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青藏地区 作业设计 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章青藏地区 作业设计 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
作业设计对应的教科书版本 商务星球版
年级及册次 八年级 下册
作业设计对应的章节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部分 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设计思路】
(
政策引领
学术链接
课标教材
考情学情
)适切度 层次性 科学性
(
减负提质
五育并举
)三大 原则
(
四大
依据
) (
两大
要求
)一大核心
立德树人
(
五大
步骤
) (
六大
亮点
) (
全部原创
价值引领
全面分析
)明确目标 确定构成 进行设计 作业实施 总结反思
【作业设计流程】
(
明确作业目标
)
1.必备知识:既定内容的考察;
2.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3. 学科素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4. 核心价值:人地协调观
(
确定作业构成
)
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
(
进行作业设计
)
第 1 页 共 20 页
以第九章第 1 节 区域特征(第 1 课时)为例
(
作业实施
)
(
总结反思
)
【单元作业目标】
(
必备知识
)
1.运用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运用资料说明青藏地区高寒自然环 境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当地河谷农业、畜牧业、藏民生活的 影响。
3.认识青藏地区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举例说出青藏地区 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与成效。
(
关键能力
)
1.运用青藏地区相关图文资料,获取和解读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高寒农牧 业等相关知识。
2.创设青藏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情境,运用该节必备知识,设计旅游宣传语、 制作环保手抄报等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开展“是否应该采挖冬虫夏草 ”的辩论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
学科素养
)
1.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及当地人地关系。
2.从各种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时空变化,培养学生综合地认识青藏地区地理环 境与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3.通过去青藏地区旅行前物品准备等的社会调查,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 地关系。
(
核心价值
)
1.通过青藏地区的矿产、能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学习,培 养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通过学习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 观。
【单元内容结构】
【单元作业内容】
第一节 区域特征
课时 1 作业设计
课前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通过学生选择进藏必备物品来反映出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让 学生自己动手,做到在“做中学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旅行攻略】
原生态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风情文化,令人向往的布达拉宫,吸引 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假如暑假期间小明和爸爸妈妈打算去青藏地区旅游,小 明负责拟定进藏所需物品攻略表,请帮他完成下表。
进藏需带的物品 用 途 理 由
参考答案:举例
进藏需带的物品 用 途 理 由
氧气瓶 供氧不足时使用 青藏地区海拔高,氧气含量低;
二.发展性作业

课中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通过观赏青藏旅游宣传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 同时在视频中获取自然环境要素特征,培养学生在视频中挖掘有用 地理信息的能力。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雪域风光篇】
当小明和爸爸妈妈走进青藏地区,许多景区会出现该地区的旅游宣传片,请 欣赏并完成下面结构图。
视频欣赏: 高原美
参考答案:
地形:高 高原 山地 世界屋脊
气候:寒 高原山地气候 冬寒夏凉 大 充足
水文:河流 湖泊 发源地 青海湖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通过小明从成都到拉萨的旅途感受,对比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自然 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8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从成都出发的小明初到青藏地区,感受到了高原的雪山的巍峨,江河的清澈, 日光的灼烈。才发现这里和四川老家的相比,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天地。请帮小明 对比分析四川老家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完成下表。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地形
气候
水文
参考答案: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地形 地势平坦,东部有低矮丘陵 多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 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暖, 昼夜温差大
水文 河流众多,水量大 大江大河源头,多湖泊
课后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通过在旅行中对不同区域加以认识,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 念。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地理,了解地理,运用地理,培养学生的地 理实践力。
预计时长 5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小明去青藏地区旅游结束后,写了不少旅行日记,拍了很多照片,对这片“圣 地 ”有了深刻的认识。下图为小明旅行打卡地和他拍摄的图片,请你帮完善旅行 日记片段。
(1)旅行日记一:打卡景点—青海湖
从西宁到青海湖途中,我向北遥看,看到了 山脉,经过几个小 时的时间,终于来到了美丽的青海湖。这是我国最大的 湖。看到波光粼粼 的湖水,了解到这些水源主要来自北部高山上的 和山地降水。
(2)旅行日记二:打卡景点—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拉萨素 有 之称,因为这里 充足。因为 大,所以我们早晚穿上了 厚厚的衣服。
参考答案:(1)祁连 内陆(咸水) 冰雪融水 (2) 日光城 光照 昼夜
温差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通过给青藏高原旅游宣传片配上宣传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 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8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结合本节所学,请帮小明为青藏地区的旅游宣传片配上宣传词。要求:介绍 到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参考答案:略
