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1(原卷版 解析版)(安徽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考试01(原卷版 解析版)(安徽专用)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01
九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上1-16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泰姬陵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答案】A
【详解】据题干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和古印度在国家机器与制度、大型工程以及文化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古埃及有军队、刑法、法老作为国家机器,金字塔作为大型工程,以及太阳历作为文化成就,而古印度则有种姓制度,泰姬陵作为大型工程,以及佛教和十个数字符号作为文化贡献,这两个文明在多个方面都展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和独特性,这正好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A项正确;表格中明确展示了古埃及和古印度在多个方面的不同,如国家制度、大型工程和文化成就等,它们之间并不具有一致性,排除B项;表格内容并未直接涉及两个文明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推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互信,排除C项;表格内容主要聚焦于古埃及和古印度各自的特点,并未直接展示它们之间的互鉴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域邦,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津贴制度。该制度的建立者是( )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亚里士多德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A项正确;亚历山大在公元前4世纪,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排除B项;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C项;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排除D项。故选A项。
3.从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到雕塑《掷铁饼者》,再到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反映了古希腊文化( )
A.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B.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忽视对现实的关注 D.融合了东西方文明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神人同形同性”可知,反映了希腊神话中的神的高度人格化,根据材料“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可知,苏格拉底从哲学上探讨人本身。共同反映了古希腊文化重视人自身的价值,A项正确;古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但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排除B项;古希腊文化关注的目光回归现实,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忽视对现实的关注”说法错误,排除C项;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东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但材料没有涉及东西方文明融合,排除D项。故选A项。
4.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独立的行政和司法能力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C.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制造不同的物品”和结合所学知识,西欧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D项正确;庄园不具备独立的行政和司法能力,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排除A项;根据体现庄园的农业、手工业,无法体现商业发达,排除B项;庄园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单位,西欧各地都有庄园分布,无法分析出庄园是地方经济的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
5.“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可知,这段材料意在强调博洛尼亚大学法学兴盛的原因在于所处地区有商业纠纷处理的需求,中世纪的大学为社会服务,A项正确;推动市民阶层兴起的是西欧城市的重新崛起,与大学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封建统治者的信息,无法得知大学知否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权利,无从得知中世纪的大学是否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6.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D项正确;中世纪欧洲大学不具备政府管理职能,排除A项;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非享有充分言论自由,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非受到世俗力支配,排除C项。故选D项。
7.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朝野掀起“中国化运动”。材料中的“中国化运动”( )
A.造成幕府掌握实权 B.代表日本奴隶主的利益
C.推动日本社会进步 D.推动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化运动”指的是大化改新,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日本派遣使节来中国学习,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推动了日本社会转型,C项正确;日本幕府时期是公元1192-1867年,幕府统治是日本自己的统治方式,不是学习唐文化,时间也不符,排除A项;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逐步过渡到了封建社会,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特有的,排除D项。故选C项。
8.大化改新后,所有官职和政治权力,哪怕是较低级别,依旧属于世袭贵族。贵族地位继续得到继承,保留了很大一部分财产和高居农民之上的优越地位。这说明大化改新(   )
A.造成了日本贫富分化加剧 B.尚未对日本社会产生影响
C.推动了日本社会性质变化 D.对日本政治传统影响有限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所有官职和政治权力,哪怕是较低级别,依旧属于世袭贵族”可知,材料反映大化改新对日本政治传统影响有限,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造成了日本贫富分化加剧,排除A项;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BC项。故选D项。
9.《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
A.继承融合世界文化 B.地跨亚、非、欧三洲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D.重视历史资料收集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可以得出《一千零一夜》包含着多国的故事,并将其串联起来,体现出阿拉伯帝国继承融合世界文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欧洲的故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生活,排除C项;《一千零一夜》串联的是故事,不属于历史资料,排除D项。故选A项。
10.观察下图可知,这些城市的相似之处是( )
A.经济发达 B.文化繁荣 C.社会稳定 D.交通便利
【答案】D
【详解】观察题干图示可知,中世纪城市都分布在主要的商路上,说明这些城市的相似之处是交通便利,D项正确;题干图示不能看出经济发达;题干图示不能看出文化繁荣,排除B项;题干图示不能看出社会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
11.1503年,达·芬奇开始创作肖像画《蒙娜丽莎》。他从提高人的地位出发,直接表现世俗人物,为艺术创作打开了广阔领域。其体现的主流思潮是( )
A.神权至上 B.文艺复兴 C.人文主义 D.共产主义
【答案】C
【详解】根据“他从提高人的地位出发,直接表现世俗人物,为艺术创作打开了广阔领域”可知,材料体现了人文主义,达 芬奇是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C项正确;达 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排除AB项;《蒙娜丽莎》中没有反映共产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
12.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始于如图所示的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航线④从欧洲出发,穿过大西洋后进入太平洋,后面又经过印度洋,最终回到了欧洲,很明显是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D项正确;航线①只是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航线②一路向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航线③绕过非洲最南端抵达了印度,均不是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3.“它(指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这表明( )
A.欧洲社会开始关注东方 B.欧洲人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C.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答案】C
【详解】据题干“它(指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的隔绝状态,开始成为一个整体,C项正确;题干未反映欧洲对东方的关注,排除A项;早期殖民掠夺在新航路开辟后,题干未涉及,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经济全球化才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
