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为解决“菌林矛盾”到沙漠治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再到助力世界生态安全,社会实践提出新课题、新要求推动菌草研究不断深入,草种不断改良,技术应用不断扩大,认识不断深化。材料体现的认识论根据是( )A.推动认识的发展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C.社会实践为验证认识正确与否提供了客观标准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2.随着新型消费的蓬勃发展,一些新问题也相伴而生,为了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可操作性,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市场监管总局配合司法部起草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于2024 年 7 月 1 日起生效。这表明( )①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部分的变化能推动整体的发展③认识的目的是推动实践发展 ④理性认识推动事物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年7月,中国科学家利用APOGEE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数据分析,首次重构了银河系从内到外完整的恒星径向密度分布,发现银河系半光半径约为1.9万光年。这一数据颠覆了过去“银河系的半光半径约1万光年”的假设,开拓了银河系整体物理性质测量、银河系一河外星系交叉对比研究新的维度,将对银河系相关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这说明( )①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②实践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往往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 年7月 10 日,重庆大学印明柱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构建了最大规模的泛癌种脉管系统全息细胞图谱,为充分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全景视角,同时为临床提升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提供了科学方案。这表明( )①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任何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都会因时而变③真理性认识服务于社会实践才有实际意义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变式题1:2024年5月8日10时12分,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嫦娥六号沿用嫦娥五号的采集方式,且首次尝试从月球背面采集样品并返回,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进一步揭示月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过程。这反映了( )①科学实验将帮助人们更加接近月球的真相②采集方式是检验航天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③新事物建立在对旧事物部分肯定的基础上④航天事业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例题: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着陆成功后,嫦娥六号也将进入此次探月任务最重要的月背采样环节。这也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嫦娥六号任务科学目标包括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月球背面样品的分析与研究,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通过采样数据而获得的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②这些数据是关于月球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③嫦娥六号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④嫦娥六号在主客观交汇点上,验证了天体理论的真理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据国家航天局发布的火星探测研究成果,发现“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土壤具有较强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这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这表明( )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深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科学研究推动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④科学研究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新思想引领新征程。2023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在战胜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稳”“进”“好”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只有通过科学理论的能动性体现出来②要在不断地解决新问题中发挥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作用③作为真理性认识,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引领力④新思想的价值不论多么巨大,终将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实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我国流传下来了数量丰富的历史典籍,其中有以编年体著称的《春秋》,有以国别体传世的《战国策》,还有开创纪传体传统的《史记》等等。不同史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实在记叙方式、细节描述、价值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这表明( )①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 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③历史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④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有研究表明,人体肠道菌群与社交行为障碍族病存在关联:将自闭症儿童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小鼠,小鼠则表现自闭症的行为特征;而将正常儿童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小鼠,小鼠则没有出现自闭症行为特征。这一发现有助于医生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也为人们通过优化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愉悦心情,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材料表明( )①实践和认识的循环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②认识规律要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③实践提高了人的识能力促进了认识发展 ④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 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的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是客观的②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全面的正确的反映③具体到每一代人,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认识是有限的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动物实验一直是人类测试、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方法,过去两个世纪对猩猩、猴子等非人灵长类动物开展的实验,让人们意识到实验会给动物带来痛苦。随着数据分析、细胞建模、类器官、器官芯片等技术的进步,对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考量不必再完全依赖于动物实验。材料说明( )①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正确的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④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人工合成糖是近年来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近日,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这一成果提供了一种灵活性、多功能性和高效性的糖合成路线,为绿色化学打开了一扇门。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认识从实践中来并最终回到实践中去 ④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为应对驾驶场景中的极端事件,我国研究团队聚焦类脑视觉感知芯片技术,研制出了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该芯片在极低的带宽和功耗代价下实现了高速、高精度、高动态范围的视觉信息采集,能够高效应对各种极端场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见(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目的②“天眸芯”是意识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③成功解决矛盾需要坚持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④“天眸芯”能有效应对各种极端场景反映了其具有自觉选择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官厅水库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曾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被视作中国人向水患“抗争”的杰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官厅水库库区严重污染,1997年退出了北京市饮用水体系。2007年,官厅水库恢复北京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官厅水库华丽转身为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一泓碧水,生态明珠”。官厅水库功能变迁折射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真理是客观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认识的根本目的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③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曲折发展过程④任何真理都是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爱因斯坦在1916年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引力波一直没有被探测到,直到2015年,人类才首次直接观测到引力波。2023年6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成功探测到了纳赫兹引力波的存在,并获得了关键性证据。这表明( )①实践是人们获取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②在科研中真理不断被推翻、检验和发展③任何理论的真理性都要通过实践来验证④认识工具的进步提升了人类的认识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月球背面有很多撞击坑,与月球正面元素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科学家们对造成差异的原因给出了多种推论。此次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填补了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可使科学家在实验室用多种先进仪器分析样品,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月球,深化对月球的成因和演化、太阳系的起源等研究。