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①向世界贡献了古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②更好地丰富了北京老城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的内涵③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成果,展现大国首都时代风貌④彰显了传统文化可以超越历史条件,具有永恒价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年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10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系列活动,现场来宾以茶为媒,以茶叙事,在茶香中感受东方韵味,共话文明交流互鉴。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有利于( )①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助力世界文化多样性②促进各国文化在交融中走向同一,繁荣世界文化③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民心相通④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际影响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年2月,中央民族乐团《天地永乐·中国节》欧洲新春巡演收获了如潮的掌声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该节目通过民族管弦乐用更具有国际音乐语汇的形式诠释中国年节文化,讲述传统时节寄托的中国人的情感与人生体悟。该巡演的成功说明( )①要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文化更广传播②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融合趋同能引起情感共鸣③有中国精神风貌的年节文化,得到欧洲人民的认同④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出席了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开幕式文艺演出中,中俄艺术家以联袂、融合、交互等方式,将歌曲、舞蹈、戏曲、杂技、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叠加呈现。中俄博览会文艺演出( )①能促进中俄文化在交融中实现趋同,使两国人民共享优秀文化②是为了充分拓展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为增进中俄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与互鉴提供了平台④印证了中俄两国文化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5.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春华秋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惠及更多国家更多民众,这需要我们( )①履行大国责任,引领沿线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③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促进不同文化共生共荣④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1高二下·江苏泰州·期末)2021年4月开始,香港教育局陆续向中小学派发新书《我的家在中国》。该书共六单元48册。为便于香港中小学生读得懂,一些北方普通话、口语、译名的差异会添加注释,或改成他们看得懂的字句。在“城市之旅”这一单元,将台北、香港、澳门合为一册,标题是《血脉相连一家人》。香港教育局派发这套丛书,旨在(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使香港和大陆两地的文化走向趋同③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④增进香港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2-23高二上·江苏盐城·期末)“古老的长调深厚旷远,那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它从草原深处传来,一浪一浪涌向天边……”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日本词作家川上贞夫用蒙古长调的旋律创作出笔锋流畅、气势恢宏的《长调》歌词致敬中国,深受观众喜爱。他热爱中国文化,热爱内蒙古大草原,打算把《长调》翻译成日文,找广岛的音乐团队继续推广中国文化。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④不同的艺术形式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3-24高三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江南忆,最忆是杭州”。2023年9月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举行,其机器人吉祥物以“江南忆”命名。宸宸头顶钱江潮,额嵌拱宸桥图案;琮琮头部装饰纹样为“良渚古城遗址的标志性文物玉琮饕餮纹;“莲莲”源于西湖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莲叶头饰以三潭印月为顶,以互联网为径。该吉祥物的设计( )A.唐诗古韵与科技新风融合,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结合B.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说明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C.适应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统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9.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方的诗与画相近相亲,堪称一枝双花。十八世纪德国人莱辛的《拉奥孔》,则揭示了诗与画的不同,论述诗与画、诗与造型艺术的矛盾。在西方,诗与画各自独立。由此可见( )①中西文化的交流应当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不同文化应趋向一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④中国诗画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追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出席了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开幕式文艺演出中,中俄艺术家以联袂、融合、交互等方式,将歌曲、舞蹈、戏曲、杂技、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叠加呈现。中俄博览会文艺演出( )①能促进中俄文化在交融中实现趋同,使两国人民共享优秀文化②印证了中俄两国文化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③为增进中俄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与互鉴提供了平台④凸显中俄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中俄两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2023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在西安启幕。本着艺术性、群众性、多元化、推新人、展新貌和鼓励探索创新的原则,本届展演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75部精品佳作,展演剧目涵川剧、豫剧、话剧小品等数十种艺术表演形式。由此可见,该展演( )①是一场艺术文化交流的聚会,也是一场文化传承的盛会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既有民族的特色,又有世界文化的共性③有利于推动中华优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说明文创传承与创新要吸收和借鉴外国的有益文化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皮影戏传入湖南,深受当地诸多因素影响。与北方皮影不同,湖南皮影一开始用纸做成,后因南方潮湿,改用牛皮做。湖南皮影艺人在保持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通过引入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经典原创剧目《龟与鹤》《三只老鼠》《雀之灵》等,以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湖湘艺术特色,深受国内外观众赞誉。