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翰林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翰林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份考试
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1章~第2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固氮真核生物,其细胞内含有一种能固氮的细胞器,该种细胞器是由共生于该真核生物细胞内的一种固氮蓝细菌经上亿年的时间演变而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固氮的细胞器中存在环状DNA
B.能固氮的细胞器可能能进行分裂增殖
C.固氮蓝细菌与固氮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固氮蓝细菌与固氮真核生物的能量代谢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2.一般来说,生物内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10000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生物大分子。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糖、蛋白质、磷脂、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活细胞内合成新的生物大分子的过程都需要模板
C.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并不都具有多样性
D.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都会发生改变,且改变后均不能恢复活性
3.RNA世界假说认为最早出现的生物大分子很可能是RNA,它兼具了DNA与蛋白质的功能,DNA和蛋白质则是RNA进化的产物。下列叙述不支持上述假说的是( )
A.RNA病毒中的RNA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B.RNA是核糖体的重要成分,且核糖体的催化中心是rRNA
C.存在可以复制其他RNA链的化学本质为RNA的酶
D.mRNA、tRNA和rRNA都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来
4.核孔并非简单的孔道,而是由多种蛋白质共同构成的复杂结构——核孔复合体。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出细胞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核酸等分子能通过乙过程任意进出细胞核
B.受体与被运输的物质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三种进出核孔的方式均受ATP/ADP的值的影响
D.核孔复合体数量的多少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5.在分泌蛋白分泌的过程中,细胞骨架中具有极性的微管充当了囊泡定向运输的轨道,微管的负极靠近细胞中心,正极位于细胞的边缘部分,微管上结合着大量能沿其运动的蛋白质,被称为马达蛋白,马达蛋白又分为驱动蛋白和细胞质动力蛋白两类,它们都具有ATP酶的活性。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参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B.这两种马达蛋白都能降低ATP水解所需的活化能
C.大多数细胞质动力蛋白负责分泌蛋白的运输
D.若微管被破坏,则这种依赖于微管的囊泡运输过程将受到影响
6.甲、乙实验小组将某植物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欲利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原理测量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甲小组在配制蔗糖溶液时,未将蔗糖充分溶解;乙小组浸泡细胞的时间过短,其他操作正常。甲、乙两组测得的实验结果比实际结果( )
A.偏大、偏小 B.偏小、偏大 C.偏大、偏大 D.偏小、偏小
7..柳柳是强耐盐植物,它的叶和嫩枝可以将体内多余的盐排出体外,以降低盐胁迫对细胞造成的危害,该过程的主要机制如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转运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 进入收集细胞的过程会受到氧气浓度的影响
B.液泡中的Na 运到细胞质基质时,不需要与转运蛋白C结合
C.转运蛋白D既有运输功能也有催化功能
D.转运蛋白A、B、C、D均可运输Na ,说明转运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8.已知脂肪和葡萄糖均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两者经有氧呼吸后的产物均为CO 和H O。现有一油料类作物种子的有氧呼吸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条件下,脂肪和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
B.图中的曲线①②分别代表O 和CO
C.a点之前,该种子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脂肪
D.相比于等质量的葡萄糖,脂肪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较多
9.Rubisco是一种酶,可催化CO 固定,也能催化O 与C 结合。已知CO O 与O 竞争性结合Rubisco的同一活性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 与C 结合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B.由题干信息可知,Rubisco的催化不具有特异性
C.提高O 的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D.高浓度CO 条件下,Rubisco活性提高有利于C 的合成
1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间期,DNA、中心粒和染色体的数量均加倍
B.前期,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的形态是不同的
D.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
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亲代的核酸通过细胞分裂平均地遗传给子代细胞
B.细胞分化贯穿于人体的整个生命进程
C.正常细胞的衰老有利于机体实现自我更新
D.细胞凋亡受到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12.遗传学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富有专业性和创造性的概念和理论。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
B.与性别相关的性状遗传都是伴性遗传,且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C.非等位基因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组使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
13.果蝇的红眼(XR)对白眼(X')为显性。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杂合子的雌果蝇杂交,F 中出现一只红眼雌果蝇(XRXrY)。不考虑基因突变,下表中列出了亲本可能发生的变异对象和变异时期的组合,其中可能形成该变异果蝇的是( )
序号 亲本 变异时期
① 父本 减数分裂Ⅰ
② 母本 减数分裂Ⅰ
③ 父本 减数分裂Ⅱ
