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一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2分)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这三种细胞器都有( )A.少量DNA B.能量转换的功能C.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D.膜结构2.(2分)水池内某种藻类所分泌的一种物质能抑制蝌蚪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缓水池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下列哪种结构最可能是该物质直接作用的目标( )A.高尔基体 B.核糖体C.液泡 D.线粒体3.(2分)下面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依次属于的结构是(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B.线粒体膜、细胞膜、叶绿体膜C.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D.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膜4.(2分)细胞质中有细胞质基质和多种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B.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脂质合成的“车间”C.叶绿体的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增大了叶绿体内膜的表面积D.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5.(2分)李清照《如梦令》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绿”和“红”分别形容叶和花,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A.叶绿体和液泡 B.线粒体和液泡C.液泡和细胞质基质 D.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知识点2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6.(2分)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前要将黑藻放在黑暗、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B.要从新鲜枝上选取一片幼嫩的小叶制成临时装片C.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均匀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有内外双层膜结构7.(2分)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片中细胞内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B.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操作过程: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C.图中叶绿体绕细胞核进行定向循环流动D.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 核心素养提升练8.(3分)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中心体,是不含有磷脂的细胞器B.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③是叶绿体,是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④是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9.(3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观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B.神经细胞间具有较多的胞间连丝,有利于进行信息交流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运输氧气D.成熟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大液泡,有利于细胞维持一定的形态10.(3分)下列有关“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叶绿体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C.高倍镜下可看到细胞质处于流动状态,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不同D.高倍镜下可看到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叶绿体的形态有利于接受光照11.(3分)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溶酶体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一般不同 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 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真核生物A.①③ B.①④ C.③⑤ D.②⑤12.(3分)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B.丙的功能特点是具有流动性C.能完成能量转化的场所是①、②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完成③、④、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13.(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C.颤蓝细菌、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14.(3分)下列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无关B.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光照方向的改变而改变C.不选幼根作为实验材料,因为根细胞内无叶绿体,其细胞质也不流动D.不同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且流动速度与温度等条件无关15.(3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所有细胞中线粒体数量相同B.细胞器乙可能为核糖体C.细胞器丙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D.发菜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16.(13分)识图作答(题中[ ]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1)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 细胞,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 ]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3)动物细胞也含有的图中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4)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存在于[ ] 中。(5)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6)图中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 、[ ] 。(7)此细胞是不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材料?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6分)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如图处理,根据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 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2)图中DNA含量最多的是 ,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 中(填S1~S4、P1~P4)。易错辨析:细胞器的差速离心分离18.(3分)下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应用了差速离心的实验方法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C.步骤②的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二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1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2分)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下列标记处理最合理的是( )A.将胃腺细胞放入含14C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B.将性腺细胞放入含14C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C.将胰腺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D.将口腔上皮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2.(2分)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唾液有望成为“改进版”的抽血化验,勾画出未来病人“吐口水看病”的前景。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出去要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3.(2分)如图是某动物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和分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在结构①上合成的过程中有水产生B.结构②能对来自结构③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C.结构④与细胞膜融合后,分泌蛋白被分泌到细胞外D.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提供能量知识点2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4.(2分)下列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①线粒体膜 ②囊泡 ③细胞壁 ④溶酶体膜 ⑤核糖体 ⑥核膜A.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C.④⑥ D.①②④⑥5.(2分)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不具有生物膜系统B.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的细胞器构成C.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D.生物膜上可进行多种生物化学反应6.(2分)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B.合成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C.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D.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7.(2分)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 )A.高尔基体膜 B.叶绿体膜C.内质网膜 D.液泡膜 核心素养提升练8.(3分)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该酶的场所B.核糖体能形成包裹该酶的小泡C.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D.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实现9.(3分)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细胞结构 附有核糖体 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靠近细胞 膜的囊泡时间/min 3 17 117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核糖体内合成B.