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寻找肌理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寻找肌理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寻找肌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地位
在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单元开启了学生对美术元素中质感表现的探索之旅。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美术启蒙阶段,通过对“寻找肌理”这一主题的学习,将逐步建立起对周围世界视觉感受的多元认知,从单纯的观察逐步走向有意识的艺术感知。
(二)内容结构
教材围绕肌理展开多方面的内容呈现。首先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图片,如树皮的粗糙纹理、丝绸的光滑质感、马赛克瓷砖的规则排列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肌理的视觉差异。同时,教材中穿插了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活动示例,引导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去发现和感受肌理。课文内容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育价值
从审美教育角度看,本单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肌理中发现美、感受美,为今后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奠定基础。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不同肌理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并且,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肌理,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二、整体设计思路
(一)以兴趣为导向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教学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出发,通过趣味导入、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肌理的探索欲望。例如,在课堂开始设置一个“神秘盒子”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触摸盒子里的物品来感受不同的表面触感,引出肌理的概念。
(二)多感官体验
运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教学。展示大量精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肌理的视觉效果,组织学生进行触摸体验活动感受实际质感,播放一些与肌理相关的声音(如风吹树叶沙沙声、雨滴落在玻璃上的滴答声等)来丰富学生对肌理的感知。
(三)艺术实践与生活结合
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肌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肌理之美,并通过简单的艺术创作来表现肌理。比如,用拓印的方法将树叶的纹理印在纸上制作成一幅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肌理的概念,认识不同的肌理类型,包括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
掌握一些观察肌理的方法,如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等,并能简单描述不同肌理的特征。
学会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肌理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肌理的概念,认识常见的肌理类型。
掌握观察和感受肌理的方法,能够用语言描述肌理特征。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的方式表现肌理效果。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提炼肌理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艺术创作中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收集各种不同肌理的实物,如石头、布料、羽毛等,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颜料、纸张等,还有拓印工具,如海绵、树叶、颜料等。
制作教学课件,包含丰富的肌理图片、动画演示等内容。
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奖励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
(二)学生准备
彩笔、绘画本、剪刀、胶水等常用美术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神秘地拿出一个装饰精美的盒子,告诉学生盒子里藏着一些有趣的东西。
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闭上眼睛从盒子里摸出一件物品,但不能看。然后让他们用手仔细触摸物品的表面,感受其触感。
请学生们描述摸到物品的感觉,如“滑滑的”“有点粗糙”“凹凸不平”等。
教师展示学生摸到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物品表面的特征,引出“肌理”的概念: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就是肌理。
(二)知识讲解(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肌理的分类)
展示大量图片,包括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沙滩等)、动植物(如动物的皮毛、植物的叶子和花朵等)、生活用品(如陶瓷、塑料、金属制品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物体的表面特征,将肌理分为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讲解自然肌理是自然界中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纹理,如树皮、石头的纹理等;人造肌理是通过人工加工制造出来的纹理,如布料的花纹、建筑材料的表面处理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列举身边的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的例子。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三)观察与感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教师将收集到的各种实物分发给每个小组,如一块粗糙的树皮、一块光滑的丝绸、一片有脉络的树叶等。
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触摸,仔细感受不同实物的肌理特征。引导学生从纹理的形状、质地的软硬、表面的光滑或粗糙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请学生们闭上眼睛,再次触摸实物,然后说出摸到的是哪种物品。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不同肌理的记忆和感受。
(四)探索表现方法(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用艺术形式表现肌理)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如波浪线、折线、圆形、方形等。
让学生们思考如何用这些线条和图案来表现刚才触摸到的实物的肌理。例如,用波浪线表示水流的纹理,用折线表示石头的棱角等。
引导学生尝试用绘画工具在纸上画出一些简单的肌理效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
(五)创意实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布置作业任务:让学生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肌理,运用绘画、拓印、粘贴等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教师示范一种拓印的方法,如将树叶涂上颜料,然后印在纸上,形成树叶的纹理图案。
学生们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教室的展示墙上。
请每位学生介绍自己作品所表现的肌理以及创作思路。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从作品的创意、表现手法、色彩搭配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评选出优秀作品,颁发小奖品。
(七)课堂拓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中)
教师展示一些利用肌理效果进行装饰的室内设计图片和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肌理在生活和艺术中的广泛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寻找有趣的肌理,并拍摄下来或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七、板书设计
(一)主板书
寻找肌理
肌理概念: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
分类
自然肌理(举例)
人造肌理(举例)
观察方法
表现方法(绘画、拓印、粘贴等)
(二)副板书
学生列举的肌理例子
绘画表现肌理的线条和图案示例
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创意点和问题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