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课件(共4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1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课件(共4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2.2.1 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
内 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会判断坡度的陡缓情况,会估算海拔 与相对高度,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会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部位。
联系生产与生活,了解山体不同部位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 问题:
在电影《红河谷》中, 两个英国人绘制的到 底是什么?真的是蝴 蝶吗?
如何在地形图上表示 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形 态差异?


海平面
317米
354米
617米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低点的垂直距离。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1、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
甲:617米 乙:354 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甲-乙=317米
死海湖面
珠穆朗玛峰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死海海拔约-422米,两地的相对高度 是多少?
8848.86 -( - 422)=9270.86米
地表是高低起伏
地图是平面的

怎么绘制的?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一般用“d”表示。
(1)概念区分
思考:这种等高线地形 图是如何绘制而成的?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步骤
海拔相同的各点
依次在地图上 连接成线
等高线
用等高线表示 地形的地图, 就是等高线地 形图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归纳总结等高线的特点。
(3)等高线特点
①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曲线。
②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即同线等高。
③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除陡崖外,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
④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相等,即同图等距。
⑤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情景活动:某学校组织登山比赛,从山脚到山顶有C、D两条
路线,你认为哪条更合理?为什么?
路线:D线。
原因:D线等高线稀疏, 坡度较缓, 节省体力。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延伸——等深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 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其特征与判断方法与等高线一致。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 可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4)常见的地形部位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阅读课本P33,思考以下 问题:
常见的地形部位共 有几种?
它们如何区分?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a.常见的地形部位——山峰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闭合,数值 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b.常见的地形部位——山谷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高处凸出。(D为山谷)
400
300
200
100
D
凸高为谷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b.常见的地形部位——山谷
山谷,常常作为汇水区,有 发育河流,且河流的流向与 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易发 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c.常见的地形部位——山脊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低处凸出。(C为山谷)
C
凸低为脊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c.常见的地形部位——山脊
山脊, 常常作为分水岭的存 在, 可以推测出山脉的大致 走向。
情景活动:某学校组织登山比赛,途中经过了甲、乙两个村庄。思考:站在甲村庄回望,能看到乙村庄吗?为什么
不能。
原因: 甲、乙村庄之 间是山脊, 阻挡视线。
200
登山要求
走高不走低
走脊不走谷
风景视野 开阔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d.常见的地形部位——鞍部
等高线特征:两侧的山脊、山谷 等高线近似对称。(A为鞍部)
400
300
200
100
A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d.常见的地形部位——鞍部
鞍部, 作为山谷的最高处, 适合宿营。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e.常见的地形部位——陡崖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重叠。(B 为陡崖)
300
200
100
B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e.常见的地形部位——陡崖
陡崖,若有河流,则形成瀑 布,是户外攀岩的好地方。
课本P34活动:等高线的形态、疏密程度是识别地形部位和描述地形特征的主要依据。图2.13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在图中识别地形部位,描述地形特征。
1.在图中识别①—⑦表示的地形部位。
2.比较④和⑥两地的坡度差异。
①山峰 ②陡崖 ③山峰 ④山脊
⑤山谷 ⑥山脊 ⑦鞍部
④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⑥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三、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1)估算海拔
项目 方法
某条等高线上的点的海拔 与所在等高线的海拔相同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点的海拔 介于两条等高线的海拔之间
三、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1)估算海拔
读右图,F、E点的海拔(范围)是多少?如何判断的?
F地的海拔为200米
E地的海拔范围:300m<E<400m
三、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估算相对高度
项目 方法
分别位于两条等高线上的两点的相对高度 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即为两地的相对高度
估算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 分别读取或估算每个山峰的海拔,交叉相减得到两山峰的海拔差即为两地的相对高度
运用等高距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n-1)d≤▲h<(n+1)d,其中▲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d表示等高距,n表示陡崖处重叠的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运用等高线估算崖顶、崖底的绝对高度 崖顶:H大≤H顶<H大+d 崖底:H小-d<H底≤H小+d
其中,d表示等高距,H大表示重叠等高线最大值,H小表示重叠等高线最小值
三、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估算相对高度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D、E两地的相对高度?
2)A、B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
300m-200m=100m
22m<▲h<78m
三、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读右图,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和崖顶、崖底的绝对高度。
(2)估算相对高度
陡崖相对高度:
200m ≤ h< 400m
崖顶绝对高度:
400m ≤h< 500m
崖底绝对高度:
100m ≤ h<200m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水库坝址
坝址宜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最窄处(原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节省成本)
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原因:集水面积大,库容量大;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2)港口选址
港口宜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3)公路、铁路路线建设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免跨越太多等高线。
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公路。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4)引水、输油路线选线
线路应尽可能短。
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尽量引水从地势高处到地势低处,使水自流,节省成本。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5)自来水厂选址
建在河流的上游,远离居民区。
从高处向低处,水能自流。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6)户外运动选址
攀岩活动宜在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开展;
漂流活动宜在河流落差大的河段(即等高线密集的山谷处)开展;
登山沿坡度较小的缓坡攀登(即等高线稀疏处)较容易。
五、课堂总结
六、课堂练习
某校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去某民俗村进行研学考察。读民俗村及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准备从甲村出发,设计了①②③④四条线路,其中最省力的线路是( )
A.①线路 B.②线路
C.③线路 D.④线路
2.图中河流MN段的流向是( )
A.自西南向东北流 B.自北向南流
C.自东北向西南流 D.自西向东流
3.图中K处地形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 )
A.跳水运动 B.飞行运动
C.滑雪运动 D.攀岩运动
六、课堂练习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其晾晒农作物独特的“晒秋”景观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读篁岭等高线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晒秋”观景栈道两端的相对高度是( )
A.150米 B.200米
C.500米 D.850米
5.游客在观景栈道上欣赏到“小桥、流水、
人家”景观,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图是某传统村落的等高线地形图,若要想拍摄村庄全貌,最佳拍摄地点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六、课堂练习
六、课堂练习
7.关于图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点可以看到瀑布景观
B.甲点在丁点的西北方向
C.A、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为192米
D.丙点所处的山体部位是鞍部
六、课堂练习
8.读小明家乡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政府在B处修建了一处拦水大坝,请说出大坝选在此处的原因。
(2)为改善甲、乙两村之间交通条件,政府在图示①、②方案中选择线路②修建了一条公路。请你说出线路②的优势。
B处是河流峡谷最窄处,工程量最小,水库容量最大。
线路②沿等高线分布,坡度较缓,利于行车安全。
六、课堂练习
8.读小明家乡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3)为发展当地经济,丙村原计划在C处建一个大型养猪场,但是该项目未被环保部门通过。环保部门不予通过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原因?
(4)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当地政府计
划开发漂流旅游项目,你认为图中m、n两
河段比较适宜的是哪个河段,理由是?
C处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建大型养猪场易污染河流与水库。
漂流项目宜在河流落差大的河段开展。 m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水流急,故m河段更适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