课时 2 作业设计
课前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创设全新的教 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高寒农牧篇】
关于雪域高原的歌曲众多,大家朗朗上 口,下面为《高原红》的曲谱,请你 学唱歌曲《高原红》,并从歌词中找到与藏区人民生产、生活相关的词语。
参考答案:高原红 帐篷 琴声 酥油茶 青稞酒
二.发展性作业

课中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通过材料和地图的阅读,培养学生从地理综合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 题的意识和能力。
预计时长 6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高寒农牧业】
在这里,有漫山遍野的青稞;在这里,有悠闲踱步的牦牛;在这里,有热情 好客的藏家儿女,请结合图示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青稞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农作物,
对寒冷和贫瘠适应性强。一般 3-5 月播 种,7-9 月收割。在最暖月平均温度接近 10℃ , 日平均温度高于5℃的延续日数仅 120 天的高寒地区,青稞仍能正常生长发 育。
(1)结合地图说出青稞的主要分布的地区。
(2)分析这些地区种植青稞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青稞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2)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以乡村振兴为情境材料,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滋养人文情怀,建立人 地协调观。
预计时长 6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8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西德村依靠白青稞建立了白糌粑加工厂,发展起白青稞 产业。通过不断扩大工厂规模、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成立了西德糌粑清油加工专 业合作社,注册了“西德村白糌粑 ”商标,并计划推出白青稞饼干、麦片等产品, 以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如今,西德村的糌粑产品随着网络销售翻越 丛山峻岭走向了北京、上海、内蒙古等地,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为推动青稞产 业发展,当地政府做出了进一步扩大青稞种植面积、提升青稞良种培育和推广力 度、加快发展青稞产业的决策部署。白青稞产业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更成为普 兰县乃至阿里地区知名品牌和拳头产业。
结合材料,请你归纳当地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建立青稞产品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成立产业合作社;注 册产品商标;丰富产品类型;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销售市场;争取政策支持; 提升良种培育和推广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
课后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以传统文化创设情境材料,掌握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培 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预计时长 2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藏南地区碉楼是藏族 的传统名居。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而成的房 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图为碉楼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碉楼中的窗户小的主要作用是
A.通风散热 B.防寒防风 C.增加光照 D.瞭望敌情 2.碉楼主要是石砌或土筑的原因
A.就地取材 B.劳力充足 C.美观漂亮 D.经济发达
3.为保护好碉楼,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设自然保护区 B.全部拆除破旧碉楼
C.合理开发利用 D.大量增加游客数量
参考答案:1.B 2.A 3.C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以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情境材料反映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生产的 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预计时长 5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8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请阅读下面关于藏家儿女的传统衣食住行的材料,任选一例,分析这些传统 生活方式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藏袍:
是藏族服饰的代表,也是适应西藏气候的产物。 藏袍大多是右衽大襟,长袖宽领,用飘带扎腰。这样 的服饰对于藏民来说是最实用不过的了。一是可以保 暖,必要时将全身裹在袍中,夜间可以当睡袋。二是
可以适应温差的变化。青藏高原上昼夜气温相差很大,夜间气温很低,可以将双 手藏在袖中;晨后气温渐增,右袖可以脱下来搭在肩上,以便劳作;到了中午, 气温很高,可以将双袖脱下,围在腰间。
牦牛: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 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 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 粗健。牦牛生长在海拔 3000 米一 5000 米的高寒地区, 能耐零下30℃一 40℃的严寒,而爬上 6400 米处的冰
川则是牦牛爬高的极限。中国牦牛占世界总数的85%,其中多数生长在青藏高原。
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 糌粑,名子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糌粑 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 二种)晒干炒熟、磨细、不过筛,这样制成的炒面便 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糌粑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
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吃糌粑时, 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入茶水,加点糌粑面,用手不断搅匀。
帐房:
藏北地区群众主要居住形式。帐房的平面一般为 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 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 房正脊留有缝隙,供采光和通风。帐房内部周围用草 泥块或土坯垒成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
帐房内陈设简单,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 这种帐房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是牧区群众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 性生活方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参考答案:略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课时 1 作业设计
