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沧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复习质量监测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几丁质和纤维素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分子含有的元素有C、H、O、N、MgB.绿叶中的光合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C.类胡萝卜素吸收的红光和蓝紫光都可用于光反应D.可以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3.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秀丽隐杆线虫时发现:ced3、ced4基因发生突变失活(不表达)后,原先应该凋亡的131个细胞依然存活;ced9基因(该基因与人体的bcl2基因同源,功能相同)突变失活后会导致所有细胞在胚胎期死亡,无法得到成虫。其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s)能够识别靶蛋白中天冬氨酸残基上的肽键。下列有关凋亡关键基因和caspases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spases是一类能够水解特定位置肽键的水解酶B.ced3、ced4基因在131个细胞凋亡前均会特异性表达C.人在胚胎发育成熟时尾部消失与bcl2基因表达有关D.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4.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细胞的核仁参与合成rRNAB.RNA聚合酶协助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延伸的mRNA的3'端C.tRNA分子中结合氨基酸的末端无游离的磷酸基团D.翻译时,核糖体首先与mRNA的3'端结合5.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T-DNA插入大豆(2n=40)细胞X的某个核DNA分子中。在修饰系统的作用下,该核DNA分子单链上的一个鸟嘌呤乙基化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已知乙基化过程在细胞X中只发生一次)。现将细胞X培育成植株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细胞X培育成植株Y,体现了细胞X具有全能性B.植株Y的每个体细胞中含T-DNA的DNA分子所占比例均为1/40C.细胞X经4次有丝分裂后,含T-DNA且7-乙基鸟嘌呤所对应位置为A—T的细胞占7/16D.植株Y连续自交4次,后代中含T-DNA的植株占17/326.某昆虫的体色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已知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体色与环境相近则不易被天敌捕食。下表为甲、乙、丙三个地区该昆虫深色表型及D基因的频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频率 地区甲 乙 丙深色表型的频率 0.3 0.96 0.5D基因的频率 0.2 0.8 0.3A.从表中数据可推测乙地环境颜色较甲地和丙地深B.甲地该昆虫种群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大于乙地C.自然选择导致D基因的频率在三个区域发生定向改变D.经过若干年后,甲、乙两地的该昆虫可能产生生殖隔离7.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食物中的葡萄糖经内环境进入红细胞C.内环境中Na+、Cl-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细胞供能,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8.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激素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后会导致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甲状腺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C.给成年小鼠注射大量胰岛素后,其血糖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9.科研人员在进行某植物的组织培养时,激素配比如下:植物组织培养阶段 细胞分裂素浓度/(μmol·L-1) 生长素浓度/(μmol·L-1)Ⅰ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m1 n1Ⅱ诱导形成幼芽 m2 n2Ⅲ诱导生根 m3 n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Ⅰ阶段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B.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其作用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C.在Ⅰ阶段用秋水仙素对材料进行处理容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D.当m3<n3时,有利于Ⅲ阶段诱导形成根10.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古书中有许多体现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记载。下列对古文中所体现的生物学原理,分析错误的是( )A.“正其行,通其风”体现了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组使子代性状有所差异C.“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用小便浸之……以泥封枝条……则根生”体现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生根的作用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初生演替的影响11.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生长和繁殖在高原的濒危物种,夏季在青藏高原繁殖,冬季迁至云贵高原,主要生活在湿地、沼泽。黑颈鹤营严格“一夫一妻”的群居生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海拔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带,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候鸟迁徙不会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也就不会引起群落的演替C.影响青藏高原黑颈鹤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D.分析鸟类的栖息地、食物、种间关系等可以确定其生态位是否有重叠12.鄂尔多斯草原生态系统能够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最终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在草原施用吸引田鼠天敌的信息素,属于生物防治C.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D.草原风景吸引了游客前来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3.