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课前准备必修一课本、导学案、黑色红色签字笔课前三分钟必背清单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基本特征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教学板块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创立(一)目标与导学看课本11-17页内容和导学案9-10页找出下列知识点,自主完成(3分钟)(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评价(进步性、历史局限性)(2)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及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3)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各自作用(5)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内容、鲜明特征(二)自学与探究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2.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统一答案。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石,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3.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三)展示与评价历史前提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易错易混辨析,说清页数并判断(四)教师重难点点拨思考:下列漫画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物质充足、各司其职、没有犯罪、幸福快乐……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四)教师重难点点拨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弊端,设计蓝图。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局限性P12进步性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 19世纪初,圣西门的理想是要建立“实业制度”,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欧文进行了“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这些都表达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但他们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 )①他们主张阶级调和,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②他们的理论比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要更早③他们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揭露和批判④仅从内心的正义理性出发,拥有唯心史观的局限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五)检测与练习编辑标题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运动兴起的意义:P12-13(1)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失败失败失败(四)教师重难点点拨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议学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什么?批判吸收了哪些理论?出声读P14两段话并进行圈画,完成连线任务。(四)教师重难点点拨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四)教师重难点点拨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理论基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第一次飞跃)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四)教师重难点点拨1.(2024·浙江1月卷)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五)检测与练习剩余价值学说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朗读《共产党宣言》选段,体会《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的部分;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运动的正确方向,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两个必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一个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一个目标”: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小组探究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相关链接p17)(四)教师重难点点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1.《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读到的第一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时间是1920年,他时年27岁。从1920年到1976年,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毛泽东同志对《共产党宣言》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①为解决近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指导②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五)检测与练习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 )①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是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坚持与时俱进③全面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坚持唯物史观④是实践的理论,为人民求解放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方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五)检测与练习课堂小结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理论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创立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一飞:从空想到科学)实践证明我是对的!课后作业背诵: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作业:完成一线精炼课时3教学板块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一)目标与导学看课本17-19页自主完成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3分钟)01初试02飞跃03发展04曲折05上升(二)自学与探究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2.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统一答案。教学板块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01伟大尝试02一国成功03多国实践04严重曲折05前途光明巴黎公社失败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飞跃)二战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第三次飞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小结: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两大学说/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 苏联建立后(二战后)1.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②一些先进分子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美好社会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④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D(五)检测与练习课堂小结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理论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创立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一飞:从空想到科学)实践证明我是对的!实践伟大尝试:巴黎公社一国成功:十月革命多国发展:世界范围大发展 (三飞:从一国到多国)严重曲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飞:从理论到实践)课后作业背诵: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3、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作业:完成一线精炼课时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