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课标要求: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学习目标:1.识别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典型地貌形态;2.认识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及作用形式;3.了解不同地貌形态的形成原因;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四川黄龙钙华池广西桂林银子岩溶洞广西桂林峰林云南路南石林1. 喀斯特地貌问题1:观察上述图片,思考喀斯特地貌具有怎样的特征?崎岖不平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中写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意思是:高大险峻的山峰矗立,环绕分布好像要争相崛起1.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喀斯特地貌分为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1.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石灰岩主要成分溶解度低溶解度高正反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石灰岩遇富含二氧化碳的水部分溶解,形成碳酸氢钙溶液;逆反应:富含碳酸氢钙的水中水汽蒸发、二氧化碳逸散可以析出碳酸钙沉淀;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问题2: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哪些省份?1. 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溶蚀地貌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溶蚀、侵蚀形成的石质凹槽。1. 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溶蚀地貌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以超过100米,远望如林。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1. 喀斯特地貌问题3:指出图片中峰林和孤峰的位置。1. 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流水溶蚀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1)喀斯特溶蚀地貌演化过程1. 喀斯特地貌问题4:根据右图描述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过程。云南路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1)喀斯特溶蚀地貌板块运动和大气降水造就石林形成的雏形;溶蚀形成溶沟,早期石芽出露于地表,石芽是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洞顶坍塌,水位下降,石芽继续长高形成高大的石林;1. 喀斯特地貌1. 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溶蚀地貌富含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溶洞。溶洞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问题5:溶洞发育过大可能会导致地表出现怎样的变化?(1)喀斯特溶蚀地貌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有的地方又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1. 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沉积地貌在溶洞内,富含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逸出,从水中析出的在洞顶、洞壁和洞底发生沉积。形成多姿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1. 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沉积地貌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大量逸出,导致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喀斯特沉积地貌。1. 喀斯特地貌课后思考问题6:喀斯特地区为什么会产生石漠化问题?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称为石漠化现象,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问题7:石漠化问题有哪些对应的解决措施?总结喀斯特地貌广西、贵州、云南溶沟、峰林、孤峰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主要原理我国主要分布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立体生态农业);生态移民,发展旅游业等。发展措施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海岸地貌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2. 海岸地貌波浪的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较为明显。基岩海岸一般水下岸坡坡度较大,波浪能直接冲击岸边,一方面巨大的冲力直接施加在岩石上,另一方面波浪冲击岩石裂隙,使裂隙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压缩的空气又对岩石施加压力。据测定,波高6米,波长50米的波浪,对每平方米岩壁产生的压力达15吨左右,最高可达30吨。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崖壁破碎,海岸崩塌,形成侵蚀海岸。2. 海岸地貌原理:①波浪原理:②沿岸流沿岸流 :沿着海岸运动的水流,沿着局部浅海海岸流动的洋流叫沿岸流包括由于风力作用或河流入海作用,形成沿着局部海岸流动的洋流2. 海岸地貌2. 海岸地貌基岩海岸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岸线平直的断层海岸;另一类是岸线曲折的岬湾海岸;问题1:搜集材料信息,找出断层海岸和岬湾海岸分别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断层海岸:台湾东海岸岬湾海岸: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半岛的海岸岬角湾岬基岩海岸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又称岩岸。