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5.1判断的概述教学目标必备知识:1.判断的基本特征;2.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关键能力:1.理解判断及其基本特征;2.掌握判断的表达与类型。齐国有一个姓黄的老相公,很讲究为人谦逊。他有两个女儿,长得国色天香。有人赞赏他的女儿,但他却常常说:“小女相貌丑陋不足挂齿。”长此以往,众人都信以为真。因此,黄公二女丑恶之名远播,到了婚嫁年龄,没有一个人来上门求亲。卫国有个人死了老婆,无钱再娶,便跑到黄家求婚。等到婚礼完毕,揭开头巾—看,竟然是个绝代佳人。消息很快传开了,人们才知道黄公过于谦虚存心把自己的女儿说丑的。于是,二女儿便有许多名门望族来争相提亲了。情景导学学生思考:上述人物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判断?ONE判断及其基本特征探究与分享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需要对一件做的事无法开始,即便开始也无力进行。材料一 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在后来的考察中,证实了小张和小赵的猜测是正确的。分析材料中三个人的话是否为判断?材料二 古时候,有个送信的人赶着一匹马奔跑。有人问他:“如此急事,何不乘马?”他说:“六条腿比四条腿跑的快些!探究与分享上述材料是否为判断,说明了什么?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高空掉落,重者必然先落地。而伽利略认为,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高空掉落,会同时落地。后来,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伽利略的断定是正确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伽利略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是真判断;亚里士多德的断定不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是假判断。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点拨:判断及其基本特征①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②判断的基本特征。a.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b.有真假之分。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判断就有与认识对象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的问题。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判断的表达与类型探究活动: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这是新学生宿舍。◆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上述表达是否明确或准确,为什么?“新”的含义表达不明确。因为这句话既可以表达“新学生”,也可以表达“新宿舍”语句中概念搭配不当。因为能呼吸的只有空气,不应该包括阳光和海水。语句表达的条件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吸烟只是患肺癌的可能条件,不是必然条件。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①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②判断与语句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判断 语句语言形式思想内容1.判断的表达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判断的表达(1)判断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一般来说,陈述句、反问句表达判断。疑问句(只是提出一种疑问)、祈使句(提出愿望和请求)、感叹句(抒发情感的语句)不直接表达判断。例如: 沈阳的冬天真冷啊!年轻人,要多锻炼身体!你认为有永动机的存在吗?判断的表达与类型(2)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表达同一个判断的句子,叫做同义句。)例如:同一个判断,汉语表达为“天是蓝的 ”,英语为“The sky is blue”,这两个语句是不同的,但表达的判断却是相同的。在不同民族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的判断。不仅如此,在同一个民族的语言中,也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同一个判断,“所有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因之果”,“难道会有无因之果吗?”这三个句子语法结构都不同,但都表示了同一个判断,即“所有结果都是有原因的”。判断的表达与类型(3)同一个语句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语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歧义语句,一种是歧义语句。歧义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可以表达不同判断的语句是多义句。)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例如,“他的笑话说不完”这个语句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一是指他很能说笑话;二是指他做事荒唐,闹出了很多笑话。多义句到了具体的语境中,意义可以得到确定。“他很有口才,他的笑话说不完”,在这个语境中“他做事荒唐”的语义就被排除了。“他做事颠三倒四,他的笑话说不完”,在这个语境中“他很能说笑话”的语义被排除了,而他有很多荒唐事的语义得到确定。以下四个判断:1.他是中学校长。2.张华认识雷锋。3.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4.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上述判断有什么特征 相互之间有什么区别判断的表达与类型探究活动:从材料中的四个判断来看,“他是中学校长”和“张华认识雷锋”这两个判断拆解之后是概念,它们是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是以概念作为逻辑变项的,因此这两个判断是简单判断。“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和“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这两个判断拆解之后仍然是判断,它们是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是以判断作为逻辑变项的,因此这两个判断是复合判断。判断的表达与类型2.判断的类型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判断简单判断复合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1.下面语句中,属于判断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答案:D解析: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本题中的A、B、C三项均仅描述了现象,并未作出断定,只有D项作出了断定,即“人在天涯”。故本题选D项。2.下列语句中,属于肯定判断的是(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学不可以已 ④人之初,性本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属于反问句,其实是要表达“子非鱼,不知鱼之乐”,应为否定判断;③很明显亦为否定判断;②④都作出了肯定性判断。故本题选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