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发展湖南皮影具有重要意义②湖南皮影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实现自身的发展③湖南皮影的独特魅力吸引国外民众认同中华文化④文化创作要坚持文化统一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5年前在法国尼斯,马克龙总统向到访的习近平主席赠送了一本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并提到“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了启迪”。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回赠了马克龙总统一些中文翻译的法国小说,如《包法利夫人》《红与黑》《高老头》等。从中法两国元首互赠的礼品中可以看出( )①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②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而且也是整个世界的③推进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美的必由之路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4年2月,欧盟一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发展委员会等联合主办“中外交流小使者”项目,中外青少年共同签署了“中欧青少年友好”倡议书,小使者们还与当地青少年共同呈献了一场跨文化艺术演出,包含中国传统音乐、服饰展示等环节。此次活动( )①促进了国际交流,增进了中欧人民之间的友谊②通过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③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④尊重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交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年1月,“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开幕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该展览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通”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建筑、雕塑、玻璃、金属、绘画等各类文物,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符合本次展览主旨的是( )①拓展文化内涵,描绘中外文明互动图景②展示璀璨文明,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③共享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④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西班牙一位汉学家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指出,自20世纪开始,中国文学慢慢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是单纯地继承传统,也不是简单地汲取西方的写作方法,而是把中国传统的写作经验和世界现代的写作方法融合在一起,有效扩大、提升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范围和力度。中国现当代文学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 )①我国现当代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加速了不同文化的交流②在交流互鉴中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实现了综合创新③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借鉴④世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了中华文化影响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上海武康路,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和生活气息,成为无数游客的“打卡”地。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中式的庭院,如江南园林武康庭园,又有欧式的洋房,如法式建筑武康大楼,美食丰富多样,从中式小笼包到法式面包等,应有尽有;各种中外艺术展览戏剧表演音乐会等丰富多彩。“武康路”给文旅产业发展的启云是( )①坚持经济优先,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②要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吸收融通各类文化③要立足生活实际,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④借助文化交流交融,推动当代中华文化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2024年新年伊始,“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三大展览在故宫博物院与观众见面,古老文明瑰宝相映生辉,为人们讲述美美与共、生生不息的奥秘。三大展览( )①聚焦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文化交融发展②集中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包容特质③串联不同文明,呈现不同文化悠久璀璨的历史④回答不同文明如何相处,探寻人类文明发展方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传统中国画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在世代生活中,因对美的自然渴望,为满足审美欲望表达,而模拟象形的图画创造。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文化传入,与本土文化产生碰撞融合,形成以宗教、神话传说为主的绘画创作,至初唐支配了中国佛教绘画风格近八百年的历史。材料中,中国绘画的产生和发展说明( )①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实践的产物②文化交流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龙文化激励着人们努力创造新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走出一条新路。推动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 )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各国人民对龙文化的认同感②弘扬中华龙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③挖掘龙文化的精神价值,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精髓④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在对外交流中引进各国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近日,茶与“一带一路”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2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茶商、茶友齐聚一堂,共话茶文化。茶在中国历史久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不仅代表着中国形象和文化,更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桥梁纽带。关于推动茶文化的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趋同融合②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③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交融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2024年5月20日,“乐舞百老汇国风秦韵美”中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陕西省文化馆举行。活动特邀美国杨百翰大学歌舞团来陕交流,用一场汇聚中西风情的精彩演出,搭建起两国青少年之间友谊与文化交流的又一座桥梁。