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 理 试 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24年9月,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到达近日点附近,进入最佳观测期。它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第8颗彗星,也是第6颗以“紫金山”命名的彗星。该彗星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80660年。彗星虽然数量众多,但亮度极低,很难被观测到。图1为天体系统关系图,图2为拍摄到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照片。据此完成1—2题。1.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位于A.地月系以内 B.银河系以外,总星系以内C.太阳系以外,银河系以内 D.地月系以外,太阳系以内2.彗星大部分时间亮度极低的原因是A.体积太小,自身发出的光较弱 B. 距离太阳较远,反射光较弱C. 距离太阳较近,受太阳光干扰 D.运行速度较快,光线不稳定大角星,位于牧夫座,距地球约36.7光年,直径约为太阳的25.7倍,质量约为太阳的1.1 倍,表面温度4400 K 。据此完成3—5题。3.大角星属于A.恒星 B.星云 C. 卫星 D.行星4.大角星A. 是一个巨大的固态天体 B.以电磁波的形式对外辐射C.有强大的吸引力,拥有多个卫星 D.对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影响5.大角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有①太阳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 ④可观测宇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纳金大桥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该桥的路灯全部采用太阳能系统。图3示意拉萨河上的纳金大桥夜景。据此完成6—8题。6.下列地理要素中,与西藏太阳能资源丰富关联度最小的是A. 天气 B. 海拔 C. 纬度D. 经度7.相比传统电力系统,纳金大桥的路灯采用太阳能系统的意义是A.提高大桥照明亮度 B. 缓解地区电力短缺C.美化大桥夜间外观 D. 确保大桥照明稳定8.可全面推广该太阳能系统的桥梁是A. 贵州红枫湖大桥 B.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C.新疆喀纳斯塔桥 D.黑龙江阳明滩大桥研究表明,太阳活动由太阳磁场驱动,太阳黑子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指示这一现象。太阳磁场会周期性发生反转,从而影响太阳活动周期性爆发。太阳磁周期被称为海尔周期,它涵盖了两个太阳活动周期。在太阳活动极小值时(低谷期),太阳的磁场接近偶极状态,有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类似于地球的磁场。但随着进入太阳活动极大值阶段,太阳的磁场变得更加复杂,没有明确的南北极。据此完成9—11题。9.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A. 光球层 B.色球层 C. 日冕层 D. 两极10.海尔周期约为A.10 年 B.11 年 C.20 年 D.22 年11.当太阳磁场进入偶极状态时A.地球两极极光范围较小 B. 地球大概率会发生磁暴C.全球无线电短波通信易中断 D. 地球磁场相应得到加强地球有悠久的过去,其间经历了大量生物的出现与灭绝,也经历了地壳演变与海陆变迁。 据此完成12—14题。12.地球出现一系列变化使生物得到发展,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这一演化发生在A.冥古宙 B.太古宙 C.元古宙 D.显古宙13.在新生代时期,地球生物迎来重大飞跃,在这期间A. 生物开始走向陆地 B. 出现了人类C. 出现了鱼类 D. 出现了鸟类14.海陆格局不断变迁,现代海陆格局形成于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 D.新生代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但也有一部分生物存活了下来,其中新芦木便是在该事件中幸存下来的生物。图4示意三水河纸坊组(中生代三叠纪)泥岩中的新芦木化石,其垂直于地层分布,为原地生长的一种植物化石。据此完成15—17题。15.新芦木属于A. 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16.图中新芦木化石所在地层的年代出现的事件是A. 联合古陆开始形成B. 联合古陆尚未形成C.联合古陆开始解体D.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17.下列生物最可能消失在古生代末期物种灭绝事件中的是A. 海绵 B.始祖鸟 C. 恐龙 D.原始鱼类某科幻小说讲述了在面对太阳老化时,人类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的故事。在人类带着地球流浪的过程中,地球表面已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选择搬入地下居住。据此完成18—19题。18.该科幻小说中的巨大地下城最适合建在地球的A. 地壳 B.下地幔 C.上地幔 D.软流层19.地球在离开太阳系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的灾害有①地表超低温②被小行星撞击 ③被其他恒星捕获 ④宇宙辐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8月16日7时35分在台湾花莲县大陆架海域发生6.1级地 震,震源深度为16 km 。图5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20—22题。20.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①层 B.②层C.③ 层 D.④ 层21.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横波和纵波)由震源A. 向下通过莫霍界面,纵波突然消失 B.向上通过莫霍界面,横波突然消失C. 向下通过莫霍界面,速度均明显增加 D.向上通过莫霍界面,速度均明显增加22.地震有时伴随火山喷发,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在A.① 层底部 B.②层上部 C.② 层中部 D.③ 层全部洱海,呈南北狭长状,形若人耳,是云南第二大湖。洱海以其碧蓝如镜的水面、清澈的湖水和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图6、图7分别为洱海景观图和地球表面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23 — 25 题。23.图6中体现的外部圈层个数为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24. 图7中圈层②在图6中的代表要素是A. 树 B.湖水 C. 山 D. 云25.洱海呈南北狭长状,其成因与东西两侧山脉有关,反映出A. 水圈对岩石圈的影响 B. 生物圈对水圈的影响C. 大气圈对岩石圈的影响 D. 岩石圈对水圈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小甲同学听完老师讲解行星地球后,觉得我们生活的地球原来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 的行星,并不是很特殊。小甲同学课后整理了笔记(如图8),并分享给了小乙同学。(1)请将图中缺失处补充完整,并用垂直的虚线在两行星之间标出小行星带。(4分)(2)小乙同学看完该笔记后,发现有几处错误,请找出其错误,并加以纠正。(4分)(3)小乙同学认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 星球,也是一颗特殊的行星。试说明地球存在智慧生命的条件。(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陕西省境内中生代地层中发现大量恐龙足迹化石,研究发现它们主要来自侏罗纪和白 垩纪。表1示意陕西省某地中生代部分岩层恐龙足迹化石分布。表 1(1)说出表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地质年代。(3分)(2)前期茂密的森林,形成了瓦窑堡组的煤层,当时森林的主要植物是 (填植物类 型)。(2分)(3)表中的砂岩、砾岩等岩石均属于 (填岩石类型),并说明岩石地层的特点。(6分)2024一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D2.B3.A4.B5.C6.D7.B8.C9.A10.D11.A12.C13.B14.D15.B16.C17.D18.A19.B20.A21.C22.B23.C24.A25.D26.(1)画图如下:(4分)近距离太阳+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Q○○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2)错误1:火星并不是巨行星,应该属于类地行星范畴。(2分)错误2: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位置不对,应该将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位置互换。(2分)(3)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的大气层和大气组成成分。外部条件:有安全的宇宙环境。(6分)27.(1)①代表白垩纪;②代表侏罗纪;③代表三叠纪。(3分)(2)蕨类植物(2分)(3)沉积岩(2分)特点: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一般先沉积的地层在下,后沉积的地层在上:地层中可能有化石存在。(答出两点,4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答案.pdf 辽宁省凌源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