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知识体系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第2、3、
4、5、6课)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课)
唯物辩证法(3课)
社会历史观(5课)
人生观、价值观(6课)
辩证唯物论(2课)
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7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课)
哲学
(第1课)
哲学
(第1课)
文化
(第3单元)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课前预习
阅读课本P91-93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1、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区分:文化与文明、文化与载体?
4、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功能、作用)?
人教版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7.1
课标要求:
总议题: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以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为情境)
什么是文化
01
议学小结
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①从产生过程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碎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从呈现形式看: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不是文化本身,但可以体现和传导文化。
1.文化的含义
②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①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文化的特点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注意
知识拓展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 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技术、逻辑、语言和文字等。
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
——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静态);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
课堂巩固
1.工人从事生产活动
2.选举人大代表
3.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
4.观看电影《志愿军》
5.购买华为三叠屏手机
6.就交通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7.巴黎举办2024年第33届夏季奥运会
经济现象
政治现象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
经济现象
政治现象
文化现象
从狭义角度来看,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现象
判断:以下事物是不是文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皂幕山日出
3、世界名画《日出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课堂巩固
注意
思考:以下这些是文化吗?
双皮奶
赛龙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陶瓷
器物、行为、制度是文化的载体,而非文化本身。
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技术、思想、价值观等才是文化。
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不是文化本身,但可以体现和传导文化。
课堂巩固
注意
议学情境
《山花烂漫时》拍摄
议学任务:从这部剧的拍摄分析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
根据现有消息,无法提供《山花烂漫时》拍摄的具体投资金额。但片酬曝光,宋佳800万居首位,兰雅图100万火出圈。
9月10日晚,由中华妇女联合会宣传部、教育部教师工作指导,云南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指导的现实主义题材剧集《山花烂漫时》在CCTV-1黄金档、腾讯视频开播。主旋律影视作品作为我国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广电局重视重视主旋律影片发展,提出多项扶持政策。
通过电视剧的拍摄和播放,更多的人通过捐赠等实际行动支持着华坪女高和山里的孩子们。剧组向华坪县捐赠600万,宋佳向华坪县捐赠100万。
《山花烂漫时》作为豆瓣评分9.3分成为今年国产剧最高。电视剧展现张老师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精神,讲述张老师带着其他教师重温入党誓词,学生们一起唱红歌,开毛主席诗词大会,演出一个真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促进了正能量的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议学提示
《山花烂漫时》成功拍摄离不开资金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山花烂漫时》被观众认可推动了华坪女高的发展、深化了人们的爱党情怀,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优秀积极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发展
议学小结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决定
决定
经济
政治
文化
基础
集中体现
反作用
反作用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予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议学情境
《我本是高山》评价
电影版《我本是高山》投资金额3000万,豆瓣评分7.0分,电影一上映网友恶评如潮,主要原因以下几点①人物动机的歪曲:电影将张桂梅校长创办华坪女高的初心变成了似乎是为了亡夫才这样做。②情节设置不真实:比如将原型父亲酗酒改成母亲酗酒,山区女孩逃课上网吧。③角色塑造偏差:过于强调张老师的苦,忽略她本身乐观与积极向上品格。
议学任务:有时花钱也不一定能拍出好作品,有时没钱也能拍出好作品,说明了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的发展不是与经济政治始终同步的,文化可能先于经济、政治而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文化既可能先进于当时的政治经济,也可能落后于当时的政治经济。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知识小结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
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
政治活动:与国家政权相关的活动。
文化活动:人类的精神现象。
以上三种社会活动会相互交融。
知识拓展
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的区别
注意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思考: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文化建设嘛?
议学小结
文化的核心
≠决定
文 化 文 明
区 别 含 义
内 容
性 质
拓 展
联 系
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理性社会体系
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
先进与落后之分
积极向上
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与“野蛮”相对,是人类进步与开化状态的标志
1.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2.都是实践的产物,创造主体都是人
3.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议学小结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1、文化的含义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
2、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需要通过载体呈现
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4、文化的核心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5、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明只有是积极向上的。
知识小结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功能
02
议学情境
《山花烂漫时》影响
议学任务:从这部剧产生的影响,分析文化的功能。
社会影响:《山花烂漫时》在播出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观众反映热烈。
该剧深刻反映了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它展示了教育的力量,不仅改变个人的命运,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山花烂漫时》不仅是一部电视剧,也是对“燃灯精神”的一种弘扬,观众看到了烂漫绽放的“山花”们与薪火相传的“燃灯精神”。张老师无私奉献精神,成了无数教育者学习的榜样,激励了许多人关注和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个人影响:通过观看该剧,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们的不易有了更深的认识。许多观众表示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民族影响:《山花烂漫时》在教师节期间播出,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通过展现张老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宝贵精神品格,带领观众领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密码。
议学提示
获得观众极高评价
为观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服务社会)
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推动发展)
弘扬“燃灯精神”
提供精神指引(引领风尚)
教育者“学习榜样”
教化育人,提高素质(教育人民)
观众表示更加珍惜自己学习机会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国家重视教育和张老师精神品格
文化强民族强,认可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议学小结
文化的功能(社会层面——基本功能)
功能一: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
服务社会
推动发展
课堂巩固
议学小结
文化的功能(国家和民族层面)
功能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原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习近平
功能三: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①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文化,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议学小结
文化的功能(个人层面)
功能三:个人层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①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文化,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功能一:
社会层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功能二:
国家和民族层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知识小结
文化的功能
课堂小结



内涵和功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功能
对社会:引领风尚、教育人民
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对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对个人: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
广义、狭义
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核心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课堂巩固
1.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意味着文化可以与经济、政治相互替代。
4.文化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解析】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解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解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加深,呈现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但并不能抹杀三者之间的区别。
【解析】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