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宣城二中 2027 届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B B B B D D
7 8 9 10 11 12
B B C A A B
13 14 15 16 17 18
D B D B D B
19 20 21 22 23 24
B B A A A A
1.【答案】B
【详解】①④:虎爪山遗址出土有石核、石片和石球三大类石制品,由此可知该时期是使用
石器的时代,属于原始社会阶段,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主要以
采集天然食物为生,①④正确。②:原始社会不存在统治者,②排除。③:出现文字,人类
进入文明时代门槛是在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③排除。故本题选 B。
2.【答案】B
【解析】
【详解】B:材料中每一种形态的社会均对应相应的生产工具,即对应相应的生产力水平,
这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B 符合题意。
A:材料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未涉及生产力决定产品如
何分配,A不符合题意。
C:各国国情不同,发展模式发展过程不一定相同,C错误。
D:材料不仅体现生产工具的变化,而且涉及社会形态的更替,D 不够全面。
故本题选 B。
3【答案】B
1
{#{QQABRQQAogCoAJAAAAgCUwV4CEOQkACAAQgOAEAAMAAASANABCA=}#}
【解析】
【详解】①④: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
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说明奴隶制国家是奴隶
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①④符合题意。
②: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错误。
③:资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4.【答案】B
【详解】①③:“麦收上场绢在轴,得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诗文反映了农民承受沉重的赋税,受到封建官僚的残
酷剥削,①③正确。②:在封建社会,农民并非一无所有,他们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②错
误。④:材料未体现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④错误。故本题选 B。
5.【答案】D
【解析】【详解】②:在中国的秦汉时期处于封建社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
重要手工业部门,②正确。④:在古罗马文明时期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
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④正确。①: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逐渐确立起来,社会
贫富分化加剧,中国战国时期已进入封建社会,①错误。③: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
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是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古罗马文明时期处于奴隶社会阶段,
③错误。故本题选 D。
6.【答案】D
【详解】A: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无法通过谈判解
决,A错误。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资本家无法通过提高工人工资来解决资本主
义基本矛盾,B错误。C: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C错误。D: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D 正确。故本题选 D。
7.【答案】B
【解析】
【详解】B: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
定程度摆脱了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通过科技革命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2
{#{QQABRQQAogCoAJAAAAgCUwV4CEOQkACAAQgOAEAAMAAASANABCA=}#}
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克服,B 符合题意。
A:材料中提到的是科技创新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
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A 不符合题意。
C: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因此科技革命的发展 ,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
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自我调节功能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C 不符合
题意。
D:材料观点并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8【答案】B
【详解】①④: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的主张主要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表达了
对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实现财产公有和资源共享的愿望,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同时,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①④正确。②③:康帕内拉的主张
属于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材料也不涉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
主要矛盾,②③排除。故本题选 B。
9.【答案】C
【解析】
【详解】A:圣西门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能够反映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但
不能概括《共产党宣言》和攻占冬宫的主题,不选 A项;
B:《共产党宣言》可以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但不能概括圣西门、攻占冬宫的主题,不
选 B 项;
C:圣西门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走向科学,十月革命胜利,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所以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一课题最适合,
C项正确;
D: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可以反映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但不能概括圣西门和《共产党宣言》的主题,不选 D项。
故本题选 C。
10.【答案】A
【详解】①③:资本主义社会已呈现泾渭分明的两极对垒,出现激烈的阶级斗争,这表明资
本主义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工人的自发斗
3
{#{QQABRQQAogCoAJAAAAgCUwV4CEOQkACAAQgOAEAAMAAASANABCA=}#}
争和有组织的抗争均未成功,体现了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①③
入选。②: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②不选。④:无产阶
级必然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④不选。故本题选 A。
11.【答案】A
【详解】①:“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
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肯定了资本主义为社会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①符合题意。②:“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
贬值成正比”,这描述了雇佣工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情压榨,②符合题意。③④:材料没有
揭示阶级斗争的作用,也没有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A。
12【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历史前提和思想来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为科学社
会主义的产生提供历史前提;同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
生提供思想来源,①③符合题意。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是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结果,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
史条件,②与题意无关。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 B。
13.【答案】D
【详解】①: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
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①错误。②:《共产党宣言》的发
表,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正确。
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③错误。④:《共产党宣
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
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
④正确。故本题选 D.
