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必备知识基础练
知识点1 高倍显微镜的操作
1.(2分)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时,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向图1箭头所示方向游动,要使其保持在视野中央,则应该把装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A.甲 B.乙
C.丙 D.丁
2.(2分)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下列哪一组有因果关系(  )
A.换用低倍物镜——视野范围变大
B.缩小光圈——视野范围变小
C.换用高倍物镜——视野变亮
D.放大光圈——视野变暗
3.(2分)
[2024·唐山高一月考]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4.(2分)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亮度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④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5.(2分)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知识点2 操作过程中异常情况分析
6.(2分)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正确的操作是(  )
A.用凹面反光镜、扩大光圈
B.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用平面反光镜、扩大光圈
D.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7.(2分)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可能的原因不包括(  )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8.(2分)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亮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直接使用高倍显微镜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时也不动,则异物可能在物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核心素养提升练
9.(3分)在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够清晰看到细胞,但看不清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0.(3分)如图①②分别是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③④⑤⑥分别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或物镜。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③~⑥中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⑤⑥,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⑥
B.使用③④组合时视野亮度最亮,物像放大倍数最大
C.物像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多
D.若要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需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11.(3分)
如图是低倍镜下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测量的局部视野图。已知测微尺处在目镜的隔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可使图示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B.换高倍镜后应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C.换高倍镜时应小心地握住物镜缓慢转动
D.换高倍镜后图示保卫细胞所占的格数增加
12.(3分)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及观察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为目镜,③④为物镜,①③组合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
B.若图⑤为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则装片上的实物应为“6>9”
C.按图⑥要求调整物镜后,物镜到装片的距离变短,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
D.若按图⑥调整放大倍数,则视野中的细胞数变为16个,且视野亮度变暗
13.(3分)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写有字母F的装片的步骤”(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步骤1的操作时要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从图甲转变为图乙的第一步操作是换成高倍物镜
C.步骤4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D.该显微镜最大能使字母放大200倍
14.(3分)如图a、b分别为甲、乙两种物镜下(由甲转换成乙)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低倍物镜,乙为高倍物镜
B.转换物镜前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C.转换物镜时应先将甲物镜取下
D.若b中图像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15.(3分)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2 cm左右
C.换用高倍镜后,不可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D.对光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到反光镜上,视野应亮度适宜
16.(8分)假设你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有可能是气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要看清楚A的上半部,应将载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________。
(3)欲使用高倍物镜,应转动哪个装置?________。
(4)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的________,视野的亮度比原来的________。
(5)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因操作不当造成显微镜某个部位损坏,请问下列哪一项为不当操作?________。
a.拿取显微镜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为了看清楚观察物,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到高倍镜时,转动转换器更换镜头
d.使用拭镜纸朝同一方向擦拭镜头
17.(9分)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问题:
(1)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
①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目标移动到视野中央
(2)如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呈“b”形状,那么其物体实际的形状应该是________。如果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情况下看到视野中布满了64个细胞,那么把物镜换成40×后,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3)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临时制作的切片时,发现视野中左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清晰,右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模糊,则下列选项中最可能导致此现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组织切片可能厚薄不均
B.反光镜可能使用了凹面镜
C.光圈可能使用了小光圈
D.物镜镜头可能没有完全对准标本
(4)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字母)。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5)换高倍镜后,发现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看不到了,前后多次调节细准焦螺旋及调节视野亮度依然未能找到细胞,此时,应该考虑的合理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辨析:显微镜成像特点的拓展认识
18.(6分)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
则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高倍显微镜下环流一圈所用时间,比此时实际环流一圈所用时间________(填“长”“短”或“相同”)。
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必备知识基础练
知识点1原核细胞的多样性
1.(2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黑藻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2分)细菌是在生物圈中广泛生存的单细胞原核生物。下列各种菌中,属于细菌的是(  )
①结核杆菌 ②肺炎链球菌 ③霍乱弧菌 ④酵母菌 ⑤炭疽杆菌 ⑥青霉菌 ⑦金黄色葡萄球菌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⑦
C.②③⑤⑥⑦ D.③④⑥⑦
3.(2分)如图是某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为植物细胞
B.图示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图示细胞含有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
D.图示细胞的遗传物质为RNA
4.(2分)蓝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原核生物。某些种类的蓝细菌大量繁殖会引起“水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
