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四章 光的世界4.6 跨学科实践:眼睛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2.科学思维2.科学思维创新实验方式。3.科学实验(1)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2)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4.科学态度与责任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导学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导学难点认识近视眼导学课时 1课时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眼睛就是一部活的 机。在我们的眼睛里也有类似透镜的组织——角膜和 体,能把来自我们眼前物体的光 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 立的像。2.物体通过角膜和晶状体,清晰地成 立 的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有130多万个视觉细胞,它们把感受到的光的信息通过视神经脑的神经传递给大脑,这些信息被大脑处理后,就看到了一个 立的物体。3.我们的眼睛有一套精巧的 系统,眼睛里的睫状肌牵拉晶状体,会改变晶状体的 。这样,当你登山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 ,使远处的风景清晰地映在你的视网膜上;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 ,使文字的像也恰好落在你的视网膜上。4.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焦距有一定限度。正常眼睛可以成像的最远点称为 点;最近点称为 点,距眼睛约为10cm~ cm。正常人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cm,称为明视距离。5.近视眼在观察 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 方。在近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 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课堂导学1.眼睛就是一部活的 机。在我们的眼睛里也有类似透镜的组织——角膜和 体,能把来自我们眼前物体的光 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 立的像。2.我们的眼睛有一套精巧的 系统,眼睛里的睫状肌牵拉晶状体,会改变晶状体的 。这样,当你登山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 ,使远处的风景清晰地映在你的视网膜上;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 ,使文字的像也恰好落在你的视网膜上。3.近视眼在观察 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 方。在近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 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4.远视眼只能看清 处的物体,看不清 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 方。在远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 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5.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看 处的物体,睫状肌长时间处于 状态,就会减弱它的 性,使它对晶状体的 能力减退。当看 处物体时,睫状肌不能完全放松,使晶状体过 ,远处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 ,看到的就是 的像。6. 时间、 距离、不间断用 ,是眼睛近视的主要原因。当你长时间看书、写字时眼睛不 了,这是在告诉你,睫状肌 了,应该 了!这时,你应该眺望 处,或做一做 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达标练习1. 关于正常眼睛看清物体说法正确的是( )A.看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成像在视网膜上B.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成像在视网膜上C.看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成像在视网膜前D.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成像在视网膜后2.关于近视眼睛说法正确的是( )A.晶状体变厚,看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B.晶状体变厚,看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C.晶状体变薄,看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D.晶状体变薄,看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3.下图中属于近视眼成因的光路的是( )4. 下图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光路的是( )5. 下图中属于远视眼成因的光路的是( )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 照相,晶状,会聚,倒。2.倒,缩小,正。3.变焦,形状,薄,厚。4.远,近,20 ,25 。5.远,前,凹。课堂导学1. 照相,晶状,会聚,倒。2.变焦,形状,薄,厚。3.远,前,凹。4.远,近,后,凸。5.近,紧张,弹,调节,厚,前,模糊。6.长 ,近 ,眼 ,舒服,疲劳,休息,远,眼保健。达标练习1.B;2.A ;3.A ;4.D ;5.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