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 友谊的真谛课件(共1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1 友谊的真谛课件(共1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6.1 友谊的真谛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政治认同:认识友谊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修养:理解友谊是平等的,与朋友互帮互助,共同分担,共同成长。
健全人格:积极与同学交往,培养健康人格,不自我封闭。
责任意识:感受友谊的力量,认同友谊的重要特质,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做到关心朋友。
核心素养目标
二十一岁末尾,正值青春,史铁生失去了奔跑跳跃的能力,终日与轮椅作伴。他在《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品选集)》中写母亲对自己的小心翼翼,连“跑”“跳”这样的字眼都不敢谈及。
01
有一种友谊是余华和史铁生
你如何看待余华带史铁生踢球?
探究与分享1
自从我腿残疾后,家人们都很忌讳提及我的腿,只有余华,他带我去踢足球,让我守门,他没把我当残疾人,也没把我当人——史铁生
02
“二十一岁末尾,双腿彻底背叛了我,我没死,全靠着友谊。”——史铁生
04
03
我是最糟糕但是最快乐的守门员—史铁生
余华并没有因为史铁生失去双腿而区别对待,余华让铁生当守门员既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理解,更体现了他和史铁生亲密的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1.友谊的特质有哪些?
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阅读感悟
马克思、恩格斯对彼此有什么影响?二人的友谊对你交友有何启发?
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合作探究
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
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1.友谊的真谛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1.友谊的真谛?
2.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
一1、坚持改革开放
友谊的真谛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3)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2)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课堂小结
产生/建立
朋友的作用
友谊的真谛
1.“投桃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它的意思是:你赠给我一颗桃,我会回报你甜李。这启示我们( )
A.友谊是没有原则的
B.友谊是平等与双向的
C.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D.友谊是会带来竞争的
B
达标检测
3
2.“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这些诗词蕴含的道理是( )
A.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B.友谊是心灵的相遇
C.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D.友谊意味着没有冲突
B
3
3.“投桃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它的意思是:你赠给我一颗桃,我会回报你甜李。这启示我们( )
A.友谊是没有原则的
B.友谊是平等与双向的
C.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D.友谊是会带来竞争的
B
3
4.小刚和小军是好朋友。初中三年,他们共同分享,相互分担,彼此关怀。由此可见,友谊是( )
A.一成不变的
B.没有矛盾的
C.没有原则的
D.平等双向的
D
3
5.下列是课堂学习的一个环节,同学们的发言要点符合任务要求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