B.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C.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蓝细菌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D.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知识点2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比较
5.(2分)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噬菌体都含有核糖体
B.酵母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C.色球蓝细菌、乳酸菌和霉菌都含有细胞膜
D.烟草花叶病毒、衣藻和蓝细菌都含有细胞壁
6.(2分)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并不一定是原核细胞
B.细菌都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有些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光合色素
7.(2分)微生物王国举行盛大宴会,HIV病毒、蓝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微生物应邀而来,下面是它们的自我介绍,不正确的是(  )
A.HIV病毒:我的遗传物质与你们的都不一样
B.蓝细菌:我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酵母菌:我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乳酸菌:我只有一种细胞器
 核心素养提升练
8.(3分)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葡萄球菌、青霉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硝化细菌、酵母菌、蓝细菌、绿藻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烟草花叶病毒中含核糖体 ④有些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9.(3分)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在培养基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构成了一个群落
B.支原体细胞含有一个大型线状DNA分子
C.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药物
D.肺炎支原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10.(3分)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是乙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是甲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乙没有遗传物质
11.(3分)普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且能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这些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不考虑温度对抗生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普通细菌与耐热细菌都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耐热细菌的细胞壁的成分与普通细菌的可能不同
C.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有差异
D.耐热细菌的拟核与普通细菌的拟核没有差异
12.(3分)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13.(3分)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蓝细菌细胞的模式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B.不同生物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C.四种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RNA,体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D.①②③④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14.(3分)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两者分别因与“发财”和“生财”谐音而备受人们青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大肠杆菌和发菜共有的是④⑤⑥
B.发菜和生菜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发菜和生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自养生物
D.生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15.(3分)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的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中的生物都无细胞壁
B.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16.(10分)以下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几种生物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大肠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型冠状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____。
(3)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生物,蓝细菌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17.(9分)研究人员对取自5种不同生物的部分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项目 核膜 叶绿素 叶绿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壁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戊 × × × √ √ √
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五种细胞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最可能取自动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最可能是念珠蓝细菌,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辨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综合比较
18.(3分)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原核细胞不一定含DNA ②细菌不一定是异养型 ③原核生物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④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壁 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⑥真菌不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A.有四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 D.有一个正确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必备知识基础练
知识点1 高倍显微镜的操作
1.(2分)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时,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向图1箭头所示方向游动,要使其保持在视野中央,则应该把装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题中微生物的物像移动方向是左下方,实际是游向右上方,所以应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才能使物像保持在视野中央,故选C。
2.(2分)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下列哪一组有因果关系(  )
A.换用低倍物镜——视野范围变大
B.缩小光圈——视野范围变小
C.换用高倍物镜——视野变亮
D.放大光圈——视野变暗
答案:A
解析:低倍镜下放大倍数小,看到的视野范围大,A正确;缩小光圈,视野变暗,视野范围不变,B错误;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内的亮度变暗,C错误;放大光圈,视野变亮,D错误。
3.(2分)
[2024·唐山高一月考]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答案:D
解析:由视野甲到乙,可见细胞被放大,说明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在此过程中,需要先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本题中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由于显微镜下成倒像,所以需要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然后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4.(2分)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亮度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④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A
解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移动装片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5.(2分)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当目镜不变,物镜变成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四分之一,所以细胞的数目为8÷4=2(个)。
知识点2 操作过程中异常情况分析
