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必备知识基础练
知识点1主动运输
1.(2分)下列哪些物质出入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无关(  )
A.O2通过细胞膜
B.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2.(2分)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表明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被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3.(2分)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不同的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③的种类均不相同
B.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若图示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则a可代表O2,b可代表葡萄糖
D.该图还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
4.(2分)
对某细胞破坏线粒体前后,细胞对某物质的吸收速率均如图曲线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与对甘油的吸收方式相同
B.该图能表示根细胞对Mg2+的吸收方式
C.温度变化不影响该细胞对该物质的吸收
D.该细胞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与转运蛋白有关
知识点2胞吞、胞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较
5.(2分)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
B.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甲需要消耗ATP,而乙不需要
D.抗体和胰岛素的释放方式均与图乙中的方式相同
6.(2分)下列对胞吞和胞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形虫通过胞吞摄取水中的食物粒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
B.RNA进入细胞核是以胞吞的方式进行的
C.吞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病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D.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核心素养提升练
 
7.(3分)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8.(3分)如图所示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B.a与b是普遍存在的物质运输的方式
C.a过程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
D.细胞通过a过程摄取大分子时不需要膜上的蛋白质识别
9.(3分)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K+ B.Na+
C.胰岛素 D.CO2
10.(3分)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几种常见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属于被动转运,物质从高浓度处运往低浓度处
B.②跨膜运输时,载体蛋白不需要变形
C.图中的③为细胞主动控制物质进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D.③属于主动运输,载体蛋白需要变形才能完成物质运输,且需能量供应
11.(3分)如图曲线表示土壤溶液中K+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K+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b段时K+的跨膜运输需载体蛋白协助
B.在bc段时K+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限制ab段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膜内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的数量
D.限制bc段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供应
12.(3分)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有关,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C.参与被动运输的物质,其跨膜运输的速率仅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D.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13.(3分)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
B.②过程需要消耗ATP
C.③过程为主动运输
D.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
14.(12分)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细胞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1、2所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支气管上皮细胞在转运氯离子时,氯离子首先与CFTR蛋白结合,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推动下,CFTR蛋白的      发生变化,从而将它所结合的氯离子转运到膜的另一侧,此过程中,氯离子只能与CFTR蛋白结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动物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下图中K+进入细胞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通过分析,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转运至细胞外,属于       主动转运。
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所需能量来源于      。
(3)科研人员发现,红细胞在清水中很容易涨破,而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清水中不易破裂,红细胞快速吸水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CHIP28有关,水通道蛋白CHIP28可插入其他生物细胞膜上。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2分)图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1)图2中曲线甲代表    ,影响曲线乙所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因素主要有        、            。
(2)能表示Na+排出细胞的是    (填图中字母),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性。
(3)柽柳是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呼吸作用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C6H12O6的溶液中进行培养。
b.甲组给予    (填“正常”或“完全抑制”)呼吸的条件,乙组给予    (填“正常”或“完全抑制”)呼吸的条件。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K+、Ca2+、C6H12O6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结果 结论
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 a′          
b′           c′          
易错辨析: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
16.(3分)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囊泡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就是主动运输
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一定是自由扩散
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协助扩散
D.依据是否形成囊泡,利用囊泡的运输就是胞吞或胞吐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必备知识基础练
知识点1主动运输
1.(2分)下列哪些物质出入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无关(  )
A.O2通过细胞膜
B.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答案:A
解析:O2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所以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无关,A符合题意;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都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与核糖体和线粒体有关,B、C、D不符合题意。
2.(2分)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表明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被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说明K+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的,因此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D。
3.(2分)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不同的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③的种类均不相同
B.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若图示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则a可代表O2,b可代表葡萄糖
D.该图还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
答案:B
解析:①②③分别指糖蛋白、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磷脂双分子层是相同的;a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b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细胞器膜上没有糖蛋白,只有细胞膜上有糖蛋白,因此题图不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
4.(2分)
对某细胞破坏线粒体前后,细胞对某物质的吸收速率均如图曲线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与对甘油的吸收方式相同
B.该图能表示根细胞对Mg2+的吸收方式
C.温度变化不影响该细胞对该物质的吸收
D.该细胞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与转运蛋白有关
答案:D
解析:甘油的吸收方式为自由扩散,而该物质运输是协助扩散,A错误;根细胞吸收Mg+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温度变化影响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运动,因此温度影响该细胞对该物质的吸收,C错误;由图可知,该图表示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因此该种物质的运输还和转运蛋白有关,D正确。
知识点2胞吞、胞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较
5.(2分)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
B.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甲需要消耗ATP,而乙不需要