④ 母本 减数分裂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食物中的胆固醇被肠道内表面的肠上皮细胞吸收,在那里被加工成液滴,最终进入血液的过程如图所示。肠道中游离胆固醇被名为NPC1L1的胆固醇蛋白转运体(一种糖蛋白)摄取进入肠上皮细胞内,一种名为ACAT2的酶会对进入内质网中的胆固醇进行包装和转运准备。研究发现,ASTER蛋白能促进胆固醇向内质网运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PC1L1不会被肠道中的消化酶分解可能与糖基化修饰有关
B.胆固醇在肠上皮细胞中被加工成液滴进行运输,因而属于生物大分子
C.降低NPC1L1基因的表达量可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D.ASTER蛋白为控制胆固醇水平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15.生物膜是当前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生物膜在能量转换、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等功能有关
B.蓝细菌的细胞膜是细胞边界,其与核膜及细胞器膜等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16.生物学家以水通透性极低的非洲爪蟾卵细胞为材料进行实验,将编码水通道蛋白的mRNA注射到甲组蛙卵中,乙组蛙卵注射等量的水作为对照。两组蛙卵在盐溶液中培养数天后,在外观上未观察到明显差异。随后,将两组蛙卵转移到蒸馏水中,结果显示甲组蛙卵发生了破裂,而乙组蛙卵则保持正常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注射到蛙卵中的mRNA作为翻译模板指导水通道蛋白的合成
B.盐溶液的浓度与蛙卵的细胞质浓度接近,有利于维持蛙卵的形态结构
C.甲组蛙卵发生破裂与其细胞膜含有水通道蛋白有关
D.与乙组相比,甲组蛙卵破裂的原因是蛙卵只通过自由扩散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子
17.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在外源转录因子的作用下,将已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获得的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干细胞,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在再生医学上有巨大的潜力。其制备及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PS细胞诱导分化后,可用于开发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法
B.外源转录因子可激活与多能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C.过程②③产生了特定的细胞,都属于细胞分化
D.避免了临床使用胚胎干细胞所面临的伦理争议
18.某自花传粉的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A基因或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缺失突变,含有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叶的宽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该植株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株产生的可育雌配子数是可育雄配子数的2倍
B.该植株产生的含B基因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基因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C.若子一代中宽叶红花植株占比3/8,则说明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缺失突变,且A基因不在缺失片段中
D.若子一代中宽叶红花植株占比3/4,则说明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缺失突变,且a基因不在缺失片段中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1分)瘦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在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最终可达到减轻体质量(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能反映肥胖程度)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细胞形成瘦素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整个过程主要依靠______(填细胞器)来提供能量。
(2)瘦素合成的控制中心是______,同时它也是遗传信息库。
(3)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解此时期儿童的体质量指数和瘦素、血脂的关系,研究人员对某地区生长发育正常的多名处于学龄前期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体质量/ ( kg·m ) 瘦素含量/ ( mg·L ) 总胆固醇量/ ( 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一 胆固醇量/( 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一 胆固醇量/( mmol·L )
正常 15.6 3.8 3.6 1.4 1.6
超重 16.9 5.8 4.0 1.3 2.0
肥胖 17.7 7.9 5.0 1.2 2.4
注: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指高密度脂蛋白中携带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指低密度脂蛋白中携带的胆固醇。
肥胖者常常伴随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胆固醇在血液中沉积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脂蛋白参与胆固醇的运输,其中一种脂蛋白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胆固醇,另一种脂蛋白可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据表推测,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并清除的脂蛋白是______(填“高密度脂蛋白”或“低密度脂蛋白”)。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这与细胞膜能______的功能密切相关。相比于正常儿童,肥胖儿童体内瘦素含量高,但依然肥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0.(11分)酶促褐变往往导致果蔬的色泽加深、风味劣化和营养物质流失。酶促褐变反应的基本过程是多酚氧化酶(PPO)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催化无色的酚类物质生成其对应的邻醌,邻醌与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物质络合或自身聚合生成稳定的有色物质。图1表示梨褐变作用机制,图2表示梨PPO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PPO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PPO只能使酚类物质氧化,而对其他物质不起作用,体现了酶的______。
(2)据图1分析,正常情况下,梨不会发生褐变,但受到损伤的情况下梨会发生褐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在梨果汁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适当添加柠檬酸等有机酸类物质抑制褐变效果良好,结合图2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
