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第一、二深。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占据主导的地位,母权制过渡为父权制。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这①根源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体现了不同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③彰显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④说明部落是原始人生活的基本单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恩格斯曾指出,“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这意味着,随着分工的发展,产品交换加剧了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种发展进一步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这说明“分工”①促进了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②是导致阶级对立的重要因素③是随着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④是划分社会形态的重要依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领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一唐·郑遨《伤农》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梅尧臣《陶者》上述诗句反映了①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③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④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高一第一学期10月联考政治卷第1页(共6页)】4.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英国圈地运动实际上是把农民从土地上清理出去,完全刺你农民生存的一片土地,并把农民彻底转化为无产者。在18世纪末期,英国国会通过2000条法令,圈占了300多万英亩士地,使无数的农民再一次丧失土地,转为廉价的雇佣劳动者。英国圈地运动①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②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④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有人把当前西方陷人经济困境的原因归结于“福利陷阱”,认为是社会福利导致了西方国家经济下行、债务上升、失业上升,认为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社会福利太超前了。该观点未看到①经济困境是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矛盾周期性爆发的结果②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矛盾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到了缓冲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1917年11月6日,列宁写信给党中央委员会,要求无论如何必须在当天晚上逮捕临时政府人员,解除士官生等的武装。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提前于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举行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的影响是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②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展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精神③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变成了现实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无产阶级斗争树立了榜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列宁强调:“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同样,在中国既不同于西欧,也不同于俄国。这是基于①马克思主义思想必须要中国化②中国的国情具有更大的特殊性③中国的智慧能为世界提供借鉴④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解读和引领时代,根据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具体实践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基于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来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①有包容一切的品质②是科学的伟大理论③始终站在时代前沿④有社会历史性特点A.①③RT④C②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