4
{#{QQABRQQAogCoAJAAAAgCUwV4CEOQkACAAQgOAEAAMAAASANABCA=}#}
14.【答案】B
【详解】①: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
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表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①符
合题意。②:“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错误。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材料没有体现改变了世
界发展的趋势,③不符合题意。④: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
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表明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
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
族独立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15.【答案】D
【详解】①②: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依靠坚船利炮在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实力,反动势力运
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进步力量疯狂镇压,这些是致使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尝试都不能成
功的原因,但并非根本原因,①②不符合题意。③:近代中国,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
的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这些尝试的领导力量不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存在根本性缺
陷,无法触动封建根基,这是导致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尝试都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③
符合题意。④:为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但各样尝
试之后终究未能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根本原因是选择的政治制度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
情和世界形势,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
16.【答案】B
【详解】①:“30 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从国际
意义上看,这说明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
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①正确。③:从国内意
义上看,这说明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
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正确。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
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②不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17.【答案】D
【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
5
{#{QQABRQQAogCoAJAAAAgCUwV4CEOQkACAAQgOAEAAMAAASANABCA=}#}
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①排除。②: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
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②正确。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③排除。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④正确。故本题选 D。
18.【答案】B
【详解】①④: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
歌,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体现了“五四运动”具
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磅礴之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①④正确。②:“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
部上的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②错误。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③错误。故本题选 B。
19.【答案】B
【详解】②④:在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衰微之中,还没有成立中国共产党,②④不符合史
实;①③:是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及其原因的正确表述,①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20.【答案】B
【详解】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
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①④说法正确。②:“五四运
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②观点不符合题意。③:生产资料私有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意义,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③观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21.【答案】A
【详解】①②: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强调了广东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管理工作,这是中华民族最
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具体行动,理顺了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①②
符合题意。③: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
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材料中的举措并没有使社会基本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③说法错误。
6
{#{QQABRQQAogCoAJAAAAgCUwV4CEOQkACAAQgOAEAAMAAASANABCA=}#}
④: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材料仅仅反映
了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④排除。故本题选 A。
22、【答案】A
【详解】①②:习近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话强调,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
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②正确。③: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借鉴了苏联经验,③错误。
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也有冲突和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 A。
23.【答案】A
【解析】
【详解】A:材料中的资本家感叹“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
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的道
路,哪能有今天?”说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A 符合题
意。
B: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B不合题意。
C:材料提到的是三大改造期间,因此还没有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
变革,C 排除。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材料中
涉及的是“三大改造期间”,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24.【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
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物质基
础,①③正确。
②: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还没有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排
除。
④:改革开放后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排除。
故本题选 A。
7
{#{QQABRQQAogCoAJAAAAgCUwV4CEOQkACAAQgOAEAAMAAASANABCA=}#}
二、非选择题
25.【答案】美国三大车企组织生产的盲目性与联邦政府缺乏有效的产业引导,导致传统汽
车严重的产能过剩,是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的直接原因。(3 分)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三大汽车公司工人举行罢工
的总根源。(3 分)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
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导致劳资双方矛盾激化。(3 分)所以资
本主义社会固有弊端和资本家贪婪的本性使得工人罢工运动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而不是偶然
失误。(3 分)
26.【答案】(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
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2 分)
②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
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 分)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
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
强、这个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 分)
(2)答案示例:1921 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
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3分)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
家繁荣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3 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 28 年浴血
奋战和顽强奋斗,最终在 1949 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4分)
8
{#{QQABRQQAogCoAJAAAAgCUwV4CEOQkACAAQgOAEAAMAAASANABCA=}#}宣城二中2027届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第一课、第二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虎爪山遗址出土有石核、石片和石球三大类石制品。石片石器和砾石石器,总体上属华南砾石石器文化传统,但因其有一批特色鲜明的砾石砍斫器、砾石尖状器,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故称为“澧水文化类群”。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占有更多石器的人成为统治者
③出现文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门槛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石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青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最佳主议题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
D.历史是不断前进的,生产工具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向前发展
3.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更高级的时代了”。这主要说明()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
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缫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得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田家行》反映了封建社会()
①农民受到的残酷剥削②农民一无所有的处境
③农民承受沉重的赋税④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5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之一,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古罗马文明时期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而同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几个朝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在中国战国时期,私有制逐渐确立起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②在中国秦汉时期,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手工业部门
③在古罗马文明时期,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④在古罗马文明时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组织工人于2023年9月15日起开始罢工,截至10月23日,罢工成员总数已超过40000人。几大汽车制造商提出在四年半内加薪23%,并大幅提高其他福利。此外,工会的诉求还包括增加带薪休假时间、为所有工人提供固定福利养老金、退休保障等。下列对美国汽车工人罢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
B.资本家可以通过提高工人工资来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工会工人罢工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工人进行罢工的总根源
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8.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全部财产归全民所有;每个公民的工作、劳动、艺术、文化、教育等都是共享的,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合适的分配。上述主张()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素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该学习小组拟定一个研究课题,最适合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B.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
10.19世纪上半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已呈现泾渭分明的两极对立,出现激烈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已表露出建立一个普遍富裕的新社会的政治夙愿。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工人的自发斗争和有组织的抗争均未成功。这说明()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②无产阶级的政治夙愿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石
③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④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难以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马克思曾在其著作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与此同时,“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马克思的描述中()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为社会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描述了雇佣工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情压榨
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④指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他们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可见,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条件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问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100年来,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共产党宣言》一直在照亮我们的奋斗之路,一直支撑着我们不懈奋斗。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④《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14.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最后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小船上,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中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
①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
②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③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的趋势
④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近代中国人民的这些尝试都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①反动势力运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进步力量疯狂镇压
②帝国主义列强依靠坚船利炮在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实力
③领导力量不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存在根本性缺陷
④选择的政治制度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形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1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领导阶级,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出了一条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18.“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③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具有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④以磅礴之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拥有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制中国海关等特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下列对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②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转盛,迎来了民族资产阶级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导致了这一变化
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抗击外敌的主心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21.1955年冬,广东农村开始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11月底,全省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88.8%。1957年上半年,中共广东省委和各级党委派出大批干部入乡驻村,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管理工作。这些举措()
①理顺了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具体行动
③解决了阶级矛盾,使社会基本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④使得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习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冲突和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感叹:“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哪能有今天 ”这一感叹说明()
A.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C.我国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4.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
①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②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④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15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正式对美国三大车企发起罢工。这是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成立八十多年来,汽车工人首次针对汽车三巨头同时举行的罢工。当地时间18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罢工进入第四天,汽车工人联合工会与底特律三大汽车生产商已经恢复关于提升工人薪资待遇的谈判。不过,工会主席表示谈判进展缓慢,并警告称工会将在必要时扩大罢工范围。
对此,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认为,罢工的原因或者是外部公共危机,或者是国家政策的偶然失误。请你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知识就这一观点进行批驳。 (12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4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4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荜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1)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 (6分)
(2)请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10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