下列关于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纤维素分解菌接种到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会形成透明圈B.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必须光照培养,以增加有机物来源C.动物细胞培养可用合成培养基,通常还需添加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D.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时,DNA可在波长300nm的紫外灯下直接观察到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百香果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由两条或四条肽链组成,其活性中心含有铜、锌、锰、铁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S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能够特异性清除氧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可减缓生物体的衰老并作为药用酶供患者使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百香果中SOD的合成需要微量元素B.SOD作为药用酶供患者使用时,可以口服或注射C.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和细胞器通过自噬作用完成D.SOD易透过细胞膜,能减缓细胞衰老的速率15.果蝇的基因A、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各有多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基因组成为A23A25B7B35的雄果蝇和A3A24B8B44的雌果蝇交配,统计子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基因组成 A24A25B7B8 A3A23B35B44 A3A25B7B44 A23A24B8B35数量/只 995 1000 1005 990基因组成 A3A25B7B8 A23A24B35B44 A24A25B7B44 A3A23B8B35数量/只 100 99 102 95A.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亲代雌果蝇的基因A3和基因B44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亲代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互换D.若子代中出现一只基因组成为A2A25B7B8的果蝇,应是基因突变的结果16.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自然水温下的游泳。关于冬泳爱好者进行冬泳时发生的生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分解加快,储存的ATP增加,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C.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温度感受器逐渐对低温不敏感,机体不感觉寒冷D.在冬泳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17.近年来,通过引蓄水源、修复岸线、设立鸟类季节性核心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使衡水湖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引蓄水源和修复岸线等措施改善湖水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生B.鸟类季节性核心区在鸟类繁殖季节进行封闭管理,有利于保护鸟类多样性C.宣传教育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改善鸟类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迁徙候鸟的根本措施18.通气发酵法是一种在醋酸发酵阶段,采用人工搅拌发酵醪液,通入空气使酒氧化为醋酸的工艺过程。《醒园录》中介绍了一种“极酸醋法”:“五月午时,用做就粽子七个,每个内各夹白曲一块……红曲一把,合为一处,装入瓮内,用井水灌之,约七八分满就好。瓮口以布塞得极紧,置背阴地方,候三五日过,早晚用棍子搅之。尝看至有醋味,然后用乌糖四五圆打碎,和烧酒四五壶,隔汤炖至糖化,取起候冷,倾入醋内,早晚仍不时搅之,俟极酸了可用。要用时,取起醋汁一罐,换烧酒一罐下去,永吃不完,酸亦不退”。关于以上酿醋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酿醋法中采用的原料有粽子、乌糖、烧酒B.白曲、红曲可为醋酸发酵提供菌种C.通过“早晚用棍子搅之”为发酵罐通气D.醋酸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5~28℃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11分)植物工厂是通过调控光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利用植物工厂培植生菜。回答下列问题:(1)光作为一种信号,使植物体内______(一种接受光信号的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2)植物工厂进行无土栽培过程中,需适时更换营养液和定时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主要原因是______。(3)植物工厂研究人员对生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绘制成如下图所示曲线。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②在35℃时,生菜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数值关系是______。③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由黑暗转为光照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______。④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生菜产量,原因是______。20.(12分)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宫颈癌患者中99.7%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HPV有多种亚型,如HPV16、HPV18,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体现了其______的功能,对癌细胞的清除主要是通过______免疫中的______细胞来完成的。(2)HPV疫苗进入人体后,它会被______(答出两种即可)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HPV所特有的抗原信息,并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刺激辅助性T细胞分泌______;并进一步使B细胞增殖、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______细胞,产生抗体。(3)目前HPV疫苗有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其中九价“宫颈癌疫苗”可预防90%以上的宫颈癌,但仍有近10%由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无法预防,根据抗原与抗体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______。