6.(2分)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正确的操作是(  )
A.用凹面反光镜、扩大光圈
B.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用平面反光镜、扩大光圈
D.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答案:D
解析: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光线明亮不利于观察。可以选择平面镜,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一些,A、B、C错误,D正确。
7.(2分)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可能的原因不包括(  )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答案:D
解析:在转换高倍镜时不需要切换目镜,因为目镜只是起到二次放大作用,像的清晰度与目镜无关,D错误。
8.(2分)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亮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直接使用高倍显微镜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时也不动,则异物可能在物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答案:C
解析: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A错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时,应先使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B错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并且盖盖玻片时将其一边接触载玻片,然后再慢慢放下,D错误。
 
核心素养提升练
9.(3分)在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够清晰看到细胞,但看不清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答案:D
解析:在显微镜视野上能够清晰看到细胞,但看不清内容物,说明光线过强,应该调暗视野,即换为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0.(3分)如图①②分别是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③④⑤⑥分别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或物镜。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③~⑥中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⑤⑥,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⑥
B.使用③④组合时视野亮度最亮,物像放大倍数最大
C.物像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多
D.若要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需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A
解析:目镜(无螺纹)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有螺纹)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像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距离越近,图示③~⑥中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⑤⑥,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⑥,A正确;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使用③④组合时放大倍数最小,视野亮度最亮,B错误;物像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像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少,C错误;若要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即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操作步骤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
11.(3分)
如图是低倍镜下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测量的局部视野图。已知测微尺处在目镜的隔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可使图示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B.换高倍镜后应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C.换高倍镜时应小心地握住物镜缓慢转动
D.换高倍镜后图示保卫细胞所占的格数增加
答案:D
解析:移动装片才能使题图所示保卫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A错误;换高倍镜后只能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B错误;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需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错误;换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故题图所示保卫细胞所占的格数增加,D正确。
12.(3分)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及观察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为目镜,③④为物镜,①③组合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
B.若图⑤为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则装片上的实物应为“6>9”
C.按图⑥要求调整物镜后,物镜到装片的距离变短,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
D.若按图⑥调整放大倍数,则视野中的细胞数变为16个,且视野亮度变暗
答案:B
解析:图中①②为目镜,③④为物镜,目镜越短倍数越大,物镜越长倍数越大,所以②③组合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A错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倒像,把标本旋转180度后所呈现的就是像的状态,图⑤为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则装片上的实物应为“6>9”,B正确;按图⑥要求调整物镜后,物镜到装片的距离变短,应先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错误;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所观察的细胞数越少,之前放大100倍看到细胞数有64个,那么放大400倍所看到细胞数就只有原来的1/42,即视野中的细胞数变为64÷16=4(个),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亮度变暗,D错误。
13.(3分)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写有字母F的装片的步骤”(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步骤1的操作时要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从图甲转变为图乙的第一步操作是换成高倍物镜
C.步骤4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D.该显微镜最大能使字母放大200倍
答案:B
解析: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因视野是明亮的,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正确;从题图甲转变为题图乙的第一步操作是先移动装片,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成高倍物镜,B错误;步骤4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C正确;该显微镜最大能使字母放大200倍,D正确。
14.(3分)如图a、b分别为甲、乙两种物镜下(由甲转换成乙)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低倍物镜,乙为高倍物镜
B.转换物镜前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C.转换物镜时应先将甲物镜取下
D.若b中图像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C
解析:甲镜头较短,距离载玻片较远,为低倍物镜,乙镜头较长,距离载玻片较近,为高倍物镜,A正确;欲观察视野中偏右上方的“ ”,转换物镜前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B正确;转换物镜时不需要将甲物镜取下,可以通过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C错误;若b中图像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
15.(3分)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2 cm左右
C.换用高倍镜后,不可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D.对光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到反光镜上,视野应亮度适宜
答案:B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玻片与物镜间的距离越小,B错误。
16.(8分)假设你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有可能是气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要看清楚A的上半部,应将载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________。
(3)欲使用高倍物镜,应转动哪个装置?________。
(4)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的________,视野的亮度比原来的________。
(5)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因操作不当造成显微镜某个部位损坏,请问下列哪一项为不当操作?________。
