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人教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You and MePeriod II Section A(2a~2e)单元话题 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 主题范畴 人与社会主题群 人际沟通 子主题内容 丰富、充实、积极向上的生活同伴交往,相互尊重,友好互助主题意义 通过展现熟悉的校园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如何用英语与新同学、新朋友、新老师打招呼, 如何询问彼此的基本信息, 如何简单地介绍自己和他人。鼓励他们认识更多新同学、新朋友, 积极参与人际交往, 掌握基本交往礼仪,让他们明白“加强相互理解是建立友谊的前提”, 鼓励他们主动了解别人,学会结交新朋友,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塑造自信、阳光、积极、开朗的品格。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也提升自我认知, 从而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语篇分析 What 本课时呈现的语篇图是一名老师和两位新同学正在聊天,两名同学分别是一名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陈洁向史密斯老师打招呼,并向老师介绍了新朋友彼得,彼得和史密斯先生都是外籍人士,史密斯先生询问了彼得的班级和班主任,并且纠正了彼得有关中文名字的错误,彼得把高慧老师叫成了慧老师,按照中国的对人物的称呼,应该称呼为高老师。本处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活动2a-2e是包含听、看、读、说四项技能训练的任务链。为了增加学生练习听力的机会, 本套教材从七年级上册到八年级上册, Section A的活动2a的材料均以非完整对话文本形式呈现,学生将通过听对话圈选或填写正确的词语构建完整的对话。本单元活动2a中不同词语的选项都是正确的, 学生必须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识别关键词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这些额外的词语也为学生后续演练和创编对话提供了更多选择。活动2b聚焦对话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把握对话的两个核心问题:Mr Smith的身份和 Peter的班主任的姓名。活动2c则让学生梳理对话中两个人物( Mr Smith和 Peter)的信息, 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教材主线人物的理解,同时也是让学生进行文本信息结构化的思维训练。2d是基于对话文本的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将前面语音板块所学的朗读技巧与对话演练有机结合起来, 尤其要关注动词 be的缩略形式的发音。教材的小贴士包含系动词 be的各种缩略形式, 供学生在听录音时重点参考。2e是 SectionA的口头输出活动。Why 基于过渡单元和本单元的内容铺垫,学生对教材中的几个主线人物已有一定了解, 此时引导学生谈论几个主线人物的个人信息是比较好的时机,这既是对之前所学内容的总结和巩固, 也是训练学生运用核心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该活动引导学生从交流彼此信息过渡到谈论他人信息,汇集了询问个人信息的不同特殊疑问句, 同时还巩固了第三人称代词 和his/her的使用。旨在让学生发现并探究听力文本中的这些细节, 理解日常交际用语的语用环境,不仅可让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加得体, 还可以帮助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两个对话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类似的校园日常生活片段将贯穿全套教材, 学生们也将通过这些片段逐一认识教材中的主线人物, 并与他们共同学习和成长。How 本部分呈现了一个三人对话场景: 中学生 Chen Jie与新认识的朋友 Peter在校园里遇到了英语外教 Mr Smith, 于是他们互相打招呼并展开交谈。由于谈话焦点的转移, 对话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 Chen Jie与 Mr Smith打招呼, 并将 Peter介绍给他; 后半部分是 Mr Smith 与 Peter之间的交流。对话既呈现了打招呼和介绍他人的交际语境和典型句式, 又融入了本单元的核心结构:含有系动词 be的一般现在时。对话体现了和长辈之间对话的特点。包含了表达个人相关信息的词汇有classmate、class teacher、first name、country等;表达错误表达后的抱歉,如mistake、sorry等。以及问候“How are you”,询问对方信息“What class are you in ”、“Who is your class teacher ”等;表示抱歉的句式“Sorry, My mistake”等。此外, 对话中 Chen Jie纠正了 Peter对 Ms Gao的姓和名的错误理解, 这一细节设计旨在提醒学生在与外国朋友相处时应注意文化差异, 尤其在初次接触时, 需要注意区分他们的名和姓, 这也体现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使用对话中的句型与人问候、寒暄、询问并回答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班级和年龄等;能够在小组内相互认识,礼貌得体地完成角色扮演,语言运用得体、正确。本课时教学内容围绕师生、朋友介绍展开,对于刚刚进行入初中的初中生来说,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存在问题 语言知识方面:特殊疑问句回答时主语的用法;随着主语数量的变化,be动词的用法。语言技能方面:在听说活动中,部分学生还不能快速准确的获取信息;不能主动、准确进行表达;在读写活动中,部分学生不能快速归纳与不同对象展开对话所用语言的差异;不能准确的进行书写。学习策略方面: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的使用am/is/are。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的使用am/is/are。部分学生不能合理规划、分配、利用和管理时间; 不善于利用信息结构图去理解主题;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不能正确地使用目标语言准确、全面地介绍个人信息。不能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个人信息,在如何交朋友方面还有一些困难。发展需求 1.能够通过听对话获取关键信息, 包括人物的名字、身份、关系等细节信息。能够识别对话中的打招呼用语和介绍他人的典型句式, 并能在日常交际中得体运用。2.能够识别对话中系动词 be的缩略形式, 流利朗读带有系动词 be的缩略形式的句子,并能模仿使用这类句式询问和回答个人信息。3.能够区分英汉人名构成的异同, 并在交际运用中得体、正确地使用姓或名称呼外国人士。4.能够主动结识班级新朋友, 乐于融入新集体, 积极参与课堂集体活动, 享受其中乐趣。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 1.学习掌握关键词、短语和句子:Key words and phrases:country,first name,class teacher,mistake,classmate,friend,who's=who is,I'm=I am,he's=he is,it's=it is Key sentences:①What's his/her name?②Where's he/she from?③Who is his/her class teacher?