21.(12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关于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动态和保护潜力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东北已经是至少55只野生东北虎的家园,东北虎及其主要猎物(有蹄类动物)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栖息地斑块 自动相机记录东北虎/只 猎物种群密度估计范围/(只·km-2)狍 野猪 马鹿 梅花鹿老爷岭 50 2.60~3.34 0.18~0.44 0.02~0.08 0.01~0.17张广才岭 2 1.84~2.58 0.16~0.24 0.15~0.75 0完达山 3 1.01~1.61 0.03~0.15 0.02~0.04 0小兴安岭 2 1.09~1.33 0.07~0.11 0.02~0.03 0(1)由表可知,东北虎至少处于第______营养级,它所在的所有栖息地斑块内的有蹄类猎物均以体形较小的______为主,而东北虎偏爱捕食的大型有蹄类相对缺乏。这些猎物之间因存在______关系,从而使它们占据的______存在差异。(2)研究显示,四个栖息地斑块未来能够支持300多只东北虎的生存。但如果考虑东北虎捕食偏好,可支持的东北虎种群的______会明显降低。(3)研究还表明,各栖息地斑块均不能独自支持野生东北虎种群的可持续生存,只有通过建立生态廊道连接各栖息地斑块,保证东北虎栖息地不再丧失和______,随着东北虎繁殖种群的复壮和______多样性的提升,才能够实现东北虎种群的全面恢复。(4)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缺少野生雌性东北虎,预测东北虎无法维持可持续生存的种群,请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提出此预测的理由是:______。22.(12分)胸腺素β4(Tβ4)在提高动物绒毛产量方面有重要作用。在绒山羊细胞内转入皮肤特异性表达Tβ4基因的表达载体,经过筛选得到了能够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皮肤细胞(即高表达Tβ4基因的皮肤细胞),再经过核移植技术进而获得高产绒毛的转基因动物,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利用Cre-LoxP基因敲除系统,对标记基因进行选择性删除,提高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回答下列问题:(1)在绒山羊体内插入目的基因(Tβ4基因),需要构建皮肤特异性表达Tβ4基因的表达载体,该载体除目的基因(Tβ4基因)外,还要连入红色荧光蛋白(DsRed)基因,其作用是______。为确保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能够特异性表达,需将启动子连接在该基因的______(填“上游”或“下游”)。(2)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采用____________法导入绒山羊胚胎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通过筛选发红色荧光的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的转基因细胞。通过______技术检测转基因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Tβ4基因以及Tβ4基因的转录情况。再从转基因细胞中提取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______。(3)Cre-LoxP:基因敲除系统的核心组成为Cre重组酶和LoxP识别位点。Cre重组酶是一种特异性重组酶,能够识别并切割两侧含有特定序列(LoxP)的DNA片段。当两个LoxP位点同向排列时,Cre重组酶会切除两者之间的DNA片段,导致中间序列的删除。根据本项研究的需要,为确保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将图1和图2中的基因进行定向整合,应选择限制酶______和______构建Cre-LoxP基因敲除系统,进而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删除。图1 图2(4)为进一步确定Cre-LoxP基因敲除系统是否构建成功,需要进行PCR检测,结合表1和表2信息,选择引物______和______对目的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表1 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限制酶 识别序列HindⅢ 5'-A↓AGCTT-3'EcoRⅠ 5'-G↓AATTC-3'SmaⅠ 5'-CCC↓GGG-3'NotⅠ 5'-GC↓GGCCGC-3'表2 供选择的引物及其序列信息引物编号 序列LDⅠ 5'-GCAAGCTTATAACTCGTATAGCATAC-3'LDⅡ 5'-GCGAATTCATAACTCGTATAGCATAC-3'LDⅢ 5'-CCCGGGCGCTACAGGAACAGGTGGT-3'LDⅣ 5'-CGCGGCCGCTACAGGAACAGGTGGT-3'23.(12分)拟南芥(2n=10)的花为两性花,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边缘光滑。现有4个拟南芥锯齿状纯合突变体Ⅰ、Ⅱ、Ⅲ、Ⅳ,这些突变体的锯齿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导致。为判断这四个突变体所含的锯齿状基因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分组 母本 父本 F1叶片边缘第1组 Ⅰ Ⅱ 锯齿状第2组 Ⅰ Ⅲ 光滑形第3组 Ⅰ Ⅳ 光滑形第4组 Ⅱ Ⅲ 光滑形第5组 Ⅱ Ⅳ 光滑形第6组 Ⅲ Ⅳ 光滑形(1)如需建立拟南芥的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需完成______条染色体的DNA测序。进行拟南芥杂交实验时,应首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______,并____________。若将纯合野生型拟南芥与突变体Ⅲ杂交,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2)杂交实验结果表明,突变体Ⅰ的锯齿状基因与突变体______的锯齿状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为进一步判断突变体Ⅱ、Ⅲ、Ⅳ的锯齿状基因是否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可将第______组实验的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不考突变和互换)。预测实验结果:①若突变体Ⅱ、Ⅲ、Ⅳ的锯齿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_____。②若突变体Ⅱ、Ⅳ的锯齿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突变体Ⅲ的锯齿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_____。(3)进一步观察发现,突变体Ⅰ的雌蕊柱头较野生型长。野生型、突变体Ⅰ的2号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同时还发现突变体Ⅰ柱头细胞中ASC蛋白和MYB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而BCAT蛋白无显著差异。由上述结果推测,突变体Ⅰ的雌蕊柱头较野生型长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导致合成的相应蛋白质增多,进而促进了柱头的发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