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 2025 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政 治考生注意:1 .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 1 第一课到第二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弹歌》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 。全诗一共八个字,描写了古人 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 由此推断,处于该社会形态的人们弹歌A.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出现分工 B. 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C. 会用文字记载狩猎等日常事务 D. 简单劳动就能获得丰盛肉食2. 原始社会末期,个体劳动盛行起来,共同劳动被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 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私有制逐步确立起来 。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A. 土地变为私有 B. 社会分工开始细化C. 贫富分化加剧 D. 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3. 拉尔萨出土的泥板文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古巴比伦时期)奴隶主巴鲁木 ·纳木 海在10个证人在场时,用 13 舍客勒银子向另一个奴隶主尼切尼买下他的奴隶 舒 · 阿木里 。证人包括小酒馆老板、首饰商等 。下列说法符合该时期特征的有①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②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奴隶拥有少量土地 ④奴隶受 雇于奴隶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政治 第 1 页(共 6 页)】 25-T-146A4. 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这反映了①封建统治者强迫农民从事各种谣役 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 方式 ③封建君主凭借政治权力对农民进行残暴统治 ④农民阶级反对统治者 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 . 下表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梳理:人物 国别 出身 蓝图 手段圣西门 法国 贵族 实行实业制度,人人都要劳动,平均 分配产品,财产共有 科 学研 究、上 书 拿 破 仑等傅立叶 法国 资产阶级 和谐制度,人人平等、劳动,免费教 育,没有城乡差别 期待富人慷慨解囊欧文 英国 资产阶级 “新和谐公社 ”,按劳分配,人人平 等、民主管理 自 己出资进行实验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设想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从理 性、正义原则出发,主张阶级调和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实践基础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伟大 著作,它的发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伟大意 义在于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为人类的解放提供了实践基础 ③科学论证 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④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终完成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7.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 。关于这种生产关系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②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 ③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 资料 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是李大钊在中国最早发表的一篇欢呼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胜利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同志宣传了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 史意义 。十月革命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证明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可以改变的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 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政治 第 2 页(共 6 页)】 25-T-146A9. 近代以后,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 前所未有的苦难 。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 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这说明①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探索复兴之路必然要经历屈辱 ③实 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另辟新路 ④民主革命不能改变中国人民悲惨的 命运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运动在民族危难之际爆发了 。这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起了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 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③使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心 骨 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 .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 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在经历这两个步骤后使中国逐步走 上社会主义道路 。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 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之“新”体现在①就领导权来说,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国 ③属 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高一某班开展以“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以下 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改造本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社会主义改造旨在完成社会 主义革命的任务 ③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④党在过 渡时期是要实现对农业、手工业、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它是党在取得政权后,在一个经济 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 。我国社 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③意味着从此中国人民谋求中华民族复兴 就有了主心骨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政治 第 3 页(共 6 页)】 25-T-146A14. 1956 年 9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 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八大以对新形势下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为基础, 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 。对中共八大认识正 确的是①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②提出尽快把我国由落后农业国 变为先进工业国 ③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④为新时 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坚 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①创立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④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 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6.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一系列的 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从 “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一奋斗过 程是A.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全面 展开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社会主义 制度确立C.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社会主 义建设全面展开D.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 义建设全面展开二、非选择题:共 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2分)21世纪以来,伴随世界范围内政局动荡、武装冲突、金融危机、流行疾病等各类灾难频发,西方左翼学者提出了“灾难资本主义”这一概念 。 灾难资本主义 的生成,是建立在资本垄断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力量控制、利用或制造各种灾 难,如政治危机、军事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等,使社会处于 “休 克”状态 。在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资本通过灾难进行剥削的【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政治 第 4 页(共 6 页)】 25-T-146A方式必然造成严重的全球性后果。灾难是资本的本质,资本逻辑本身即蕴含着一种无法遏制的灾难因子 。任 何企图停留于资本主义框架内“去资本主义灾难化”的改良策略,必然都无法奏 效 。 灾难资本主义所昭示的,是资本主义无法依靠 自 身之力走出的 困境和 危机。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资本主义无法依靠自身之力走 出困境和危机的原因。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2分)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为 了使社会主义变为 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个现实基础就是社会生产方式 运动 。恩格斯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对于社会主义走 向科学的重大意义 。正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社会主义 “不再被看作某个天 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 间斗争的必然产物 。这种劳资斗争的经济根源,为社会主义走向科学奠定了现 实的立足点 。正是“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为了科学”。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科 学之处。【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政治 第 5 页(共 6 页)】 25-T-146A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2分)1949 年 9 月 21 日,新中国成立前夕,600 多位来自全国各方面的代表怀着对光明未来和美好制度的无限憧憬,冲破重重阻挠齐集北平,参加了中 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经历了漫漫长夜,经历了无数先辈前赴后继、 上下求索,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豪迈地宣告:“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 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 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 举产生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我们的工作将写在 人类的历史上”的认识。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6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为 了探索复兴之路, 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 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 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 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 大胜利,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 艰辛探索,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和巨大成就。(1) 在屈辱的岁月中,无数仁人志士艰辛探索,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 (4分)(2) 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作出巨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12分)【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政治 第 6 页(共 6 页)】 25-T-146A2024 ~ 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 政治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 . B 处于原始社会的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B符合题意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体力劳动和 脑力劳动出现分工,A不选;文字出现在奴隶社会,C不选;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经常挨饿,简单劳动很难获 得丰盛肉食,D不选。2. A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A符合题意 。BCD不选。3. A 在奴隶社会,奴隶毫无人身自由,①入选;材料中的 “泥板文书”,说明当时文字已被发明和应用,人类进 入文明时代,②入选 。材料中的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并不存在雇佣关系,他们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自己 的土地,③④不选。4. A 该诗反映封建统治者强迫农民服军役,从事无偿劳动,①③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收取地租,也未涉及 农民阶级的反抗,②④与题意无关,不选。5. A 这些设想设计了未来社会美好的蓝图,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其手段看,这些设想从理性、正 义原则出发,主张阶级调和,①③符合题意 。但这些设想未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甚至幻想乞求统 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②不选;也没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实践基础,④不选。6.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①③符 合题意 。《共产党宣言》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不是实践基础,②不选;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 展的开放的理论,④不选。7. B 原始社会后期,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②不选;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8. A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①③符合题意 。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有其发展规律,不可改变,②不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 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不选。9. B 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说明资本主义道路走不 通,必须另辟新路,①③正确 。②说法太绝对,不选 。 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改变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④说法 错误。10. D ②④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入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①不选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心骨,③不选。11 . B 新民主主义之“新”体现在,就领导权来说,由无产阶级领导;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 级革命的一部分,①③入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 ②④不选。12. A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本质上 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旨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①②当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实现“一化三改 造”,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③表述错误 。党在过渡时期是要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故④表述错误。13. C 我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④入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 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①不选;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人民【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政治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2 页)】 25-T-146A谋求中华民族复兴就有了主心骨,③不选。14. C 中共八大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提出尽快把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②③入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过渡, ①不选;2012年,我国进入新时代,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为当时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不选。15. D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 总结,③④入选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①不 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不选。16. D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 会主义制度,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 “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D入选,BC不 选 。材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奋斗,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A不选。17.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 突的总根源 。(3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彻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3分)社会生产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3分)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18.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分)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2 分)揭示了阶级斗 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2分)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 的秘密,(3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 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3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19.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 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 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 族复兴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 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 解放的斗争 。(每点 4分,共1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20. (1) 主要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4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 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 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每点 4分,共1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政治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2 页)】 25-T-146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