课前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以富有当地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对区域生 态环境保护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辩论赛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小小辩论赛】
四川某中学地理课堂准备开展一次以“是否应该采挖冬虫夏草 ”为主题的辩 论赛。现将班级共分为八个小组,分别从第一至四组、第五至八组选择四位辩手 为正方和反方,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查阅相关文献,陈述双方观点。
材料:
冬虫夏草是一种体内有寄生真菌的虫草蝙蝠 蛾幼虫,冬季潜伏土中,到了春夏之交,真菌从虫 体顶部长出地面,发育成草状,故有“冬季为虫、 夏季成草 ”之说。我国虫草资源主要分布于海拔 3500 至 5000 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堪称中药里的" 软黄金"。原先一个劳动力一天可以挖到上百根虫 草,一个采挖季结束全家可以收入十几万甚至几十 万元,然而近些年,一天挖到 10 根虫草的人已经
很少见。由于人工培育虫草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在这样的区域大肆采集虫草,对高寒草甸、 江河源头的破坏显而易见,而且很难有效恢复。每年 5 月到 7 月,青藏高原虫草主产区会迎 来“挖草大军 ”,每挖一根草,就得掘地 8 至 12 厘米深,刨出约30 平方厘米土壤,留下坑 洞。无数坑洞周围寸草不生,水土流失严重,不断退化、沙化,可能延伸扩展至整片高原草 甸。据测算,每年挖取虫草破坏草地约 135 万平方米,而采挖过程中被践踏、碾压的面积更 大。为了找到一根虫草,一个人必须在苔原上反复徒步几小时,鞋底会践踏好几亩草地。加 上被践踏、车碾的面积,破坏草原在 200 万至 350 万平方米。除植被破坏外。采挖虫草,人 们必须在苔原上吃住睡一天,丢弃大量生活垃圾,为了做饭、烤火,还要烧掉苔原。
根据辩论赛观点,写出你对该主题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略
课中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以藏羚羊这种濒危动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 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预计时长 3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 3700-5500 米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常年处于 低于零度的环境,背毛厚密。人类活动对藏羚迁徙和活动的干扰,在 1995 年中国藏羚羊总数已急剧下降至约 50000-75000 头左右。随着自 然保护区的建立,2012 年数量已上升到 17 万只,2021 年野生藏羚羊 数量恢复到 30 万只以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藏羚羊背毛厚密,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关联大的是
A.光照充足 B.冬季寒冷 C.降水稀少 D.夏季凉爽
2.在 20 世纪后期,藏羚羊总数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恶劣 B.天敌减少 C.气候变暖 D.人类捕杀
3.为保护藏羚羊,我国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禁止放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1.B 2.D 3.A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以真实案例为情境,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保护自然的社 会责任感。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8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生命禁区",青 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千里多年的冻土、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 弱的生态等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中国科学家采取了以 桥代路等措施冻土攻关取得重大进展。为保障藏羚羊等野 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铁路全线建立了 33 个野生动物专用 通道。
青藏铁路修建时,穿过部分地区时采用了“ 以桥代路 ”的形式,请分析其主 要目的。
参考答案:保护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避免冻土的铁路的影响。
课后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设置开放性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性作业。通过手 抄报和倡议书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又培养了学 生的美育。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8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下列作业二选一)
1.请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以“绿色青藏、我在行动 ”为主题的手抄报。 2.请以小组为单位拟定一份关于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环保倡议书。
参考答案:略
课时 2 作业设计
课前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通过社会调查的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不畏困难。 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请从商店、药店、市场以及网络等途径调查哪些商品的产地来自青藏地区。请完 成下表。
商品名称 出售点 商品产地 原料成分 用途
参考答案:略
课中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利用集合的形式,开展跨学科学习,让学生掌握青藏地区的资源状 况和分类。
预计时长 5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请将下列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填到相对应 的类型中。
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铁矿、铝矿、钾盐、煤矿、金矿、镍矿、石油、 天然气
参考答案: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以西藏地区地热资源分布创设学术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认识地理要 素相互关系的能力,说明自然资源对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 响。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8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处的天然热能,其主要分布在地壳运动活跃的板块交界处。 在地表以下 80 至 100 公英里的深度处,地球内部由7000℃降至 650 至 1200℃。透过地下水 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 1 至 5 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 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 源,如发电,温泉等。读西藏地区地热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概括地热能的利用途径。
