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创立、发展和完善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对改革开放发展进程的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 度、理论、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科学内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公共参与:感受改革开放46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子议题:
01.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02.
怎样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发展中国?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十二大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十四大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
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十七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九大
二十大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总结: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在凸显主题是什么?
自主学习:
结合以上历届党代会,阅读课本P35-37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由谁提出来的 有什么样的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1)标志: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6页上方小字习近平的话)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3)做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 成果 形成时间 代表人物 主题 (解决问题) 贡献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
(1)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拓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1981~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1991~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论 成果 形成时间 代表人物 主题 (解决问题) 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江泽民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内容
(1)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框架
(3)确立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4)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代表中国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拓展:
(3)科学发展观
理论 成果 形成时间 代表人物 主题 (解决问题) 贡献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 胡锦涛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内容概要
①第一要义:发展。
②核心:以人为本。
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 成果 形成时间 代表人物 主题 (解决问题) 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 (补充)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时代性 实践性
它们之间的关系
【连一连】
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⑤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毛泽东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分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不同角度来分析,并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角色扮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
领导核心
中国
共产党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基本路线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根本任务
奋斗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内涵
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原因
(第二次飞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3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建立在上述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内容
原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形成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地位 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
党的领导+特色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由之路)
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行动指南)
确立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保障)
发展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精神力量)
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2、基本要求:
1、相互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一面旗帜,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
课堂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创立、发展和完善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围 绕
◆展开想象:2035年,中国会是什么样?你会是什么样?以“2035年:我的祖国和我”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布置作业
当堂检测
1.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我们要有这样一种自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大有希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构成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的
③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四者分别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根本保障、行动指南和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A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民生改善成效显著,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发挥。这些成就折射出( )
①科技竞争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最根本的竞争
②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③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当堂检测
C






承五四之精神 / 传爱国之热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