特点:地势险峻/坡陡水深岬湾相间/岸线曲折基岩海岸岬角,又称“地角”,是海岸带凸出在海中的陡峭、狭窄的尖角,常见于半岛的前端。问题2:根据基岩海岸的特点,思考基岩海岸可以怎样利用?利用:建港、观光旅游海蚀崖(1)海蚀地貌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1)海蚀地貌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海蚀拱桥海蚀柱(1)海蚀地貌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2. 海岸地貌岬角基岩海岸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海浪侵蚀上部岩石塌落不断后退残留其上两侧扩大加深连通上部岩石垮塌问题3:尝试描述海蚀地貌的演化过程。2. 海岸地貌(2)海积地貌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海滩-砾滩海滩-沙滩海滩-泥滩(2)海积地貌——海滩: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2. 海岸地貌沙嘴(2)海积地貌沙嘴:从陆地突入水中的状似尾巴的狭长沙滩;沙嘴是沿岸漂移的沙砾绕过突然转折的岸段,一部分沙砾逐渐沉积下来,形成一端衔接海岸,一端沿着漂移方向伸延入海的狭长堆积地貌沙嘴(2)海积地貌离岸堤:海浪携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就是离岸堤。2. 海岸地貌水下沙坝(2)海积地貌水下沙坝 :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常为保护海岸免受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沙坝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露出水面。潟湖:是海岸地带由离岸堤或沙嘴与外海隔开的平静的浅海水域。由于潟湖地处海陆相交的特殊地带,受河流和海洋的共同影响,其水文特征和沉积作用都具有特殊性。2. 海岸地貌课后习题问题4:一些大洲的大陆以岬角为其四至。根据下列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判断甲、乙、丙三个大洲的名称。甲大洲大陆最东端为哈丰角(51° 24′ E,10° 27′ N),最西端为佛得角(17° 33′ W,14° 45′ N),最北端为本塞卡角(9° 50′ E,37° 21′ N),最南端为厄加勒斯角(20° 02′ E,34° 51′ S)。乙大洲大陆最东端为杰日尼奥夫角(169° 40′ W,60° 05′ N),最西端为巴巴角26° 03′ E,39° 27′ N),最北端为切柳斯金角(104° 18′ E,77° 43′ N),最南端为皮艾角(103° 30′ E,1° 17′ N)。丙大洲大陆最东端为布朗库角(34° 46′ W,7° 09′ S),最西端为帕里尼亚斯角(81° 20′ W,4° 41′ S),最北端为加伊纳斯角(71° 40′ W,12° 28′ N),最南端为弗罗厄德角(71° 18′ W,53° 54′ S)。甲为非洲,乙为亚洲,丙为南美洲。总结海岸地貌作用力波浪、沿岸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分布位置海岸带海蚀地貌海积地貌基岩海岸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岬角海湾沙嘴离岸堤海滩水下沙坝潟湖沙滩泥滩砾石滩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全球主要冰川的分布图3. 冰川地貌问题1:观察图片,冰川地貌的分布有怎样的规律?3. 冰川地貌问题2:分布在两极地区与中低纬度高山地区的冰川类型有什么区别?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大陆冰川山岳冰川3. 冰川地貌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冰川作用。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冰川地貌。3. 冰川地貌冰川侵蚀原理:①磨蚀作用: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②刨蚀作用:冰川滑动时,不仅能够碾碎岩石,甚至可将冰床底部的巨大岩块“连根拔起”;冰川的力量当冰川厚达100米时,冰床上每平方米承受约90吨的压力。冰川滑动时,不仅能够碾碎岩石,甚至可将冰床底部的巨大岩块“连根拔起”。运动的冰川可将大小混杂的砾石“带走”,搬运到数百乃至数千米远的地方。冰川的搬运能力惊人,随冰川的“飘移”的砾石,大的直径可达30余米。在波罗的海南岸平原上,曾发现冰川搬运而来的巨大岩块,其体积是4千米×2千米×0.2千米,体积之大,令人惊叹!3. 冰川地貌阅读材料:3. 冰川地貌(1)冰蚀地貌冰斗:山岳冰川上源集聚冰雪的围椅状凹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冰川刨蚀作用使洼地加深,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作用而后退变高,从而形成冰斗。3. 冰川地貌刃脊:山岭两侧的冰斗和冰窖不断扩大,或两侧山谷冰川的谷坡后退,相邻冰斗之间的刃脊形成刀刃状。角峰:金字塔形的尖峰,周围有冰斗发育。(1)冰蚀地貌角峰刃脊冰斗问题3:标示图中的冰川地貌。角峰刃脊冰斗冰川槽谷:冰川流动时刨蚀作用所形成的谷地,两壁陡立,谷地开阔,形成U字。3. 冰川地貌(1)冰蚀地貌(1)冰蚀地貌峡湾:在高纬度地区,厚重的冰川能伸入海洋,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侵蚀海岸形成槽谷。冰退以后,槽谷被海水侵入,成为狭长的海湾。3. 冰川地貌峡湾3. 冰川地貌(1)冰蚀地貌冰斗湖: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成的湖泊,典型的冰斗湖:北美五大湖。问题4:图示冰川湖泊是如何形成的?3. 冰川地貌(2)冰碛地貌:冰川搬运的物质称为冰碛物;冰川融化碎屑物堆积形成各种沉积地貌称为冰碛地貌;典型的冰川沉积地貌为冰碛垄;冰碛物不具有分选性,即堆积物颗粒棱角分明、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问题5:冰碛物分选性、磨圆度如何?3. 冰川地貌(2)冰碛地貌冰碛垄:在冰川侵蚀山体的过程中大量碎屑随冰川流动,碎屑在冰流两侧聚集形成侧碛垄,在冰川末端聚集形成终碛垄。总结冰川地貌分类冰川作用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冰川侵蚀(磨蚀、刨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冰蚀地貌冰斗、角峰、刃脊、冰斗湖冰川槽谷→海水灌入→峡湾冰碛地貌冰碛物 磨圆度差、分选性差冰碛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