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考试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2024年10月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漏选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48分)1.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它由有机物组成 B.它具有细胞结构C.它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它能复制产生后代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生活环境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B.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C.一个生物可以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3.关于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及内容要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C.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或细胞产物所构成D.人们对生物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4.细胞学说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马尔比基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并进行了科学的归纳B.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C.依据细胞学说,认识生物的生长、发育等现象的奥秘需要到细胞中寻找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5.在观察黑藻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A.变大、变少、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大、变多、变暗6.2023年秋冬季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排头兵是一种古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近日,柳叶刀破解了中国支原体肺炎流行之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故对许多抗生素不敏感B.支原体与SARS病毒一样不具有细胞结构C.支原体的遗传物质为大型环状DNAD.支原体是目前已知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7.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亮C.a条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8.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原核细胞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②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其DNA分子主要分布在拟核中③真核生物细胞和原核生物细胞都含有某种细胞器④真菌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⑤真核生物的细胞均有细胞核⑥一个细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A.3项 B.4项 C.5项 D.6项9.蓝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湖泊、池塘中出现“水华”现象。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蓝细菌,观察不到的物质或结构是( )A.核糖体 B.DNA C.细胞壁 D.核膜10.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差异很大,但都含有某种细胞器C.蓝细菌因为含有叶绿体,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11.“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富含K、Ca、Zn、Mg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巨型稻”细胞鲜重中数量最多的原子是氢原子B.K、Ca、Zn、Mg是组成“巨型稻”细胞的大量元素C.组成“巨型稻”和普通稻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完全相同D.组成“巨型稻”的化学元素有的是其特有的,在无机自然界找不到12.下表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的种子“+”的数量多少代表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已知碘液与淀粉反应显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剂种类 碘液 苏丹染液 双缩脲试剂甲 ++++ ++ +乙 ++ ++++ ++丙 + ++ ++++A.甲可能是小麦种子,其中只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成分B.乙可能是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可用于检测花生中的脂肪C.丙可能是大豆种子,鉴定其中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可以用斐林试剂替代D.表中的三种种子在存储前需要晾晒,降低其结合水的含量13.某研究小组研究培养液配方对水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配制了多种培养液,其中一种培养液配方如下:离子 K+ Mg2+ NO3- H2PO4- SO42- Cu2+培养液浓度(mmol/L) 1 1 2 1 1 1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该配方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配制使用最浪费的离子是( )A.Cu2+ B.Mg2+ C.SO42- D.H2PO4--14.无机盐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Mg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铁会影响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C.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复杂化合物形式存在,可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D.患急性肠炎的病人在严重呕吐、腹泻后可输入葡萄糖盐水进行治疗15.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重。研究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减少,抗寒能力提高D.自由水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中可充当反应物16.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若图2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元素含量,则a元素是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9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D均来自动物,其中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填字母),主要的判断依据是_____。(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填字母),A、B所示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3)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填字母)。(4)用显微镜观察D中的细胞,若在放大倍数为10×10的情况下观察到视野中充满了96个细胞,则放大倍数为10×40时,视野中能观察到_____个细胞。18.(9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下图中结构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2)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原因是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的生物。19.(10分)根据如图所示的显微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都能完成运动、摄食、增殖等生命活动,由此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在一条小河流中,所有的衣藻构成_____,绿眼虫和变形虫等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3)分析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以刺槐为例):叶肉细胞→叶→刺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回答有关问题:①以上生命系统中属于“器官”层次的是__________。②在生命系统各个结构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小结构层次是_____。③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一片刺槐林应属于__________。④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刺槐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变形虫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20.(10分)生物有各种各样的过冬方法。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植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_____(填“增大”“降低”或“不变”)。(2)水在冬小麦根细胞内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农业上种子晒干便于储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4)将一粒冬小麦种子点燃,待它烧尽时可见到灰白色的灰烬,灰烬就是_____,这一类物质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21.(14分)下表为某生物学习小组研究物质鉴定过程中涉及的材料与实验内容。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某试剂、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 苹果 某试剂 还原糖检测和鉴定C 某婴儿奶粉 某试剂 蛋白质检测和鉴定Ⅰ、回答有关鉴定实验的问题。(1)A组实验中为了观察花生种子子叶中的脂肪,所用鉴定试剂是_____,染色后需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其目的是_____,然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被染成_____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2)B组实验中,所用鉴定试剂是_____,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溶液颜色由白色→_____→_____。在该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______。(3)上述A到C组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_____。(填组别)Ⅱ、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针对C组中的一种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实验目的】鉴定某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材料、试剂、用具】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A液(NaOH溶液0.1g/ml.)、B液(CuSO4溶液0.01g/mL)、试管和滴管等。(4)实验原理:蛋白质与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________反应。(5)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_(填标号)溶液,振荡,摇匀。A.等量A液和B液混合后,取用1mL B.依次加入B液1ml,A液4滴C.依次加入A液1ml,B液4滴 D.只取用1mLA液(6)比较颜色的变化(已知颜色反应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若结果为:甲试管溶液颜色比乙试管深,则说明待测婴儿奶粉溶液_____(符合/不符合)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