④What class is he/she in?⑤How old is he/she?2.能运用课堂所学句型熟练问候老师、同学,同他人交际;3.能运用所学句型同他人展开对话。学习能力 1.通过层层递进的课堂任务,让学生能够运用目标词汇与句型进行初步口头语言输出。2.从与他人交流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学习不同的表达和沟通技巧,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3.学会正确使用语法:简单现在时态(be),人称代词(I,you,he,she,it,we,they)。思维品质 1.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与系统性,使学生能就话题较好地完成一些开放性的对话,以提高在真实语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2.能够有逻辑思维,有序地组织个人信息的叙述,如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爱好等。能够审查和反思自己提供的信息,以确保其真实性和适当性。文化意识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与同学积极合作,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实践;能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兴趣,善于与他人交际,与同学、老师交往。2.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人信息内容的重点可能不同,尊重不同国家个人观点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了解英文和中文名字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生能够用单词和句型介绍个人信息:国家、班级、班主任、错误、同学、朋友他/她叫什么名字他/她在哪个班…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法。难点:1.学生能够用适当的句型谈论个人信息。2.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人称代词来谈论一个人。评价任务 评估维度 评估标准 评估方式 评估主体目标1 能够通过听读对话准确、快速地识别人物的名字、身份、关系及其他细节信息;能够准确识别对话中的打招呼用语和介绍他人的典型句式及系动词be的缩略形式。 提问、简答、完成句子 自评、师评目标2 能准确地识别对话中打招呼用语和介绍他人的典型句式,并能在日常交际中准确、得体运用;能准确区分英汉人名构成的异同,并在交际语用中得体、正确地使用姓或名称呼英美人士。 角色扮演、认读、问答 自评、互评、师评目标3 能主动结识班级新朋友,乐于融入新集体,积极参与课堂集体活动,享受其中的乐趣。 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汇报 自评、互评、师评教学过程 Teacher’s Activities Students’ Activities IntentionStep 1Lead-in A guessing gameThe teacher shows some personal information about som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n ask students to guess their names. 参与游戏,复习旧知。 通过听信息猜人物的活动,高效引入主题,学生也可以回顾所学单词和句型。Step 2Pre-listening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Section A 2a-2e. First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answer the three questions.Who are in the photo Where are they How do you think they feel 学生观察主题图,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谈论和新老师交谈,通过回答三个问题学生了解主题图大致内容,为接下来的听说学习奠定基础。 过浏览语篇主题图,大致预测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Step 3While-listening Work on 2a1.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circle the coloured words they hear.2.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 answers and the teacher helps to correct their mistakes if necessary.Work on 2b1.Ask one student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2b.(While reading,the teacher walks around and corrects students' pronunciations.)T:Let's read the conversation together.Before that,let's look at the two questions first.Now,read together.2.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 answers and the teacher helps to correct their mistakes if necessary.Work on 2c1.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in 2c.T:Here is an information table about Mr Smith and Peter.Let's read the conversation together and fill in the table…You read so fluently.Now let's look at 2c.Please complete the table.2.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answers and the teacher helps to correct their mistakes.Work on 2d1.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again and circle the words:who's,I'm,he's,and it's.2.Ask students to find out what these words refer to.3.Ask students to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deskmates and show themselves in front of the class.4.Ask students to find out the phrases in the passage. 完成听力任务,根据听力内容,圈出所听到的单词,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核对答案。阅读对话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选出正确答案,史密斯先生的身份以及高老师的名字,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核对答案。学生再次阅读文章,找到关于史密斯先生和彼得的细节信息,如史密斯先生的国籍、职业,以及彼得的班级和班主任,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写出正确的单词。