从认识论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②实践是获得月球有关认识的唯一途径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④深化对月球的认识离不开实践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汉韩伯俞性至孝,母教素严,每有小过,辄杖之,伯俞跪受无怨。一日,复杖,伯俞大泣,母讶问曰:“往者杖汝,常悦受之,未尝或泣,今日杖汝,何独泣乎?”伯俞曰:“往者笞尝痛,知母康健;今母之力不能使痛,知母力已衰,是以悲泣耳。”韩伯俞的认识活动表明(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归宿③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阶段的两种反映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手术中常规取出的眼液滴,绘制了来自眼内不同细胞类型的近6000种蛋白质图谱。他们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根据这些数据创建了“蛋白质组时钟”,可判断眼睛的分子年龄。同时,研究人员在眼液滴中发现了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蛋白质,这可能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途径。这说明( )①科学研究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②科学实验的目的是探索未知规律③认识工具决定着人的认识水平④借助先进工具能促进认识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成功返回地球。嫦娥六号采用了快速智能采样技术,将月面采样的有效工作时间缩短至不到20个小时,填补了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将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认知,这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月球正反面样品的国家。材料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②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会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受各种条件的限制④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实现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复位合璧华光再现——龙门石窟流散文物数据聚合成果专题展”,首次系统呈现了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运用三维数字技术,通过“数据聚合”方式实现流散文物“身首合一、数字复位”的数字化成果,通过3D打印、三维数字、艺术再现等手段,将深藏于龙门洞窟内的建筑、书法、浮雕等艺术搬到展馆,呈现了千年龙门石窟的建筑之美、浮雕之美、书法之美和彩绘之美,开创流散文物保护利用的“龙门模式”。由此可见( )①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要服务于实践②人们通过实践的结果来检验认识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为了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政府推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这让一大批外国游客纷纷涌入中国。这些外国游客吃着美食、坐着高铁、用着手机支付,感受到了中国安全和现代化的一面,而他们随手拍摄的视频,让更多外国人重新审视过去部分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和刻板印象。这( )①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②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展示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③说明认识具有上升性,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④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就是对中国现代文明的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覆膜栽培在新疆植棉史上革新显著、推广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残膜污染难题。面对这一挑战,当地科研团队首创残膜棉秆复合材料的农田残膜污染闭环治理装备系统。该系统涵盖了从残膜的机械化回收,到干法清理除杂,再到利用特殊工艺“自热”成粒的整个过程,为实现绿色生产提供了现实路径。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同时也离不开客观的物质条件②实践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向人为事物的联系转化的重要条件③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研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④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例题:下边漫画中“当说到连自己都深信不疑时,假话就是真话”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C.是错误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通过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实现了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日益成为相关产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此背景下,一些美西方政客,反复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从比较优势看,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增多,是国际分工和市场需求的结果。从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一方面,国内新能源市场购销两旺,产能和市场需求还有很大潜力。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倍多;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目前,世界各国对于“产能过剩”并没有统一公认的判断标准或测算方法。衡量“产能过剩”,不能简单地看产能利用率,应考虑行业的特性、市场的周期、产品的价格、企业的效益、发展的潜力等多种因素,以及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做系统性的综合分析。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是个伪命题。结合材料并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驳斥。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响亮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3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提出“三个务必”的重大论断:“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胜利后党的建设和国家前途的冷静思考,是“进京赶考”的积极心态和精神状态;“三个务必”是在我们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发出的响亮号召,是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推进“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所体现的道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创新是浙江人的标识,也是浙江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当前,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浙江全省上下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这更需要大力弘扬首创精神,持续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氛围。浙江省委与时俱进,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印发《浙江省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紧扣浙江“两个先行”目标,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着力解决不愿担当、不想改革、不敢试错等问题。进一步释放激励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强烈信号,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引导激励浙江党员干部打消不必要的顾虑,放开手脚加油干。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的原因。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后,传回大量数据信息,为人们揭开了月球背面未为人知的神秘面纱。但在一些问题得到答案的同时,为了得到关于月球的更深入、更完整的认识,人们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在观测到月球背面的巨大盆地后,人们进一步追问,月球背面的巨大盆地从何而来 在弄清月球背面岩石的化学成分后,人们又想知道,为什么月球背面与正面岩石的化学成分有如此大的差异 随着探月的不断深入,人们关于月球的认识越来越多,但问题和未知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人们对月球的认识越多,问题和未知就越多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和《逻辑与思维》中的认识论知识加以分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A B B A C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B A A D D B B B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A B A B D26.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不符合全球新能源市场供求状况的客观现实,违背了经济学基本常识与经济规律。同时,对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需做系统性的综合分析,不能不顾实际将某一标准绝对化,否则就会变成谬误。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本质上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其实质是打压中国经济,遏制孤立中国,最终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与健康发展。27.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进步需要的反映。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任务是复杂的,这一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所面临复杂而艰巨挑战的回应,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光荣传统的传承和发展。28.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受实践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改革创新的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应允许试错,宽容失误。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改革创新探索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或失败并总结经验。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会成功。29.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展动力),实践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们对月球的认识不断深化,在让一些问题有了答案的同时,也为不断提出更多问题创造条件、提供动力。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对月球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不断解决旧问题、提出新问题的漫长过程。③对月球的理性认识的深化需要经历思维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认识对象矛盾的展开,进而暴露和派生出许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新问题,从而使理论更加丰富和深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