a.拿取显微镜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为了看清楚观察物,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到高倍镜时,转动转换器更换镜头
d.使用拭镜纸朝同一方向擦拭镜头
答案:(1)B (2)上方 (3)转换器 (4)少 暗 (5)b
解析:(1)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多数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2)因为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置的,题图中A位于视野的上方,实际上它位于装片的下方,因此使用高倍镜之前必须要将载玻片往上方移动,将A移至视野的中央。(3)在由低倍镜转换至高倍镜时,要使用转换器转换。(4)在高倍镜下,放大的倍数变大,视野变暗,同时视野变小,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5)在低倍镜下,转动粗准焦螺旋可以看到物像,但为了看清楚观察物,应该转动细准焦螺旋,因为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大,很有可能会使物镜镜筒挤压玻片造成镜头损坏。
17.(9分)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问题:
(1)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
①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目标移动到视野中央
(2)如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呈“b”形状,那么其物体实际的形状应该是________。如果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情况下看到视野中布满了64个细胞,那么把物镜换成40×后,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3)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临时制作的切片时,发现视野中左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清晰,右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模糊,则下列选项中最可能导致此现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组织切片可能厚薄不均
B.反光镜可能使用了凹面镜
C.光圈可能使用了小光圈
D.物镜镜头可能没有完全对准标本
(4)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字母)。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5)换高倍镜后,发现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看不到了,前后多次调节细准焦螺旋及调节视野亮度依然未能找到细胞,此时,应该考虑的合理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2)q 4 (3)A (4)B (5)重新转回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细胞并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再用高倍镜观察
易错辨析:显微镜成像特点的拓展认识
18.(6分)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
则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高倍显微镜下环流一圈所用时间,比此时实际环流一圈所用时间________(填“长”“短”或“相同”)。
答案:逆时针 相同
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必备知识基础练
知识点1原核细胞的多样性
1.(2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黑藻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C
解析: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细胞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包括蓝细菌、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黑藻是植物,酵母菌是真菌,都是真核生物,故选C。
2.(2分)细菌是在生物圈中广泛生存的单细胞原核生物。下列各种菌中,属于细菌的是(  )
①结核杆菌 ②肺炎链球菌 ③霍乱弧菌 ④酵母菌 ⑤炭疽杆菌 ⑥青霉菌 ⑦金黄色葡萄球菌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⑦
C.②③⑤⑥⑦ D.③④⑥⑦
答案:B
解析:“菌”字前面带有“杆”“球”“弧”的都是细菌,题目中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属于细菌;酵母菌和青霉菌属于真菌。
3.(2分)如图是某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为植物细胞
B.图示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图示细胞含有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
D.图示细胞的遗传物质为RNA
答案:B
解析:图示细胞为原核细胞,而植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A错误,B正确;图示细胞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图示细胞的遗传物质为DNA,D错误。
4.(2分)蓝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原核生物。某些种类的蓝细菌大量繁殖会引起“水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
B.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C.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蓝细菌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D.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答案:D
解析:蓝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细胞结构,A正确;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C正确;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都有细胞结构,而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知识点2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比较
5.(2分)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噬菌体都含有核糖体
B.酵母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C.色球蓝细菌、乳酸菌和霉菌都含有细胞膜
D.烟草花叶病毒、衣藻和蓝细菌都含有细胞壁
答案:C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有核糖体,A错误;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C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D错误。
6.(2分)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并不一定是原核细胞
B.细菌都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有些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光合色素
答案:B
解析: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A正确;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有的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如蓝细菌,B错误;蓝细菌细胞中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细胞质中含有光合膜,光合膜上具有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等,D正确。
7.(2分)微生物王国举行盛大宴会,HIV病毒、蓝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微生物应邀而来,下面是它们的自我介绍,不正确的是(  )
A.HIV病毒:我的遗传物质与你们的都不一样
B.蓝细菌:我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酵母菌:我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乳酸菌:我只有一种细胞器
答案:B
解析:HIV病毒、蓝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中,HIV病毒为RNA病毒,遗传物质为RNA,蓝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均为细胞生物,遗传物质为DNA,A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其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B错误;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正确;乳酸菌为细菌,是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正确。
 核心素养提升练
8.(3分)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葡萄球菌、青霉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硝化细菌、酵母菌、蓝细菌、绿藻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烟草花叶病毒中含核糖体 ④有些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答案:A
解析: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①错误;硝化细菌、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绿藻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和DNA,②正确;烟草花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核糖体,③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只有②,故选A。
