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在社会中成长》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在社会中成长》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积极融入社会,培养关爱他人、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的家国情怀。 道德修养:学会感恩,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亲近社会。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法治观念: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增强规则意识。 责任意识:热爱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 重点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做法。
教学 难点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图片分享: 一天小张在网上无意间刷到西安的城市宣传片,激起了他无限的向往。于是,他准备叫上发小、收拾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授新课 情境一:车上的思考 小张在车上思考,自己正在逐步长大,终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要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此同时,也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思考: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离不开哪些人的努力 提示: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情境二: 旅途漫漫,此时推销员正热情的向大家介绍家乡特产猕猴桃,这时小张又联想到生活当中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来自于哪里呢 提示:社会 介绍完家乡特产,推销员又介绍起《故事汇》,小张想了想于是买了本来阅读.... 书中讲到一个有关狼孩的故事,引起了小张的注意.... 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观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 狼孩儿虽然是人类,但是他在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具备了狼的一些特性。她非常喜欢在夜间活动,喜欢像狼一样趴在地上舔食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却拥有非常高的观察力。 这个孩子在学习人类语言的过程中却显得非常的吃力。虽然年纪较小,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语言。但是整个过程却非常的缓慢,只掌握了40多个单词。 思考: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知识小结: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 情境三: 刚买好了门票,此时,小张又开始打起了“退堂鼓”那么高!!真是要了我的命。 思考:假如你是小张的发小你会怎么劝解他呢 提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情境四: 经过发小的劝说,小张硬着头皮也开始往上爬….但在爬山的途中他却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现象 提示:他们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乱扔垃圾会破坏环境,插队不是文明游客的体现;乱刻乱画既破坏了文物又是适法行为;逃票可能会给自身安全带来威胁。我们应做文明游客、文明参观;遵纪守法,学会对自身负责。更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在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思考:如果以上行为能够规避的话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 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接纳与认可。 情境五: 小张从骊山下来,便来到了骊山脚下的华清池景区,正好遇见正在做景区讲解员的小赵.…在小赵的建议下小张和发小逛了华清池,晚上在长安里吃了陕菜晚上买了《长恨歌》节目表演的门票。同时小赵也说带他们逛西安,并约好了明天集合的地点。 事迹:和小赵一同吃饭期间,小张问小赵说:你为什么在景区里做讲解员 你猜猜小赵会怎么回答呢 提示: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情境六: 在参观兵马俑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发小在一号坑参观的时候脚被“膈应”一下,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名游客的身份证。发小心想,这名游客肯定焦急万分,于是把身份证交给了兵马俑里的工作人员,最终通过景区广播终于物归原主。游客也当面对发小表示了感谢。 请思考发小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提示: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情境七: 在参观博物馆时,小张对一件藏品十分入迷,当想要拍照时却被小赵及时制止,并指了指旁边的“禁止拍照”的标志。 请思考小赵的做法,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启示 提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 情境八: 吃了碗羊肉泡馍、听了曲秦腔结束了今天的行程。回到酒店已是十一点半,坐在床上小张打开微信看看央视新闻发布的时政消息。一旁的发小调侃他“现在能保留这个习惯的中学生,真的不多喽。”而小张回了他一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请思考你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知识小结: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在江西宜春,一位孕妇着急挂号请求插队,一位男士让出自己的位置后,主动站到了队伍的最后。没想到队伍里的其他人见状都主动依次站到了队尾,又把他“让”回了原位。这一让(  ) ①唤起了内心的真诚与善良②传递出人间的关爱与温暖 ③凝聚起集体的智慧与力量④折射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漫画中的行为值得提倡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某学校利用校园空地,规划出“青青菜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菜绿果香,虫鸣鸟叫,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学校还陆续推出自然观察、气象大观、农产品加工、面食制作等校本课程,丰富课程内容。上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 (  ) ①增强劳动观念,锻炼实践能力②开阔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③体验社会生活,创造经济效益④树立创新意识,培育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7岁小将苏翊鸣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北京冬奥会第六金。苏翊鸣的成功不是偶然,背后是“身披国家队战袍,在家门口为国争光”的决心,是无畏伤病与挫折的刻苦训练,是父母的支持、教练的培养和国家集训队给他搭建的平台。除了运动员身份,苏翊鸣还是一位演艺“小明星”,他的表演天赋也得到众多人的赞赏。苏翊鸣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 (  ) ①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来自社会各方的关爱 ②青少年享有文化权利,也可以参与艺术创作 ③父母尽到家庭保护责任,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④给予有特殊才能的孩子一定特权,有利于其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