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依据
1.课标分析
(1)课程标准:
①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知识。
②能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按照事件类型的不同划分文章结构,找出文中所写的事件,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③关注人物描写,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画分析人物性格。
④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感受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情感。
⑤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写身边人、身边事。
2.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包括两篇回忆性散文、两篇人物传记、一个学写传记的写作训练和一个综合性学习。本单元通过回忆性散文、传记,叙述难忘的人和事,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
①从人文要素看,本单元内容均与“生活记忆”“重要他人”有关,学习这些课文可以从他人的人生经历中汲取精神营养,进而启发自己的人生。
②从语文要素看,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和人物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多种方法,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进行描写,选取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注重细节描绘,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单元课文 《藤野先生》 《回忆我的母亲》 《列夫托尔斯泰》 《美丽的颜色》
语文要素 典型事例描写,选材精当 语言朴实,叙议结合 修辞点睛,细节刻画 引用语言,真实可信
主题要素 教育者过人品质 革命者坚定意志 文学家独特气质 科学家伟大精神
(2)课文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述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也提及自己思想变化的原因,反映了鲁迅强烈的爱国心、自尊心。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鲁迅的了解,感受鲁迅语言冷峻犀利、富于感彩、耐人寻味的特点,还能较全面地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总司令在母亲锺太夫人逝世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朱德不仅在具体的事件回忆中呈现母亲的精神品格,更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出母亲的精神品格,全文抒发里对母亲的无限深情。学习这篇课文要关注作者通过哪些事件刻画母亲,还要品味作者在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流露出的对母亲无限敬爱的深情,也要体会记叙中穿插的议论和抒情的含义和作用。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传记作品,自读课文。这是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托尔斯泰》一文里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入木三分而又意趣层出的笔触,用特写镜头,聚焦肖像,让读者深入了解这样一位享誉文坛的大文豪家。学习本文要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对揭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所起的作用,品味茨威格浓墨重彩、气势非凡的语言风格,感受诸多比喻、夸张句子的表达效果。
《美丽的颜色》是自读课文,节选自居里夫人次女艾芙·居里所著传记《居里夫人传》,讲述了居里夫妇在简陋的棚屋中花费四年的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以温情笔调之叙述,辅以丰富翔实之资料,突出了科学家乐观的精神与坚守的信念,读来令人震撼、动容。本篇课文出色地体现了传记作品“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三方面的特点,特别之处在于课文大量引用了居里夫人日记中的语句,更凸显了“内容真实”。当然,传记也更注重内容的选择与剪裁,对于最能突出人物与贡献的部分,没有摘录日记中的只言片语,而是发挥想象再现了历史现场,又体现出传记文学性的一面。。学习这篇课文要关注作者在叙述中穿插着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语材料、补充历史细节的独特写法。
“学写传记”是本单元的写作主题,传记是记述别人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而对人物的实际进行记叙,一定要秉承真实性、典型性和生动性,这样文章才有可读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真实的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记言述行、撷取细节展现人物风貌,重点关注对“平凡小事”的描写刻画,注意“以小见大”的写法。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人无信不立”,教学时要围绕“信” 展开活动,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听说读写)、交往能力、方法性知识(信息的发布)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诚实做人,讲求信用。
3.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过多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已浅略学习过传记的特点——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对相关知识和文体特点有一定的了解。系统学习过人物描写方法,能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提取要素,关注情节并了解文章大意。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等局限,学生对文章背后包含的深情无法深刻理解,对回忆性散文用细节和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领悟不够深入。差异分析:个人阅读量、理解力的差别,导致知识积累程度不同。
解决措施:通过联系旧知、联系背景和历史事件体会内容真实的特点;通过自主概括和分析、小组讨论和交流明确典型事件为何成为典型;通过在阅读中发现矛盾之处、不通之处、疑惑之处,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对比不同文章风格体会不同语言特点。
通过背景资料补充和相关人物的拓展了解,落实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理解。通过对细节描写的讲解、例句的赏析及课文中学习的典型事例描写人物、小标题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做批注,关注细节并挖掘人物性格。通过对于平凡细腻的小事的解读,完成片段写作。
二、学习目标的表述
1.阅读文章,了解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特点,在对比分析中掌握阅读此类文本的方法。 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再现的别样人生,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感悟人物的品格与精神,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2.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多种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在类比和对比中分析语言的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结合拓展材料,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再现的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个人生活体验。
5.学写传记,能够选择真实的题材与典型的事件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
【评价任务】
(一)评价任务
总任务:
“我身边的榜样”系列活动。为了彰显榜样力量,绽放精彩人生。学校要开展“人物文化墙”展示活动,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文章,分别完成“师恩难忘”“我的母亲”“伟人故事”“名人成长”“小作家风彩”五大部分,最终在学校展览。
子任务:
《藤野先生》“师恩难忘”,张贴师德海报,简述动人事迹。
《回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布置亲情纪念区,倾诉点滴感动。
《列夫托尔斯泰》“伟人故事”,记录名人故事,展现多面形象。
《美丽的颜色》“名人成长”,展现科学家奋斗历程,激发励志决心。
单元写作:“小作家风彩”,进行人物传记写作,发现身边的榜样。
(二)评价标准(评价量规)
文本解读 展示形式 小组合作
“师恩难忘” 完整梳理传主事迹,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再现的别样人生;能准确流畅地表达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了怎样的精神营养,感悟人物怎样的品格与精神 专辑内容形式丰富多样,专辑内容能用多种方式展示所学知识及小组讨论的成果。 小组成员能发挥各自所长,分工合作,充分讨论完成作品。
“我的母亲” 能紧扣文章体现人物品质的关键语句去分析;能够结合文本赏析刻画人物手法的妙处,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特征 能用学习卡片、对比阅读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伟人故事”“名人成长” 能抓住外貌、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聚焦人物;能读出字里行间对美丑的定义——精神和品质的美丽胜于外在优势; 能用微视频、宣传海报、谢幕致辞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小作家风彩 能在范文示例中总结写作小传的关键技巧;能结合所学为身边同学写出传记。 能用作文、配图等形式展示精彩小传。
【课时安排】
《藤野先生》3课时;
《回忆我的母亲》2课时;
《列夫·托尔斯泰》2课时;
《美丽的颜色》2课时;
《写作:学写传记》1课时;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1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