9.(3分)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在培养基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构成了一个群落
B.支原体细胞含有一个大型线状DNA分子
C.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药物
D.肺炎支原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答案:D
解析:在培养基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构成了一个种群,A错误;支原体细胞含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B错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C错误;肺炎支原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正确。
10.(3分)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是乙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是甲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乙没有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甲和乙都含有细胞壁,且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相同,A错误;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甲为细菌,丙为病毒,甲和丙的主要区别是甲有细胞结构,C正确;乙和丁都含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11.(3分)普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且能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这些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不考虑温度对抗生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普通细菌与耐热细菌都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耐热细菌的细胞壁的成分与普通细菌的可能不同
C.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有差异
D.耐热细菌的拟核与普通细菌的拟核没有差异
答案:D
解析:普通细菌与耐热细菌都是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A正确;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说明耐热细菌的细胞壁可能不是由肽聚糖组成的,B正确;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说明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有差异,C正确;拟核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场所,结合B、C项可知,耐热细菌和普通细菌的核糖体和细胞壁都有差异,故推断耐热细菌的拟核与普通细菌的拟核可能也存在差异,D错误。
12.(3分)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①正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②正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一样,体现了细胞的差异性,③错误。
13.(3分)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蓝细菌细胞的模式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B.不同生物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C.四种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RNA,体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D.①②③④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B
解析:①④都能进行光合作用,③是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不同生物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B正确;四种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真核生物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C错误;①②③④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错误。
14.(3分)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两者分别因与“发财”和“生财”谐音而备受人们青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大肠杆菌和发菜共有的是④⑤⑥
B.发菜和生菜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发菜和生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自养生物
D.生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大肠杆菌和发菜都属于原核生物,它们共有的是④核糖体、⑤细胞壁和⑥拟核,A正确;发菜(原核生物)和生菜(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发菜和生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自养生物,C正确;发菜属于原核生物,其体内不含染色体、叶绿体和核膜,生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的是④⑤,D错误。
15.(3分)如图是对噬菌体、蓝细菌、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的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中的生物都无细胞壁
B.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答案:B
解析:甲中生物和乙中的蓝细菌均没有叶绿体,故甲与乙的分类依据不可以是有无叶绿体,B错误。
16.(10分)以下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几种生物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大肠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型冠状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____。
(3)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生物,蓝细菌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答案:(1)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统一性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没有细胞结构
(2)衣藻 (3)自养 拟核
17.(9分)研究人员对取自5种不同生物的部分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项目 核膜 叶绿素 叶绿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壁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戊 × × × √ √ √
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五种细胞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最可能取自动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最可能是念珠蓝细菌,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甲 细胞中有核膜、细胞壁和叶绿体 (2)丙 细胞中有核膜却无细胞壁 (3)丁 该细胞没有核膜和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甲含有核膜,为真核细胞,且其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最可能属于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乙含有核膜,为真核细胞,且其有细胞壁,可能属于植物细胞或真菌;丙有核膜,为真核细胞,但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最可能属于动物细胞;丁无核膜,为原核细胞,但其含有叶绿素,最可能为蓝细菌等自养生物;戊无核膜,最可能为原核生物。
易错辨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综合比较
18.(3分)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原核细胞不一定含DNA ②细菌不一定是异养型 ③原核生物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④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壁 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⑥真菌不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A.有四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 D.有一个正确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一定含DNA,①错误;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异养型生物,②正确;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内无核膜包被,只存在被称作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③正确;原核细胞不一定有细胞壁,如支原体无细胞壁,④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才是DNA或者RNA,⑤错误;真菌不一定是单细胞生物,比如蘑菇是真菌,为多细胞生物,⑥正确,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