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亳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第6章十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第2节。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第1~15题,每小题2分,第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的盲螺,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不断伸长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发展成现在的特征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变成冬小麦2.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测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它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可为脊椎动物是否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提供佐证C.比较人和其他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也可以看到进化的蛛丝马迹D.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是对生物有共同祖先的有力支持3.北美有三种蛙可生活在同一个池塘里,林蛙在水温7℃时(2月)产卵,笛蛙在水温12℃时(3月初)产卵,鼓蛙在水温16℃时(3月底)产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林蛙、笛蛙和鼓蛙三种蛙属于同一物种B.林蛙、笛蛙和鼓蛙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林蛙可捕食多种害虫,对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有利D.三种蛙能生活在同一池塘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经阶段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型,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进化【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生物学第1页(共6页)】25-T-146BC.森林中某种生物个体的死亡不会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D.马和驴可交配产生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变化一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变化B.若进化过程中种群数量长期保持稳定,则基因频率不变C.若种群存在某些个体致死现象,基因频率也不一定改变D.有性生殖下的基因重组通过改变基因频率而加快了进化的进程6.下列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生物的协同进化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C.协同进化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D.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7.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葡萄糖②氨基酸③血红蛋白④胃蛋白酶⑤mRNA⑥血浆蛋白⑦肾上腺素⑧CO2⑨泪液A.②③⑦⑧B.⑤⑥⑨C.③④⑤⑨D.④⑤⑥⑦8.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形成和维持需要细胞的参与B.喝碳酸饮料会使体内pH大幅下降C.人体可以通过呼吸系统与内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D.内环境的稳态需要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共同完成9.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不畅使CO2不能充分排出,会导致酸中毒B.人体在高温环境中体温升高1℃,属于体温失调C.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而引起的D.无机盐等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尿毒症属于稳态失调10.如图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内抓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坎所党A.③中的物质大部分进入②,少部分渗入①B.碳酸氢盐的形成和淀粉酶的合成可发生在①中C.内环境与④的K+、O2浓度和渗透压基本相同D.若④是血管壁细胞,则其生活的内环境是①和③11.内环境的稳态对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膜是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人的体温会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D.肌肉组织中,细胞内液中CO2浓度大于组织液【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生物学第2页(共6页)】25-T-146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