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3单元 第2课《设计精美图片--用图片记录见闻》课件+素材-【清华大学版2024】《信息科技》三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3单元 第2课《设计精美图片--用图片记录见闻》课件+素材-【清华大学版2024】《信息科技》三上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3单元 第2课
设计精美图片——用图片记录见闻
(清华大学版)三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尊重图像的原始意图和背景。考虑信息的来源,有效利用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来查找信息。
能够利用设备了解修图领域的最新趋势和技术。探索新的修图软件和插件,理解不同修图工具和技术背后的原理。
在简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意识地把问题划分为多个可解决的小问题,通过解决各个小问题,实现整体问题解决。
了解信息的作用与价值,能利用工具设备进行不断探索新的修图技术和趋势,并向他人学习。
02
新知导入
社交媒体种类繁多,无论在哪一类媒体上进行分享,图片都是很常用的一种内容分享形式。使用图片可以分享生活中精彩的瞬间,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本节课我们就试着用手机或相机捕捉和处理一张记录日常生活的图片,并把它分享出来吧!
02
新知导入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直播着震撼心灵的画面,我们可以用镜头去定格美好的瞬间,传递生活中动人的点点滴滴。那么,你想用图片来记录生活中的哪些瞬间呢?和你的同学交流讨论。
想一想
哇!要认真学习各种拍摄技巧才行!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一、图片的获取
使用图片进行分享,首先需要获取图片。获取图片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手绘,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图,甚至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生成图片。常见的获取图片的方式包括网络下载和相机拍摄,如图 3.2.1 所示。
图3.2.1 图片获取方式
网络下载
相机拍摄
03
新知讲解
图片的下载
可以从网络中下载图片,保存到本地相册。如图3.2.2所示,般的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长按图片,选择“保存图片”,将图片保存到本地相册;另一种是直接点击“下载”按钮,将图片下载到本地。下载或保存的图片可以在手机相册中查看。
图3.2.2 下载图片到本地的方法
1.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相册。
2.有“下载”选项的,也可点击“下载”按钮,将图片保存到本地相册。
03
新知讲解
温馨小贴士
搜索图片时可以添加“高清”作为关键词,这样获取到的图片清晰度会更高哦!
想一想
打开浏览器,搜索自己喜欢的图片,将其下载或保存到手机本地相册或计算机中并查看。
03
新知讲解
我喜欢的图片
这也是我向往的自由生活,美丽宁静。
03
新知讲解
图片的拍摄
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自带的相机来拍摄照片,也可以在手机应用商店中下载各类相机软件来进行拍照,同时还可以对拍摄的照片进行美化和修饰。在手机的本地相册里可以查看图片,如图3.2.3 所示。
图3.2.3 在相册中查看图片
温馨小贴士
使用应用商店下载的相机软件进行拍照,实质上也是先使用手机的相机进行拍照,再对拍摄的照片进行一些自动化处理,如调光等。
03
新知讲解
做一做
使用智能手机自带的相机或下载的相机软件拍摄几张照片。完成后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一下拍摄的照片,并总结交流拍摄的技巧。
在拍摄时利用线条、道路或河流等元素将观者的目光引向画面深处。减少眩光,增强天空和水体的颜色饱和度。耐心等待理想的光线或天气条件。使用软件调整曝光、对比度和颜色,增强照片的效果。
03
新知讲解
二、图片的修饰
采用各种方式获取到的图片,在分享前通常还需要做一些修饰处理。对图片的修饰一般包括裁剪、添加滤镜等。
图片的裁剪
获取到图片后,有时需要将图片中一些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这就需要使用图片裁剪工具。在手机本地相册中查看图片时,点击“编辑”按钮,选择“修剪”,即可对图片进行裁剪,如图3.2.4所示。裁剪完成后要注意保存。
03
新知讲解
图3.2.4 裁剪图片
3.调整裁剪框的大小,对图片进行裁剪。
2.选择“修剪”。
1.点击“编辑”按钮。
4.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
03
新知讲解
添加滤镜
滤镜主要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例如使用怀旧或老照片滤镜可以让图片看起来富有年代感。在手机本地相册中查看图片时,点击“编辑”按钮,即可在滤镜栏里选择不同的滤镜,如图 3.2.5 所示。添加好滤镜后要注意保存。
3.点击“对比”按钮,可对比查看添加滤镜前后的效果。
2.选择合适的滤镜。
1.在编辑界面下点击“滤镜”按钮。
4.使用“撤销”按钮可以消除上一步操作。
图3.2.5 图片添加滤镜
03
新知讲解
做一做
拍摄或下载一张图片,对图片进行适当的裁剪并添加合适的滤镜,完成后和小组成员进行分享。
在裁剪图片之前对图片进行调整,例如曝光和白平衡。使用高分辨率图片进行裁剪,以避免像素化。裁剪后锐化图片,以补偿因裁剪而损失的细节。尝试不同的滤镜组合,找到最适合你图片的滤镜。
03
新知讲解
三、智能生成图片
智能生成图片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为图片添加一些效果或对图片进行修饰和美化等。
智能拍照
要进行智能拍照,通常需要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智能相机应用软件。智能相机中常带有各类拍摄模板、贴纸、滤镜等。
03
新知讲解
拍摄照片时,智能相机自动检测到人脸,然后在人脸特定部位添加动物的胡须、耳朵、角等,如图3.2.6所示;拍摄景物时,智能相机会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自动进行调节,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滤镜来表现景物的不同效果。
图3.2.6 智能拍照
2.点击“拍摄”按钮。
1.选择不同的特效。
03
新知讲解
使用智能相机软件还可以对手机相册中的图片进行智能修图,如图 3.2.7所示。这些智能相机软件一般都具有一键智能优化的功能。
图3.2.7 智能修图
2.查看优化前后的对比效果。
1.点击“智能优化”。
智能修图
3.优化后点击“确认”按钮。
03
新知讲解
四、图片的分享
得到一张满意的图片后,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见图3.2.8)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记得发送原图,会更清晰哦!