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C.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10.(3分)细胞中某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后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分别表示核糖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B.a所在的细胞器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枢纽C.多肽链的合成发生在b所在的细胞器中D.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图示膜转化速率更快11.(3分)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Hp能够在胃液中生存的原因是其能够产生脲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该种酶能分解胃液中少量的尿素产生氨,在幽门螺杆菌周围形成一片“氨云”,中和胃酸,保护其不被胃酸杀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p不具有生物膜系统B.该脲酶的适宜作用条件可能为酸性C.该脲酶的合成场所一定在核糖体D.该脲酶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最终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12.(3分)不同细胞的几种生物膜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见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二者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B.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也可进行信息交流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D.表内所列的生物膜中,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的细胞膜的功能最简单13.(3分)囊泡是真核细胞内的膜性结构,可在细胞内不同具膜细胞器之间进行物质运输,其形成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的囊泡只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囊泡的膜含有磷脂、蛋白质等成分C.囊泡锚定至特定的细胞器,需要生物膜蛋白的相互识别D.囊泡的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14.(3分)下图是溶酶体消化作用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以上途径能为细胞生存提供原材料C.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内含水解酶D.在消化衰老的线粒体时,溶酶体膜与线粒体外膜直接融合15.(12分)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囊泡,用于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是因为溶酶体内含有多种 ,该物质的合成场所是 ,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2)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3)COPⅡ囊泡负责从 (细胞器名称)向 (细胞器名称)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16.(8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使用黑藻小叶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绘制的模式图。为看清细胞质处于流动状态,最好选择 作为标志物,标志物的实际位置在细胞的 方。(2)图2为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的示意图,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中代表高尔基体膜的是 (填字母)。(3)下表是与抗体合成及分泌有关的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甲 67 28 少量乙 59 40 0丙 39 0 59据表分析,甲、丙分别是 、 。易错辨析:生物膜与器官膜结构的区别17.(5分)分泌蛋白形成及分泌过程中形成的囊泡的膜是生物膜吗?视网膜、肠黏膜是生物膜吗?请说出理由。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一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2分)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这三种细胞器都有( )A.少量DNA B.能量转换的功能C.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D.膜结构答案:D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少量DNA,而内质网中没有DNA,A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能进行能量转换,而内质网不能进行能量转换,B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不能运输蛋白质,内质网可以运输蛋白质,C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两层生物膜,内质网具有单层膜,D正确。2.(2分)水池内某种藻类所分泌的一种物质能抑制蝌蚪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缓水池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下列哪种结构最可能是该物质直接作用的目标( )A.高尔基体 B.核糖体C.液泡 D.线粒体答案:B解析:核糖体合成蛋白质。3.(2分)下面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依次属于的结构是(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B.线粒体膜、细胞膜、叶绿体膜C.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D.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膜答案:C解析:①③具有双层膜,①内膜光滑,③内膜向内腔折叠,故①是叶绿体膜,③是线粒体膜。4.(2分)细胞质中有细胞质基质和多种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B.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脂质合成的“车间”C.叶绿体的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增大了叶绿体内膜的表面积D.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答案:C解析: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A正确;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正确;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C错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D正确。5.(2分)李清照《如梦令》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绿”和“红”分别形容叶和花,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A.叶绿体和液泡 B.线粒体和液泡C.液泡和细胞质基质 D.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答案:A解析:“叶”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花”中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A正确。知识点2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6.(2分)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前要将黑藻放在黑暗、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B.要从新鲜枝上选取一片幼嫩的小叶制成临时装片C.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均匀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有内外双层膜结构答案:B解析: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实验前需要将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A错误;要从新鲜枝上选取一片幼嫩的小叶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显微观察,B正确;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不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在高倍镜下看不到叶绿体有内外双层膜结构,D错误。7.(2分)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片中细胞内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B.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操作过程: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C.图中叶绿体绕细胞核进行定向循环流动D.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答案:D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物像,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则装片中细胞内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也为逆时针,A错误;用黑藻幼嫩小叶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因为细胞内含有便于观察的叶绿体,故不需要进行染色,B错误;图中叶绿体绕液泡进行定向循环流动,C错误;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易观察的叶绿体作为参照物,D正确。 核心素养提升练8.(3分)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中心体,是不含有磷脂的细胞器B.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③是叶绿体,是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④是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答案:C解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位于细胞内的光合片层结构,C错误。9.(3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观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B.神经细胞间具有较多的胞间连丝,有利于进行信息交流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运输氧气D.成熟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大液泡,有利于细胞维持一定的形态答案:D解析:蓝细菌为原核细胞,细胞内无叶绿体,A错误;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任何细胞器,不含线粒体,C错误。10.(3分)下列有关“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叶绿体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C.高倍镜下可看到细胞质处于流动状态,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不同D.