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冀少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2.1.3 无脊椎动物(第1课时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冀少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2.1.3 无脊椎动物(第1课时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第三节无脊椎动物
第一章 生物的类群
(人教版)七年级

导入新课
01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儿童传染病,是由感染蛔虫引起的。在菜园或草地等一些潮湿的地面上,常见一团团的小土堆,翻开土壤可以看到蠕动的蚯蚓。
蛔虫属于线虫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有什么特点,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观察蛔虫、蚯蚓,弄明白下面三个问题
1、蛔虫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
2、蛔虫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
3、蚯蚓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
观察目标
02
线形动物
蛔虫
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而得名,有些是自由生活的,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观察总结
03
1、生活习性:营寄生生活
2、体形: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
3、体色: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
4、体表:具有半透明的角质层,能
抵抗消化液侵蚀,对自身有保护作用。
观察结果
观察总结
04
雌蛔虫的纵剖结构
6.体腔: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管和肠,后端是肛门。
7.生殖:蛔虫体内有发达的生殖器官,雌虫每天大约产卵20万粒。
观察结果
概括总结
05
体表有角质层
消化管结构简单
生殖器官发达
蛔虫有哪些适于寄生在人体内的特点?
概括总结
06
体表有角质层。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细长;
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1、多数线虫寄生在人和动植物体内。
2、蛔虫卵通常散布于土壤中,由口进人人体小肠,使人感染蛔虫病。儿童比成人更易感染蛔虫病。
蛔虫不仅争夺人的养料,还会引起腹痛、精神不安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肠梗阻、阑尾炎等疾病。
钩虫、蛲虫寄生在人体内,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3、预防线虫病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4、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会导致松树萎蔫直至枯死,对全球森林危害严重。
联系生活
07
练习与应用
08
2.人很可能感染蛔虫病的生活习惯是( )
①喝白开水 ②喝生水 ③睡懒觉 ④随地大便 ⑤不勤洗手 ⑥不勤漱口
A.①②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
B
练习与应用
09
1.下列对蛔虫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消化器官简单,有口无肛门
B.体表有角质层,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C.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D.生殖器官发达,产卵量大
A
1.下列有关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细长,能在人体小肠内自由运动
B.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
C.消化管简单,适于消化和吸收半消化的食物
D.生殖器官发达
A
身体细长并非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且在人体小肠内蛔虫也不是自由运动,而是随着肠道蠕动等被动移动。
课堂练习
10
观察与思考
11
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可以找到蚯蚓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环节动物--蚯蚓
观察思考
12
怎样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前端
环带
体节
后端
环带(前端):判断蚯蚓前、后端的重要标志。
思维训练
13
靠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完成,故又称体壁呼吸。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一)蚯蚓的呼吸
实验对比
14
蚯蚓的运动场地 运动速度 身体变化情况 结果
牛皮纸上
玻璃纸上
运动快
运动慢
身体的长短和粗细在不断变化
身体的长短和粗细变化不明显
向前蠕动
很难向前蠕动
(二)蚯蚓的运动
通过观察和分析上表可以看出,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舒缩和刚毛的协助共同完成的。
生活观察
15
其他环节动物
水蛭:生活在水田、沟渠、池沼或潮湿的丛林中,可通过吸盘吸附在鱼、蛙、家畜以及人的皮肤上,吸食血液。
生活观察
16
沙蚕:生活在海洋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两侧均有突起,突起上有刚毛,这些突起称为疣足,可用于爬行和游泳。
其他环节动物
概括总结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多数生有刚毛。靠体壁呼吸
17
1、蚯蚓在土壤里生活,以枯枝残叶和有机物为食,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蚯蚓的肌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禽畜的优良饲料。
3、蚯蚓还可以用来处理垃圾,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环境污染。
4、沙蚕、水丝蚓可以做鱼、虾、蟹的饵料。
5、水蛭的唾液中含有水蛭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在医学上用水蛭素治疗血栓。
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概括总结
18
课堂练习
18
1.下列哪个不是环节动物的特点( )
A.身体分节 B.体表干燥光滑
C.体表有粘液 D.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
2.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正确方法是( )
A.环带靠近前端 B.环带靠近后端
C.有刚毛的一面 D.无刚毛的一面
B
A
课堂练习
19
3.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手感到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正确的结论是( )
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D
雨后的菜园里常见一团团的小土堆,挖开之后能看到蚯蚓在土壤中蠕动。裸地上没有小土堆,挖开后也看不到蚯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蚯蚓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C.靠刚毛辅助运动
B.身体呈圆简形 D.体表有角质层
(2)裸地中蚯蚓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蚯蚓能够改良土壤,促进蔬菜生长。
C
土壤比较干燥、结实,透气性差且腐殖质较少,不利于蚯蚓生存
设计几组实验?
变量是什么?
20
课堂练习
植物一样
不放养蚯蚓
对照实验
对照组
实验组
光照温度一样
土壤、水分一样
长势一样
放养10条蚯蚓
每天只浇水不施肥,半个月后观察发现,哪盘长势较好?得到什么结论?
21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