图3.2.8 分享的社交媒体
04
课堂练习
快把你用手机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发送到社交媒体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试一试
05
拓展延伸
智能相机中的人脸识别
智能相机为什么能够在复杂的背景下快速地找到人脸呢?
那是因为智能相机中具有人脸识别的模型,人脸识别模型能够非常快速地识别出相机拍摄到的人脸的一些关键点。智能相机的图像传感器能够捕捉高分辨率图像,为算法提供更多信息来分析和检测人脸。
05
拓展延伸
原来人脸识别这么厉害!
当然,人脸识别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非常多的其他应用。例如人脸支付、人脸解锁,甚至飞机、高铁的进站检票等都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智能相机使用复杂的算法,可以分析图像并检测人脸。这些算法通常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能够识别各种人脸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和轮廓。
智能相机中的人脸识别
05
拓展延伸
进行人脸识别会经过哪些步骤?
1.图像传感器捕捉图像。
2.处理器将图像转换为数字格式。
3.算法分析图像,寻找人脸特征。
4.算法使用这些特征识别并定位图像中的人脸。
5.相机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对焦和调整曝光。
整个过程通常在几毫秒内完成,使智能相机能够快速可靠地检测人脸,即使在复杂或拥挤的场景中也是如此。
05
拓展延伸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有哪些?
1.安全和身份验证:
解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访问受限区域和建筑物、在线身份验证和欺诈检测、执法和犯罪调查。
2.客户服务和便利性:
非接触式支付和银行业务、个性化零售体验、机场和边境管制中的快速身份验证、医疗保健中的患者识别。
05
拓展延伸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有哪些?
3.娱乐和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照片标记和识别、个性化广告和内容推荐、游戏和虚拟现实体验。
4.其他应用:
员工考勤和出勤追踪、记录和跟踪建筑物访客、识别疾病和遗传特征、学生出勤和参与监控、受众定位和个性化广告活动。患者远程健康监测和诊断、个性化访问和安全控制、互动式和个性化的 AR 体验。
05
拓展延伸
拍风景照之前可以先进行怎样的设置?
1.使用广角镜头:捕捉广阔的场景和广阔的天空。
2.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越慢,运动模糊越多。使用三脚架或图像稳定功能来避免相机抖动。
3.调整光圈:较大的光圈(较低的光圈值)可以创建浅景深,突出主体。
4.使用渐变滤镜:平衡天空和前景的曝光,防止过曝或欠曝。
5.探索不同的视角:从高处或低处拍摄,寻找不寻常的角度。
6.等待合适的时刻:耐心等待理想的光线或天气条件。
06
活动日志
活动日志 班级:XX 姓名:XX
活动名称 设计精美图片——用图片记录见闻
活动环节 1口 2口 3口 4口(在对应环节画√)
活动完成内容 图片的获取、图片的修饰、智能生成图片、图片的分享
活动完成度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00%)
活动小结 问题与反思:修图总是很慢,找不到切入点。
改进的方法:先多学习一下修图方法,多练习。
07
课堂总结
1
引入单元新知内容
设计精美图片——用图片记录见闻
2
学习图片的获取、图片的修饰
3
了解智能生成图片、进行图片的分享
4
完成课题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3
4
5
08
板书设计
设计精美图片——用图片记录见闻
1.进行单元引入
2.学习图片的获取、图片的修饰
3.了解智能生成图片、进行图片的分享
4.完成课堂练习
5.进行知识拓展
09
课后作业
01
1、说一说本课的收获。
09
课后作业
02
2、请同学们拍一张照片进行修图并分享到班群。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