我国历来重视文化交流,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要求 ②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发展不可逆的趋势③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减少世界文化的差异性 ④发展中华文化必须乐于吸收各种外来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2024年1月,“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开幕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该展览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符合本次展览主旨的是( )①展示璀璨文明,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②实现交流互鉴,认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③展示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④共享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今天,我们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③文化发展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④中华文化具有统一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书声琅琅,伴我们快乐成长,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开展读书活动是基于( )①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③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才能使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熏陶④读中外的书可促进文化融通实现文化一体化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4年4月26日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开幕仪式以“花开天府·万千气象”为主基调。《花开天府》的主题曲由《太阳出来喜洋洋》改编而来,融入交响乐、民乐等元素。舞美创意为瓣造型,采用“借景构景”的手法,将舞美与周边的山水园林融为一体。仪式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通过歌舞、戏曲、合唱等形式展现传统魅力和天府文化。文艺节目《美美与共》由三个节目串联,分别用舞剧《大熊猫》绿尾虹雉选段、国粹京剧以及“五洲合唱团”来展现国际文化艺术的交融,上百位小学生以悦耳的童声和多国语言演唱全新改编的亚洲《茉莉花》、非洲鼓音乐、澳洲《剪羊毛》、美洲《乡村路带我回家》、欧洲《春之声圆舞曲》等五洲名曲,表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材料二 本次世园会主题为“公园城市、美好人居”,坚持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的理念。首次采取“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模式,主会场集中呈现未来公园城市形态。成都市温江区、郫都区、新津区、邛崃市四个分会场分别突出川派盆景、花卉产业、农艺博览、生物多样性等特色,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何启示。(2)结合材料二,请为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每条不超过16个字,宣传标语紧扣世园会主题,体现世园会特色。)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观点。亨廷顿认为,冷战后国际冲突的基本根源已不再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冲突”。近年来,“文明冲突论”为国际人文交流设置各种障碍。文明冲突论的特点是把文化差异的作用扩大化,认为文明差异是引发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特色地域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记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每种文明都各有优长,没有优劣之分,不应当恶意贬低,而应当取长补短。只有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求同存异、和谐共生,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说明我国倡导推进国际文化友好交流的意义。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是茶的故乡。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先秦时期,中国西南巴蜀地区的先民将“饮茶”发展为一种文化和事业,并以巴蜀为中心沿黄河、长江流域扩散。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凝聚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髓,是增信释疑、和谐共处的特殊润滑剂,也是增进和平友谊的特别使者。中国茶文化与饮茶习俗在唐代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日本茶道主要反映禅学,强调“和、敬、清、寂”,在形式上延续了中国宋代的饮茶方式;17世纪,中国茶叶开始大规模输入欧洲,英国贵族将饮用红茶发展为一种英国茶礼仪,用红茶招待贵客;中东、非洲地区偏爱加糖和香料的大众拼配茶……如今,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为我国茶叶出口带来了许多新机遇,茶和茶文化成为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桥梁和纽带。“以茶叙事”也频频出现在APEC峰会、G20峰会、中国一中亚峰会等重大国际多边场合中。(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的意义。(2)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材料对我们发展好中国茶文化的启示。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节选)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国内许多学堂,外国许多留学生,在这期内蓬蓬勃勃发生。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鲁迅《拿来主义》(节选) “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分析梁启超和鲁迅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B C C D B A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A B B C D A B C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B A B B A26.(1)①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要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实现综合创新。③借助现代科技和传统方法相结合,加强文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答案示例:①走进园艺世界,共享绿色盛宴;②引领绿色未来,成都成就梦想。27.我国倡导推进国际文化友好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推动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化解分歧,从而增进政治互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8.(1)有利于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民心相通;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促进世界茶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动展示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立足时代之基,将时代精神融入茶文化之中,使中国的茶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时代风貌;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9.①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要反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有益成果。③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