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三.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2.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意义
1、人民群众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
材料一: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是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是邓小平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是习近平带领我们去实现中国梦。
材料二: “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思考: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还是广大人民群众?
1.人民群众(含义、范围)见课本第67页相关链接
①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4种人)
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三.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的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特别提醒:人民群众≠劳动群众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的地位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吃啥 没有劳动者,你喝啥 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3、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6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的作用
这些精神财富谁创造出来?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杨丽萍和她的《云南映象》
  《云南映象》是杨丽萍用一年时间在云南各族的田间地头采风寻觅,观看了无数民间舞蹈,再从其中将精彩的动作“剪辑”下来,浓缩在歌舞集中。舞蹈中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元素。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年画
虎头鞋
剪纸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造: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
村民自治。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领导者);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有人说:“英雄造时世”;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
你赞同哪种观点呢?说明理由。
  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观点一:认为 “英雄造时世”
观点二:认为 “时世造英雄”
属于唯心史观。把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社会意识决定了社会存在,因而是错误的。
属于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
特别提醒: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自始至终要依赖于群众,如果夸大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历史看作是少数杰出人物的意志创造的,是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表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要 求(方法论)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主要内容
1、党的群众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4、基本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1)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强调态度)
(2)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点
(1)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工作方法)
(2)地位: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必修1P45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修1P62十四个坚持是路线图和方法论)
(1)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3)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坚持群众观点和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这一原理常常用来分析党和国家维护人民利益的重大举措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生问题各项惠农措施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哲学依据。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知识提炼
1个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个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1个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1个观点和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个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个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个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个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