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二9月联考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B【解析】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③符合题意。哲学不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错误。④表达的是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B【解析】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二者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①正确。“存在即被感知”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世界是理念的影子”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不符合题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变化发展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是静止的观点,二者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③正确。“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体现了可知论的观点,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①③正确。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人为改变,②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不能说它是“科学之科学”,④排除。故本题选B。4.B【解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坚持严厉打击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行为,方能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更好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乐章”,这说明自然界是物质的,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①③符合题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不能说服从自然,也不能说战胜自然,②排除。人在自然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④排除。故本题选B。5.D【解析】物质不依赖意识,意识依赖物质,①错误。意识根源于物质,②错误。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这说明人将情感寓于事物之中,赋予事物品格和精神,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对事物进行联结与思考,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6.A【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材料中的意境属于意识,其本质是人脑对现实采莲生活的反映,②错误。意境属于意识范畴,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物质前提”,④错误。这首诗营造的意境作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即是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的有机结合,①③正确。故本题选A。7.B【解析】漫画《一窝蜂》反映了不顾孩子的实际状况和承受能力,违背学习和成长规律,一窝蜂报各种补习班的现象,这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③符合题意。漫画表现的是不遵循客观规律,一味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做法,②与漫画主旨不符。漫画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D【解析】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①错误。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预计,5月11日地磁将产生强扰动,可能达到大地磁暴水平,后来出现的大地磁暴印证了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预测。这体现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②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错误。随着太阳日面上大的黑子群相继出现,太阳持续剧烈爆发耀斑,大地磁暴发生时,电离层电子密度会发生扰动,对电波通信质量、导航定位的精度将有所影响,这体现出联系其有客观性,要从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D【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③与题意不符。由材料信息可知,“地瓜经济”模式的成功在于既尊重了客观规律又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既注重了内部条件又兼顾了外部环境,真正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B【解析】要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体现了要抓主要矛盾: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解决矛盾,推动发展,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休现矛盾的主次方面,②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③排除。故本题选B。11,C【解析】认识具有反复性,①说法错误。探究宇宙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含量问题,此前科学家经过70多年的努力还未得到满意答案,如今终于把反应的测量灵敏度提升了10倍。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没有涉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B【解析】“九章三号”是在前两代“九章”的基础上的又一次技术跃迁,使得40多年前费曼等人的梦想成为现实,表明“九章三号"的发展为我国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①③符合题意。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超越自身②错误。其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但并不意味着追求其理的过程总是会出现谬误,④错误。故本题④①政治答案第1页(共3页)2024-2025学年度高二9月联考②人类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战胜自然③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政治试题④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尊重自然才能实现人类福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注意事项:5.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种品格。梅,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是为世上贤达:竹,清雅淡泊,是为谦谦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君子:菊,凌霜飘逸,是为世外隐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①意识和物质相互依赖不可分割试卷上无效。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根源于对天地万物的感知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③人将情感寓于事物之中,赋予事物品格和精神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④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对事物进行联结与思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从王昌龄的这首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采莲曲》中,我们似乎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采莲小舟的轻盈,让人沉浸题目要求。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1.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①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②大脑加工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完整、准确、全面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表述正确③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的有机结合④诗人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客观物质前提B.①④C.②③D.②④的是A.①③7.下面漫画《一窝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一一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②存在即被感知—世界是理念的影子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一一天不变,道亦不变④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一窝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事情的条件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是因为马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主义哲学8.2024年5月以来,随着太阳日面上大的黑子群相继出现,太阳持续剧烈爆发耀斑。国家空间①是真正的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中心预计,5月11日地磁将产生强扰动,可能达到大地磁暴水平。大地磁暴发生时,电②深刻认识和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离层电子密度会发生扰动,对电波通信质量、导航定位的精度将有所影响。同时在高纬度地③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区,美丽的极光现象也将会再次出现。后来出现的大地磁暴印证了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预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之科学测。这体现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4.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的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坚持严厉打击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行为,方能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更好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乐章。这表明④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应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A.①③B.①④C.②3D.②④①政治试题第1页(共6页)①政治试題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政治答案.pdf 政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