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友谊的真谛》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友谊在人生中的重要性,珍视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体味中国与友国之间的友谊,认同我国的对外交往理念。 道德修养 :懂得友谊给我们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烦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友善,感悟友谊真谛,用心呵护友谊。 健全人格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在友谊中关爱他人、理解他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能认识真正的友谊,提高辨别能力,学会寻找真朋友。 责任意识 :明确自己在友谊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主动关心朋友、帮助朋友,对自己负责,对朋友负责。 教学 重点 能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及冲突,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教学 难点 能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及冲突,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教学过程导入 古诗分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哪种情谊的珍视?大家还知道哪些相关的诗句? 授新课 材料分享:恩格斯在柏林当兵时,加入过一个叫“自由人”的组织,也就是那个时候,恩格斯开始给《莱茵报》投稿而马克思有点瞧不上“自由人组织,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对恩格斯也就没啥热情。他们通过在《德法年鉴》上各自发表的文章,对彼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又迫切希望能进一步交换思想,在一起共同探计问题。 思考:他们是怎样成为朋友的?结合你与你欢喜冤家的故事,分享你的友情体验感 学生: 教师: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从陌生到越来越了解和熟悉,逐渐建立了友谊。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其实,那个时候恩格斯刚跟那个组织断绝了关系,两个人产生误会了马恩二人初相识并没有成为好友。 情境创设:我最好的朋友西西,在我难过时会安慰我,在我委屈时会为我据理力争。 我们常常分享彼此的心情,不用担心被嘲笑,被理解的感觉真好。 我希望我们能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 思考:小川在与西西的友谊中感受到什么? 学生:理解、陪伴、帮助、支持 教师: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情境创设:三位同学对于选择朋友他们是这样选择的...... 同学甲:我与课代表交朋友,就是因为他学习好,能帮助我提高成绩! 同学乙:我想和同桌做朋友,因为他家有钱、“有背景”,将来也许能帮到我。 同学丙:我的朋友虽然家庭条件不太好,但是她真诚善良,对我很好,总是在我难过的时候安慰我,我很珍惜我的朋友,也要真诚的对待他。 要求:请同学们讨论是否与以上三位同学做朋友,并说明理由。 学生:对于同学甲,他选择与课代表交朋友主要是出于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这种基于功利性的交友动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友谊本身的情感价值和相互支持。虽然学习上的帮助是重要的,但友谊更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尊重和真诚的基础上。因此,如果仅仅因为对方学习好而选择做朋友,可能会让友谊变得过于功利和表面化。 同学乙选择与同桌做朋友则是因为他家有钱、“有背景”,将来可能对自己有帮助。这种交友动机同样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将友谊视为一种潜在的利益交换。这种态度不仅违背了友谊的纯真和无私,也可能导致在需要帮助时才发现对方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因此,基于物质或背景的交友动机是不可取的。 相比之下,同学丙选择朋友的标准更加纯粹和真诚。他看重的是朋友的真诚善良和在自己难过时的安慰。这种基于情感和相互支持的友谊更加稳固和长久。在友谊中,真诚、善良和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们能够让友谊在经历风雨时依然保持不变。 教师: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观点分析: 观点一:朋友之间应该不分你我,有饮料一起喝,有零食一起吃,你认为呢? 饮料谁买?零食谁买?为什么? 观点二:友谊就是“有福我享,有难你当”,你怎么评价这种观点? 学生:友谊不应该是单方面的付出或索取,不管是给予还是接受,都应该是双向的不管是分享还是分担,也应该是共同的。 情境创设:开学不久,上美术课的时候小鸣忘记带颜料,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让他和我共用一盒颜料。虽然画画的时候共用一盒颜料有点儿不方便,但我还是很高兴。后来,我俩成了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小鸣在图书馆复习迎考,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小鸣是数学高手,我向他求教,他却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哪有时间给你讲 自己看参考书吧。”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看待“我”心里的滋味。 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教师: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知识小结:友谊的真谛是什么?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成语故事:伯牙绝弦 伯牙善于鼓琴,他的琴声悠扬动听,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深情厚意。而钟子期则是一位极具音乐天赋的听众,他能够从伯牙的琴音中听出高山流水的意境,感受到伯牙内心的喜怒哀乐。两人因此结为知音,彼此心灵相通,相互欣赏,相互扶持。 然而,好景不长,钟子期因病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心如刀割。他感到自己的琴声再也无法得到子期的理解和欣赏,于是毅然决定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奏。 思考:为什么钟子期因病去世,伯牙决定摔琴断弦痛苦不已? 学生:因为他们是好朋友,感情很好。 教师: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以下关于朋友和友谊的名言告诉我们( ) 名言一: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名言二: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①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②友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③主动结交朋友越多越好 ④友谊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毕竟是好朋友,帮一帮也没事,以后还会继续帮下去。”江西男孩吴亚军7岁起坚持照顾意有智力残疾、语言障碍的同学李奇健。5年来,有了吴亚军的帮助,李奇健也更好地融入到班级和学习中。这让我们认识到(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 ③呵护友谊需要尊重对方 ④友谊让我们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说明友谊是( ) 必须有回报的 B.利益交换C.平等的、双向的 D.经得起考验的 4.“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意思是真心的朋友比金钱更有用。就是说不要沉迷于金钱财富这种物质享受,而要多交一些真诚知心的好朋友,这样可以过得更快乐一些。下列与该句表达的主题不同的是( ) A.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思心 B.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