高倍镜下可看到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叶绿体的形态有利于接受光照答案:D解析: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凹面镜,增大通光量,才能使视野变亮,A错误。11.(3分)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溶酶体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一般不同 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 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真核生物A.①③ B.①④ C.③⑤ D.②⑤答案:C解析: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①错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均含中心体,②错误;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有的线粒体较多,同一动物不同组织的代谢强度不同,因而线粒体含量一般不同,③正确;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均含有叶绿体,如植物的根尖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④错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真核生物,如蓝细菌,⑤正确。故选C。12.(3分)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B.丙的功能特点是具有流动性C.能完成能量转化的场所是①、②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完成③、④、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答案:B解析:甲由C、H、O、N组成且是构成膜的成分,所以甲是蛋白质,乙是由C、H、O、N、P组成且是构成膜的成分,所以乙是磷脂,A正确;丙是生物膜,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B错误;光合作用①场所是叶绿体,“动力车间”②是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双层膜,①②都能完成能量转化,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C正确;蛋白质的运输通道③是内质网,“发送站”④是高尔基体,“消化车间”⑥是溶酶体,完成③、④、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D正确。13.(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C.颤蓝细菌、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答案:A解析: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白细胞是真核细胞,它们的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与功能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A正确;发菜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B错误;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伞藻和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核,C错误;黑藻属于高等植物,根瘤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没有细胞壁,D错误。14.(3分)下列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无关B.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光照方向的改变而改变C.不选幼根作为实验材料,因为根细胞内无叶绿体,其细胞质也不流动D.不同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且流动速度与温度等条件无关答案:B解析: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该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有关,新陈代谢越强,细胞质流动的速度越快,A错误;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光照方向发生改变,一般来说,向光一面的叶绿体含量较多,B正确;幼根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幼根细胞的细胞质也是流动的,C错误;不同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不一定是一致的,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细胞质流动的速度越快,D错误。15.(3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所有细胞中线粒体数量相同B.细胞器乙可能为核糖体C.细胞器丙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D.发菜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答案:C解析: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甲有膜结构和核酸,可推断细胞器甲为线粒体,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会更多,A错误;乙的脂质含量不为0,说明乙细胞器有膜结构,但无核酸,可推断乙细胞器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溶酶体,B错误;丙的脂质含量为0,说明没有膜结构,但含有核酸,可推测丙细胞器为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其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正确;发菜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D错误。16.(13分)识图作答(题中[ ]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1)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 细胞,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 ]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3)动物细胞也含有的图中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4)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存在于[ ] 中。(5)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6)图中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 、[ ] 。(7)此细胞是不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材料?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植物 ① 细胞壁 ④ 叶绿体 ⑥ 液泡(2)③ 线粒体 有氧呼吸(3)②、③、⑦、⑨ ②、③、⑦、⑨(4)⑥ 液泡(5)中心体(6)④ 叶绿体 ③ 线粒体(7)不是 含有叶绿体,绿色会影响对线粒体的观察解析:(1)观察细胞结构图可见[①]细胞壁、[④]叶绿体、[⑥]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据此可判定该细胞是植物细胞。(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即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中,约有95%由线粒体提供。(3)动物细胞除了不具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外,其他细胞器都含有。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和叶绿体。(4)西瓜红色果肉细胞色素主要存在于[⑥]液泡中。(5)低等植物细胞具有中心体。(6)[③]线粒体和[④]叶绿体具有双层膜。(7)该细胞含有叶绿体,绿色会影响对线粒体的观察。17.(6分)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如图处理,根据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 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2)图中DNA含量最多的是 ,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 中(填S1~S4、P1~P4)。答案:(1)差速离心 (2)P1 S1、S2、S3和P4解析:(2)由于核物质含DNA量最多,由图分析可知应是P1中DNA含量最多,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是核糖体,存在于S1、S2、S3和P4中。易错辨析:细胞器的差速离心分离18.(3分)下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应用了差速离心的实验方法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C.步骤②的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答案:C解析:步骤③④均为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产生的不同的离心力将细胞器与其他细胞结构分开,所以该过程中应用了差速离心的实验方法,A、D正确;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B正确;步骤②加入蒸馏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其目的是破坏细胞膜,C错误。二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1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2分)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下列标记处理最合理的是( )A.将胃腺细胞放入含14C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B.将性腺细胞放入含14C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C.将胰腺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D.将口腔上皮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答案:A解析:胃腺细胞能合成、分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合成过程需要氨基酸,A正确;性腺细胞合成性激素,不能合成分泌蛋白,B错误;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C错误;口腔上皮细胞不能合成分泌蛋白,D错误。2.(2分)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唾液有望成为“改进版”的抽血化验,勾画出未来病人“吐口水看病”的前景。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出去要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答案:A解析:唾液腺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质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胞吐)→细胞外。其中核糖体无膜结构,所以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C、D错误,A正确。3.(2分)如图是某动物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和分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在结构①上合成的过程中有水产生B.结构②能对来自结构③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C.结构④与细胞膜融合后,分泌蛋白被分泌到细胞外D.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结构③能对来自结构②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B错误。