藻、d代表甲流病毒;那么能正确反映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关系的图形是( )
A B C D
12.“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维《青溪/过青溪水作》”。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易断裂和形成,水具有流动性
B.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结合水比例上升,抗逆性增强
C.为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种子入仓前需充分晾晒丢失全部自由水
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易与带电荷的分子结合,因而水是良好的溶剂
13.一批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盆栽黄瓜幼苗表现出叶片发黄的缺素症状。现取若干株该盆栽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施用等量适宜浓度的NH4NO3溶液、MgSO4溶液和Mg(NO3)2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盆栽黄瓜幼苗叶片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导致黄瓜幼苗叶片发黄的元素种类
B.若甲、丙两组变绿,乙组发黄,说明叶片发黄是由于缺N所致
C.若甲组发黄,乙、丙两组变绿,说明叶片发黄是由于缺Mg所致
D.若甲、乙两组发黄,丙组变绿,说明叶片发黄是由于缺N或缺Mg所致
14.黔江红心猕猴桃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下列关于黔江红心猕猴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猕猴桃细胞与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差异很大,体现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B.猕猴桃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和藻蓝素,用以进行光合作用
C.在猕猴桃果肉提取液中滴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果肉中一定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D.组成猕猴桃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5.现有无标签的稀释蛋清液、葡萄糖、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一种蛋白质,能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的催化剂)溶液各一瓶,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把它们区别开来(不考虑溶液的浑浊度)。某生物兴趣小组要完成对这四瓶溶液的鉴定,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双缩脲试剂对上述4种溶液进行检测后,不发生颜色反应的一组只用斐林试剂就能通过一次实验完成鉴别
B.使用双缩脲试剂对上述4种溶液进行检测后,发生颜色反应的样液只用斐林试剂就能鉴别
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后能观察到溶液从无色转变为砖红色
D.使用斐林试剂对上述4种溶液进行检测后,不发生颜色反应的样液只用双缩脲试剂就能鉴别
16.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情况 尿素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铵 硫酸铵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kg)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K B.N C.P D.S
17.采摘后的香蕉果实在自然成熟过程中,淀粉、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果实去皮并研磨成匀浆后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第10d的果实匀浆与碘液混合后不会出现蓝色反应
B.将第25d的果实匀浆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后可能会出现紫色反应
C.据图分析可知,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淀粉可能分解为其他物质
D.将第15d的果实匀浆与斐林试剂混合后需水浴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18. 发菜是一种蓝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细胞球形或略呈长球形,经多次分裂后,形成藻体,藻体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往往许多藻体绕结成团,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池塘里的全部蓝细菌构成一个种群
B.发菜的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是自养型生物
C.发菜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D.保护发菜需要从分子和原子水平开始对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展开研究
19. 近期,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支原体肺炎”频频上热搜。该病原体在侵入肺部的同时,可能侵入肾脏,出现急性炎症,对青霉素类药物 (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不敏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细胞、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支原体和肺细胞都有核糖体
C.根据题干信息推测,肺炎支原体与细菌一样,都是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
D.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相同,都是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20.某科研团队为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探究了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通过仪器测量各实验组的信号幅值(信号幅值的大小与种子水分含量成正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种子细胞内的水与淀粉结合,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
B.种子萌发过程中12→36h的吸水量比36→60h的吸水量少
C.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吸收的水可作为生化反应的反应物
D.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玉米种子细胞内部分结合水可能转化成了自由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14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上图中 是真核细胞, 是原核细胞。D中细胞与F细胞的本质区别是 。
细胞B代表 ,因其细胞中含有 ,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 生物。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治疗细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但相同的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却没有什么疗效,试分析原因?
上述各种生物细胞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 (答2点以上)。
上述细胞中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的是 。
(5)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从图(1)到图(2)过程中,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左下方”或“右上方”)。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载玻片
2.(14分)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肥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含有种类较多的无机盐,无机盐被作物根系吸收后,在植株内主要以 形式存在。吸收的Mg在叶肉细胞内可用来合成 ,从而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缺Mg的植物生长会受到影响,说明无机盐的作用之一是 。
(2)农业生产上,施用的化肥的浓度会直接影响作物产量。肥料中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浓度与A作物产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该种作物对 (填“甲”或“乙”)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更高。为获得最大产量,在施肥时应该控制甲、乙两种无机盐浓度分别为 (填图中字母)。
②农业生产上,施用化肥后常常需要灌溉,作物才能更好地生长,原因是 。
③已知甲、乙两种无机盐对作物产量都有影响,但不知哪种无机盐对产量的影响更大,请设计实验比较甲、乙无机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小,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3.(12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种子经过处理后测得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方法 质量/g
种子 幼苗
鲜重 直接称重 160 750
干重 70℃,72h 138 116
灰分 550℃,16h 2 2
(1)种子中含有 等大量元素,种子未经处理时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种子中常见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分别是 (写出前四种)。
(2)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植物入冬后, 比例下降,抗寒能力 。
(3)若该种子为黄豆,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应先向豆浆中加入 试剂 ml,再加入 试剂 ,摇匀,试管中出现 色反应。
(4)若该种子为花生,该种子 (“是”或“否”)适合用于检测还原糖。参考答案
1-5 BBDDB
6-10 DDDBA
11-15 ACDDA
16-20 AACBB
(1)ACD BEF D中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F细胞没有
蓝细菌 叶绿素和藻蓝素(或光合色素) 自养 抗生素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来阻止细菌增值,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故抗生素对支原体不起作用,所以没有疗效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
⑤④③② 左下方
(1)叶绿素 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
乙 a、d
实验思路:选取多株A作物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幼苗分别用缺甲、乙无机盐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作物的产量。
预期结果及结论:①甲组作物产量明显高于乙组,则乙无机盐对A作物产量影响更大;
②乙组作物产量明显高于甲组,则甲无机盐对A作物产量影响更大;
③甲乙组作物产量相同(或相近),则甲乙无机盐对A作物产量的影响相同(或相近)。
(1)C、H、O、N、P、S、K、Ca、Mg 水 水、蛋白质、脂质、无机盐
自由水 增强
双缩脲试剂A 1 双缩脲试剂B 4滴 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