D.抗体和胰岛素的释放方式均与图乙中的方式相同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甲过程显示膜包裹物质,并形成囊泡进入细胞中,是胞吞;乙过程相反,是胞吐过程;胞吞和胞吐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胞吞和胞吐过程是耗能过程,需ATP为之提供能量;抗体和胰岛素的释放方式都是胞吐。
6.(2分)下列对胞吞和胞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形虫通过胞吞摄取水中的食物粒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
B.RNA进入细胞核是以胞吞的方式进行的
C.吞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病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D.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变形虫通过胞吞摄取水中的食物粒时,需要膜上蛋白质与食物粒识别结合,A错误;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其方式不是胞吞,B错误;吞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病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核心素养提升练
 
7.(3分)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免疫球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有机物,其进出细胞的方式分别为胞吞、胞吐;而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根据题意“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可知半乳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故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胞吞、主动运输,B正确,A、C、D错误。
8.(3分)如图所示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B.a与b是普遍存在的物质运输的方式
C.a过程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
D.细胞通过a过程摄取大分子时不需要膜上的蛋白质识别
答案:D
解析:胞吞与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胞吞与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物质运输的方式,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通常是以这两种方式进行,B正确;胞吞过程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C正确;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吞进入细胞时,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要与膜上的蛋白质识别与结合,D错误。
9.(3分)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K+ B.Na+
C.胰岛素 D.CO2
答案:A
解析:分析图甲可知,Na+是通过主动运输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进行运输的,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进行运输的,CO2是通过自由扩散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的,K+是通过主动运输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进行运输的。图乙中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外,代表物质由细胞外向细胞内逆浓度运输。
10.(3分)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几种常见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属于被动转运,物质从高浓度处运往低浓度处
B.②跨膜运输时,载体蛋白不需要变形
C.图中的③为细胞主动控制物质进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D.③属于主动运输,载体蛋白需要变形才能完成物质运输,且需能量供应
答案:B
解析:分析图可知,①为自由扩散,②是载体蛋白介导的且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因此①②均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②是载体蛋白介导的,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B错误;③既需要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是细胞主动控制物质进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转运时载体蛋白需要变形才能完成物质运输,且需能量供应,C、D正确。
11.(3分)如图曲线表示土壤溶液中K+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K+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b段时K+的跨膜运输需载体蛋白协助
B.在bc段时K+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限制ab段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膜内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的数量
D.限制bc段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供应
答案:C
解析:ab段细胞吸收K+时限制因素不是载体蛋白,C错误。
12.(3分)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有关,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C.参与被动运输的物质,其跨膜运输的速率仅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D.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同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A正确;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离子一般是以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出细胞的,B错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的运输速率还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C错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进入细胞,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D错误。
13.(3分)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
B.②过程需要消耗ATP
C.③过程为主动运输
D.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
答案:D
解析:①过程管腔中氨基酸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Na+浓度梯度提供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②过程管腔中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③过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必须有载体蛋白协助,D正确。
14.(12分)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细胞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1、2所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支气管上皮细胞在转运氯离子时,氯离子首先与CFTR蛋白结合,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推动下,CFTR蛋白的      发生变化,从而将它所结合的氯离子转运到膜的另一侧,此过程中,氯离子只能与CFTR蛋白结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动物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下图中K+进入细胞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通过分析,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转运至细胞外,属于       主动转运。
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所需能量来源于      。
(3)科研人员发现,红细胞在清水中很容易涨破,而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清水中不易破裂,红细胞快速吸水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CHIP28有关,水通道蛋白CHIP28可插入其他生物细胞膜上。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空间结构(自身构象) 氯离子的大小和性质与CFTR蛋白的结合部位相适应
(2)原发性 膜内外Na+浓度梯度
(3)实验思路:将水通道蛋白CHIP28插入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膜上,再将卵母细胞放入清水中。预期结果:卵母细胞迅速吸水膨胀后涨破
15.(12分)图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1)图2中曲线甲代表    ,影响曲线乙所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因素主要有        、            。
(2)能表示Na+排出细胞的是    (填图中字母),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性。
(3)柽柳是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呼吸作用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C6H12O6的溶液中进行培养。
b.甲组给予    (填“正常”或“完全抑制”)呼吸的条件,乙组给予    (填“正常”或“完全抑制”)呼吸的条件。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K+、Ca2+、C6H12O6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结果 结论
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 a′          
b′           c′          
答案:(1)自由扩散 载体蛋白的数量 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2)e 选择透过 (3)①正常 完全抑制 ②a′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两组植株对K+、Ca2+、C6H12O6的吸收速率相同 c′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易错辨析: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
16.(3分)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囊泡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就是主动运输
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一定是自由扩散
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协助扩散
D.依据是否形成囊泡,利用囊泡的运输就是胞吞或胞吐
答案:D
解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依赖于囊泡运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