2.地热能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的南部地区,请从板块运动角度解释该区域地热能 丰富的原因。
参考答案:1.发电,利用温泉疗养及发展旅游业,供暖等
2.该区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挤压)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课后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通过对材料和地图的阅读,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 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预计时长 3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9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雅鲁藏布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其水源主 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印度洋季风带来的 山地降水,但是目前因种种原因雅鲁藏布江流 域水能未得以全面开发。读雅鲁藏布江流域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雅鲁藏布江流量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雅鲁藏布江流域水能未得以全面开发的原因不包括
A.开发难度较大 B.建材运输不便
C.生态环境脆弱 D.水电技术落后
3.雅鲁藏布江流域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水量较大 ②落差较大 ③流速缓慢 ④结冰期长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B 2.D 3.A
二.发展性作业
试题信息
设计意图 ( 目标) 以旅游明信片的形式,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乐学善学。
预计时长 10 分钟 预估难度系数 0.8 适用对象 全体学生
试题内容
西藏旅游局制作了关于旅游的明信片,请你为明信片写上相应的宣传简介
(任选一张)并寄给你的朋友。
参考答案:略
单元复习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选项)
太阳能资源是青藏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已逐步得到有效利用。2022 年 12 月 14 日,我国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四川甘孜兴川实证光伏电站开始并网发 电,正式投产。读图,完成 1—3 题。
1.与太阳能同属于清洁能源,而且在青藏地区分布广泛的是
A.石油 B.地热能
C.煤矿 D.潮汐能
2.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A.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降水较丰富
C.纬度较低, 日照时间短 D.昼夜温差大
3.与煤矿相比,有效利用青藏地区太阳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A.解决能源紧张状况 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保护当地野生动物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墨脱公路是从西藏波密县扎木 镇至墨脱县城墨脱镇的公路。由于墨 脱县所处藏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经 常爆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施工难度 异常大。2013 年 10 月 31 日,墨脱公 路通车仪式将举行,墨脱县正式摆脱 “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 ”的历史。读 图,完成 4—6 题。
4.墨脱县位于
A.地势第一阶梯 B.西藏西北部 C.高纬地区 D.暖温带
5.墨脱县成为最后通公路的县,其原因不包括
A.人口数量稀少 B.地势起伏大 C.地质灾害频发 D.降水量稀少 6.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后,将会促进该县
①旅游发展 ②文化交流 ③人口激增 ④交通改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长在 海拔 3000 米至 5000 米的高原地区,能耐零下 30℃至 40℃的严寒,6400 米处的冰川则是牦 牛生存的极限。中国牦牛占世界总数的85%,其中多数生长在青藏高原。读图,完成 7—9
题。
7.牦牛长毛遍体,脂肥皮厚是为了适应当地 的气候特征。
A.高寒 B.湿热 C.冷湿 D.干燥 8.牦牛被誉为“高原之舟 ”,作为当地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的原因是
A.水源丰富 B.地形崎岖
C.冻土广布 D.物种稀少
9.牦牛作为青藏高原主要优良畜种之一,其饲养条件有
A.青稞产量丰富 B.圈养方式为主
C.草原面积广阔 D.机械化程度高
二.读图分析题
10.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湿地减少、草原退化,长江源头水量减少。为保护三江源,2000 年 8 月成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21 年 10 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并增加旅游和 休闲服务功能。该地区生态保护建设进程持续加快,植被覆盖率、水源供给量逐年提高,野 生动物种群迅速恢复,社会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格局初具雏形。某中学 开展了对“三江源地区 ”探究式学习。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图中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
探究一 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
(1)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的雪山和冰川,成为了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 位于 (填省级行政区),它是 、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2)三江源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这里 季凉 爽,成为各地游客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探究二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3)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贫瘠,所以生态系统十分 脆弱。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 ;由于全球 ,导 致冰川不断萎缩;由于乱采滥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显。
(4)针对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破坏,请你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至少两点)
(5)请说出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的生态和经济意义。(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1.B 2.A 3.B 4.A 5.D 6.C 7.A 8.B 9.C
(1)青海省 长江
(2) 高 寒 夏
(3)土壤 退化 气候变暖
(4)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草;全面禁猎;休牧育草等
(5)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地;提供旅游和休闲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