知识点2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4.(2分)下列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①线粒体膜 ②囊泡 ③细胞壁 ④溶酶体膜 ⑤核糖体 ⑥核膜A.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C.④⑥ D.①②④⑥答案:D解析:生物膜系统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的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线粒体膜、溶酶体膜和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囊泡来源于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细胞壁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核糖体无膜结构,故选①②④⑥,D正确。5.(2分)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不具有生物膜系统B.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的细胞器构成C.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D.生物膜上可进行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答案:B解析: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共同构成的,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不具有生物膜系统,A正确,B错误。6.(2分)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B.合成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C.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D.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B解析: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所以合成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B正确;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C错误;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7.(2分)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 )A.高尔基体膜 B.叶绿体膜C.内质网膜 D.液泡膜答案:C解析:内质网与细胞膜和核膜相连;在需能旺盛的细胞中,还与线粒体膜相连;内质网膜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膜间接相连,故a是内质网膜,b是高尔基体膜。 核心素养提升练8.(3分)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该酶的场所B.核糖体能形成包裹该酶的小泡C.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D.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实现答案:C解析:该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核糖体是一种无膜细胞器,不能形成小泡,B错误;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C正确;该酶的分泌是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实现的,D错误。9.(3分)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细胞结构 附有核糖体 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靠近细胞 膜的囊泡时间/min 3 17 117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核糖体内合成B.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C.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答案:B解析:内质网膜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不直接相连,B错误。10.(3分)细胞中某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后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分别表示核糖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B.a所在的细胞器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枢纽C.多肽链的合成发生在b所在的细胞器中D.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图示膜转化速率更快答案:D解析: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b、c分别表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A错误;b所在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枢纽,B错误;b为高尔基体,多肽链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11.(3分)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Hp能够在胃液中生存的原因是其能够产生脲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该种酶能分解胃液中少量的尿素产生氨,在幽门螺杆菌周围形成一片“氨云”,中和胃酸,保护其不被胃酸杀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p不具有生物膜系统B.该脲酶的适宜作用条件可能为酸性C.该脲酶的合成场所一定在核糖体D.该脲酶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最终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答案:D解析: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不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D错误。12.(3分)不同细胞的几种生物膜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见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二者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B.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也可进行信息交流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D.表内所列的生物膜中,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的细胞膜的功能最简单答案:C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蛋白质和脂质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A正确;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也可借助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由表格内容可知,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最高,其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蛋白质最少,其功能最简单,D正确。13.(3分)囊泡是真核细胞内的膜性结构,可在细胞内不同具膜细胞器之间进行物质运输,其形成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的囊泡只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囊泡的膜含有磷脂、蛋白质等成分C.囊泡锚定至特定的细胞器,需要生物膜蛋白的相互识别D.囊泡的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答案:A解析:细胞内的囊泡可以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也可以来源于细胞膜,A错误;囊泡的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D正确。14.(3分)下图是溶酶体消化作用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以上途径能为细胞生存提供原材料C.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内含水解酶D.在消化衰老的线粒体时,溶酶体膜与线粒体外膜直接融合答案:D解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酶,能催化多糖、蛋白质、脂质等降解,为细胞生存提供原材料,B正确;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C正确;溶酶体膜与被吞噬泡包裹的线粒体相融合,消化衰老的线粒体,D错误。15.(12分)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囊泡,用于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是因为溶酶体内含有多种 ,该物质的合成场所是 ,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2)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3)COPⅡ囊泡负责从 (细胞器名称)向 (细胞器名称)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答案:(1)水解酶 核糖体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流动性 特异性受体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3)内质网 高尔基体 COPⅠ解析:(1)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由于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该物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2)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3)据图可知,COPⅡ囊泡负责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中,则图中的COPⅠ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16.(8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使用黑藻小叶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绘制的模式图。为看清细胞质处于流动状态,最好选择 作为标志物,标志物的实际位置在细胞的 方。(2)图2为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的示意图,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中代表高尔基体膜的是 (填字母)。(3)下表是与抗体合成及分泌有关的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甲 67 28 少量乙 59 40 0丙 39 0 59据表分析,甲、丙分别是 、 。答案:(1)叶绿体 左下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 (3)线粒体 核糖体易错辨析:生物膜与器官膜结构的区别17.(5分)分泌蛋白形成及分泌过程中形成的囊泡的膜是生物膜吗?视网膜、肠黏膜是生物膜吗?请说出理由。答案:囊泡的膜是生物膜。视网膜、肠黏膜不是生物膜,是由一层细胞或多层细胞构成的膜结构;生物膜指的是构成真核细胞的所有膜的统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docx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无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