(4)已知L-半胱氨酸是PPO的抑制剂,其是一种与酚类物质结构相似的物质。科研人员为研究L-半胱氨酸的作用机理,在PPO酶量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其作用机理是______。
21.(10分)白刺是荒漠区常见的植物优势种。为探究白刺在荒漠区中的光合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无风沙处理是在白刺灌丛周围设置高度为1.5m的尼龙网纱障碍以避免受到风沙吹袭。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甲组:补水无风沙 8.8 0.14 7.0
乙组:补水有风沙 10.7 0.20 9.2
丙组:干旱无风沙 8.0 0.09 5.8
丁组:干旱有风沙 7.5 0.06 4.0
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
(1)分析表中数据,在水分充足条件下,风沙吹袭使白刺的净光合速率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
(2)在无风沙吹袭的条件下,干旱胁迫导致白刺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从光反应的角度分析,水分供应不足会导致______(答出3点)减少,而风沙吹袭会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干旱胁迫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在荒漠区的干旱胁迫和风沙吹袭下,白刺为适应这样的环境条件,所发生的生理变化是______,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但可以度过逆境。
22.(13分)某种可异花传粉的两性花植物,其红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不考虑不完全显性。某研究小组做了如表所示的3个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组别 实验目的 选择亲本
甲组 探究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红花植株×纯合紫花植株
乙组 已知红花为显性性状,探究红花植株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若干红花植株自交
丙组 一次杂交实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表型相同,基因型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2)甲组实验中,若子代植株中红花:紫花≈1:1,能否确定显隐性? 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乙组实验中,若子代表现为______,则可判断所有的亲本红花植株均为纯合子,若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紫花=11:1,则亲本中红花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4)若红花为显性性状,则丙组一定选红花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或“纯合子或杂合子”)进行______(填交配方式),子代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即可验证。
23.(14分)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与雌蚕相比,雄蚕在生命力、桑叶利用率和吐丝结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寻找各种方法来实现专养雄蚕的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的一个基因组与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分别为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雌蚕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含有______条W染色体。
(2)仅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油蚕表现为蚕体透明,现有各种表型的家蚕,请从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设计杂交组合,以便在子代的幼蚕期筛选出雄蚕,亲本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______。虽然子代幼蚕期中的______蚕全部为雄蚕,但是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蚕和雄蚕,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3)科研人员希望通过致死基因来达到持续分离雌蚕和雄蚕的目的。a、b基因中任意一种基因隐性纯合均会导致个体死亡,a、b基因均位于Z染色体上,且染色体间无互换。科研人员通过图中①②处理获得S品系,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染色体组成为ZZ的为雄蚕,由两条Z染色体中的一条与W染色体组成的为雌蚕。图中构建的S品系中的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请说明利用S品系与普通油蚕,仅通过一次杂交,无须经过筛选,就可只繁育雄蚕的杂交过程:____________。根据S品系中的雌蚕和雄蚕杂交获得的子代类型推测,S品系的特点及用于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份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
1.D2.C3.D4.B5.C6.C7.D8.C9.D10.D11.A12.A13.A14.ACD15.BD16.ABC17.ABD18.BC
19.(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线粒体(1分)
(2)细胞核(1分)
(3)高密度脂蛋白(2分)受体(或糖蛋白)(1分)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分)靶器官对瘦素调节的敏感性下降(或靶细胞上瘦素的受体数量减少或靶细胞上瘦素受体结构受损),使瘦素无法正常发挥生物学效应(2分)
20.(1)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2分)专一性(1分)
(2)受到损伤的情况下,梨的生物膜系统被破坏,PPO与底物酚类充分接触(2分)
(3)PPO的最适pH为弱酸性,柠檬酸等有机酸类物质可降低pH,使PPO所处反应体系远离最适pH,抑制PPO活性(2分)
(4)L-半胱氨酸的有无、酚类物质浓度(2分)L-半胱氨酸与酚类物质竞争PPO的活性位点,抑制了酚类物质与PPO的结合(2分)
21.(1)升高(1分)水分充足时,风沙吹袭下的白刺的气孔导度更高,使得暗反应速率更快(2分)
(2)ATP、NADPH、O (答出3点,3分)增强(2分)
(3)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降低(2分)
22.(1)3(1分)不一定(1分)
(2)能(1分)亲本紫花植株为纯合子,若紫花为显性性状,则子代全表现为紫花,与题中子代表型及比例不符;若紫花为隐性性状,红花为显性性状,则子代可能出现红花:紫花≈1:1的性状分离比,与题中子代表型及比例相符(2分)
(3)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红花(2分)2/3(2分)
(4)杂合子(2分)自交或测交(2分)
23.(1)29(1分)28(1分)0或者2(2分)
(2)ZdZd×ZDW(2分)非油(2分)
(3)ZaBWAd(2分)让S品系中的雄蚕与普通油蚕中的雌蚕杂交(2分)S品系雌蚕和雄蚕相互交配后,子代仍为S品系;S品系可稳定遗传(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