学生再次听取录音,按照老师的要求关注 who’s , I’m, he’s and it’s的发音,了解到系动词的缩写形式,如who’s=who is; I’m= I am; he’s = he is; it’s= it is.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 通过观察文章的主题图、小组讨论、浏览教材等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本课时的主题,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情境,导入主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激活学生关于打招呼的表达方式的词汇,通过预测任务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利用情境线索进行推断预测的能力;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对话内容,并培养学生准确获取、梳理和记录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对话,完成相应练习,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提升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查找人称代词和词组的形式,学生能够对文本的目标语言和语法进行强化练习。Step 4Post-listening Listen and repeatTry to repeat after the tap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Role -playLet’s try to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and show yourselves in front of the class.Work on 2e1.Ask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and do a memory test.(Group leaders ask questions and others answer one by one.)T:We make friends with four students,Peter Brown,Song Meimei,Emma Miller and Chen Jie.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se students?Now you work in groups.Group leaders ask the questions and you answer one by one.The student who answers the fastest and most accurately will get one point. 学生听录音,并跟读听力原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关注单词的发音。学生能根据听力材料,和同伴在班级前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以小组结对的形式在组内进行联系,进而在班级前进行分享和展示。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尝试和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针对教材中出现的人物个人的真实信息进行问答,在班级前进行角色扮演。 引导学生角色扮演听力对话的内容,梳理、学习和内化关键句型与重点语言,为进一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做好铺垫。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进行超越语篇、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和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迁移创新。Step 5Language Points Explain language points in this class. 将知识点做好笔记进行理解消化。 掌握本堂课的重点短语和句子,学会分析文中的重点短语知识。Step6Exercises Ask Ss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ppt. 完成ppt上的练习。 及时练习,检测学生本堂课知识掌握情况。教师把握学情。Step7Summary We know how to great each other.We are able to know more about be.We are able to make up a conversation about ourselves. 分组工作,总结他们在这堂课上学到的东西。 利用思维导图,同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文本的总结能力。Step 8Homework Level A :1.Write a passage to introduce Peter Brown/Song Meimei/Emma Miller/Chen Jie…Level B :Listen carefully and read the listening script fluently. 将家庭作业做好记录。 作业布置落实双减政策,减量不减质,重视实际场景的交际应用。Blackboard Design Unit 1 You and MePeriod II Section A(2a~2e)Words and phrases:classmate, class teacher, first name, mistake, country, sameKey sentences:①How are you?②This is our English teacher,Mr Smith.③Who is your class teacher?④What class are you in?⑤My mistake.pronunciation:/i:/, / /, /e/, / / who's=who is I'm=I am he's=he is it's=it isTeaching Reflection 1.在授新课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的旧知识, 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言储备,能够有效帮助他们积极应对接下来的学习任务。比如在课堂上开展对话教学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交流的情境,思考并梳理对话的主题、人物之间的关系、时间、地点等, 这也是对话教学的起点和基础。2.核对答案之后,教师可适当补充有关 first name、 full name、 last name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详细介绍请参见课文注释部分),让学生理解中英文化中人名的姓氏位置差异,提升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由此还可借机说明 Peter为什么会道歉,说出“ My mistake!”, 顺便也能教授生词 mistake。3.这种语言操练活动, 源于英语教学法中的“听说法”。这种活动形式虽然机械,但易于操作,主要是让学习者通过模仿、记忆、重复等方式学习,以养成语言习惯。这种语言训练尤其适用于英语语言能力较弱, 急需强化语言基础的学生。如果想要加强语言交流的真实性或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在学生完成表格信息后,开展“猜猜我说的是谁”( Guess who I'm talking about) 游戏活动,让学生陈述人物的基础信息, 隐去人物姓名, 让其他学生抢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