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世界的地形(课件46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世界的地形(课件46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地表形态复杂多样。
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8.86米
最深点: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1034米
陆地地形
地表地形特征
陆地平均海拔870米
陆地地形
海洋平均深度3730米
地表地形特征
盆地
丘陵
平原
山地
高原
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
陆地表面有五种基本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趋势
陆地地形
地表地形特征
海拔/米
5000
3000
2000
1000
500
200
0
雪线
高原
山地
盆地
平原
丘陵
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上怎么识别呢?有什么特点?
地形类型
陆地地形
海拔/米
5000
3000
2000
1000
500
200
0
雪线
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山地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
地形类型
陆地地形
陆地地形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地表起伏小
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形成。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地形类型
1、亚马孙平原
2、东欧平原
3、西西伯利亚平原
陆地地形
1
3
2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世界上高原的分布较广。
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洲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陆地地形
地形类型
1、巴西高原
2、青藏高原
3、东非高原
陆地地形
1
3
2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称为山脉。
世界上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陆地地形
地形类型
1、安第斯山脉
2、喜马拉雅山脉
3、落基山脉
4、阿尔卑斯山脉
陆地地形
1
3
2
4
www.themegallery.com
两大山脉带
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
阿特拉斯山脉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世界陆地上两大高峻山脉地带一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山脉带,观察它们的走向分别有何特点?它们分别由哪些山脉构成?
陆地地形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
坡度一般较低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
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陆地地形
地形类型
陆地地形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 中部相对低平。
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 但比四周的山地、 高原仍要低得多。
地形类型
1、刚果盆地
2、塔里木盆地
陆地地形
1
2
找到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且找到它们位于哪个大洲?
世界最大的平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
世界最大的盆地
世界最高的山脉
世界最长的山脉
世界最长的山系
——亚马孙平原
(南美洲)
——青藏高原(亚洲)
——巴西高原(南美洲)
——刚果盆地(非洲)
——喜马拉雅山脉
(亚洲)
——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科迪勒拉山系
(南美洲、北美洲)
找一找
拓展:我们身边的地理
重庆市地形以 和 为主
璧山区地形以 和 为主
山地
丘陵
低山
丘陵
地形类型判读方法
500m
200m
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平坦
开阔
起伏
不平
海拔
较高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地形特征的判读和描述:
高度大、起伏大则陡峻,高度小、起伏小则平缓
陆地地形
地形 类型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共同点
平原 <200米 起伏小 起伏小
高原 >500米 顶部起伏小 边缘陡峭 山地 >500米 起伏很大 起伏大
丘陵 >200米 <500米 起伏略小 (相对高度≤200米)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陆地地形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判断A、B、C、D、E各点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
练一练
请用简图画出各种地形类型
平原
高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500米
200米
练一练
地形区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刚果盆地
青藏高原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活动
读图认识世界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既要学会从宏观看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的分布大势,也要学会判别各地的具体地形类型。
活动
读图认识世界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既要学会从宏观看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的分布大势,也要学会判别各地的具体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 地形区名称 大致位置
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欧洲南部
落基山脉
南美洲西部
高原 巴西高原
亚州中南部、我国西南部
平原 亚马孙平原
欧洲东部
盆地 非洲西部赤道附近
1.阅读世界地形图,将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或位置填入下表。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e.东欧平原
①亚洲中南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③北美洲西部
④南美洲中部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e.东欧平原
①亚洲中南部
③北美洲西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④南美洲中部
海洋的底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现代海洋探测结果表明,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
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海底地形
世界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洋中脊
海沟
洋盆
从海底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类型
海底地形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仲,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海底地形类型
海底地形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海底地形类型
海底地形
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海底地形类型
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大西洋中脊亦称中大西洋海岭,是沿大西洋南北轴线延伸的海底山脊。它位于洋盆中部,在一系列延伸到大陆岸边的平坦的深海平原之间。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类型
海沟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地球上主要的海沟都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地区,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也都位于海沟附近。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类型
地球上最深、也是最知名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它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深度大约11034米。1951年英国挑战者Ⅱ号在太平洋关岛附近发现了它。
拓展——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变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
拓展——马里亚纳海沟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大陆中脊
海沟
下列符号分别对应什么地形呢?
练一练
思与学
洋中脊是如何被发现的?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测量大西洋水深时得到了一个出乎预料的结果:大洋中部的水深比其两侧浅很多!难道不是越往大洋中部水越深吗?
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证实了大西洋中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海底山脉。这条巨大的海底山脉与大西洋轮廓一致,大致呈“S”形,南北长约17000千米,就好像是大西洋的脊梁,故被称为大西洋洋中脊。此后,科学家又陆续证实各大洋中都有洋中脊,而且四大洋的洋中脊相互连通,绵延起伏,蔚为壮观,全长超过80000千米。
读图认识海底地形及其分布
阅读世界地形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的分布:对照海底地形示意图,观察并归纳从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深浅变化,完成下表。
活动
海底地形类型 海底深度
大陆架
从数百米陡增至数千米
海沟
4000-6000米
洋中脊
大陆坡
洋盆
不超过200米
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
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地表地形特征
陆地地形类型
海底类型
海底地形特征
海底地形类型
知识总结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陆架具有的特点是( )
①是大陆边缘的延伸 ②坡度平缓 ③水深较浅 ④表面起伏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海洋底部最深的部位是( )
A.大陆架 B.海盆 C.海沟 D.大陆坡
A
C
课堂练习
读“四种陆地地形类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的表示( )
A.海陆分布 B.地势起伏 C.地球自转 D.地球大小
4.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B
B
课堂练习
读“四种陆地地形类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类型④的颜色是( )
A.绿色 B.黄色 C.白色 D.褐色
6.下列地形中属于海底地形类型的是( )
①大洋中脊 ②海岭 ③大洋盆地 ④大陆架 ⑤海沟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A
C
课堂练习
7.下图是云南省某村及周边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的等高距是 米,村庄所在地区地形以 为主,地势 高 低。
(2)暑假期间,老师组织村里的学生进行登山活动,途经村民上山采茶时歇脚的小房子,它与最高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
A.240米 B.350米 C.480米 D.800米
(3)从小房子登到山顶,他们选择了①线路,请说明理由 。
100
山地
东南
西北
C
①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课堂练习
7.下图是云南省某村及周边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村里的老人嘱咐他们,如果下雨了千万别从图中的AB线下山,因为这里地处 (地形部位),雨大时容易出现 。
(5)村落位于山峰的 方向,若量得村落与小房子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地距离是 千米。
山谷
洪水/山洪
1.5
西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