14.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促进了物种交换。下图中的“新世界”指的是( )
A.美洲 B.亚洲 C.欧洲 D.非洲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促进了物种交换”、“玉米、番薯、蔗糖、草莓、番茄、南瓜、辣椒、花生、羊驼、向日葵”从新世界流向了旧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新世界”指的是美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物种传入世界其他地区,A项正确;亚洲、欧洲、非洲都不是在新航路开辟中新发现的地方,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下图方框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
A.酒 B.黄金 C.黑人奴隶 D.机械制品
【答案】C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从非洲运往美洲的是黑人奴隶,C项正确;酒是欧洲运往非洲的物品,排除A项;黄金是美洲运往欧洲的物品,排除B项;机械制品是欧洲运往非洲的物品,排除D项。故选C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16.时势造就人物,人物推动时势。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 】(1))公元前27年,克洛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德谟克利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2世纪晚期,源赖朝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幕府政权—镰仓幕府。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穆罕默德以基督教为纽带,统一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半岛。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1分)“克洛维”改为“屋大维”;(1分)
(2)【×】(1分)“德谟克利特”改为“亚里士多德”;(1分)
(3)【√】(2分)
(4)【×】(1分)“基督教”改为“伊斯兰教”。(1分)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元首制,将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是屋大维。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克洛维”改为“屋大维”。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家中,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的是亚里士多德。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德谟克利特”改为“亚里士多德”。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日本开启幕府时代的时间正是12世纪晚期,其第一个幕府政权正是源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故题干说法正确。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以此为纽带统一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半岛。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基督教”改为“伊斯兰教”。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10分)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1)说出阿拉伯人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积极贡献。(4分)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淘汰”的主要原因。(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1)《医学集成》和《医典》(一例即可)。(2分)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2分,答出一点即可)
(2)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不思创新。(4分,答出两点即可)
(3)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2分)
【详解】
(1)医药领域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医学集成》和《医典》是阿拉伯国家在医学领域的成就,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贡献:根据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都来源于阿拉伯语”可以看出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逐步传入西欧”可以看出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
(2)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可知,拜占庭帝国不思进取,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是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淘汰的原因。根据材料二“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可知,拜占庭封闭保守、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不思创新是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淘汰的原因。
(3)启示: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阿拉伯人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淘汰是因为封闭保守、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不思创新,可以得出启示是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
18.中世纪的西欧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向我们呈现了多样的社会图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10分)
材料一 休(人名)的牲畜在庄园主的园林里被抓住,因此接受罚款;7人没有前来洗庄园主的羊要被罚款;吉尔伯特的儿子为获得娶妻资格而付费;威廉因未能很好地为庄园主耕地要被罚款;马丁伤害了佩肯,要被罚款…
——摘编自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二 商业和手工业使城市成为当时的样子……到12世纪,城市纷纷以各种方式争取独立,建立自治政府。商业的发展需要一种更高效率和独立的法律…-在商业法的保障下,产生了这样一种习俗:如果一个农奴逃到城镇,在那里生活了一年零一天未遭拘捕,他便成为自由人。因而,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摘编自[比利时]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
材料三 同商人居住的城市一样,在城镇建立的大学也实行完全自治……在城镇学校的影响下,文化开始由神学转向实际生活,人们开始因商业兴起和商人阶层的形成而促成教育和文化的世俗化,这对西欧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标志着社会出现了转型。
——摘编自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庄园法庭的重要作用。(2分)
(2)从材料二中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列举两个中世纪的西欧城市。(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并分析它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1)作用:维护庄园公共秩序。(2分)
(2)信息: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城市具有自治权;商业发展促进了法律的产生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
城市:伦敦、巴黎。(2分)
(3)特点:具有自治权。(2分)
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标志着社会出现了转型。(2分)
【详解】
(1)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的重要作用是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信息:根据材料二“商业和手工业使城市成为当时的样子”可知,西欧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发达;根据材料二“到12世纪,城市纷纷以各种方式争取独立,建立自治政府”可知,城市具有自治权;根据材料二“商业的发展需要一种更高效率和独立的法律”可知,商业发展促进了法律的产生等。
城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西欧城市有英格兰最大城市伦敦;法兰西的巴黎等。
(3)特点:根据材料三“同商人居住的城市一样,在城镇建立的大学也实行完全自治”可知,中世纪大学具有自治权。
影响:根据材料三“在城镇学校的影响下,文化开始由神学转向实际生活,人们开始因商业兴起和商人阶层的形成而促成教育和文化的世俗化,这对西欧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标志着社会出现了转型”可知,中世纪大学对西欧社会产生影响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标志着社会出现了转型。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共3小题,共12分)
遗产名称 入选理由
A金字塔
B 它是罗马帝国规模最大的椭圆形角斗场,中央为表演区,地面铺有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罗马帝国的象征。
C.奥林匹亚遗址
D 它是明清两朝近五百年最高权力中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园林和众多建筑群,代表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经典杰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D两处的世界遗产的名称。(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A、C中任选一项,撰写其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6分)
(3)综合材料,谈谈你对世界遗产的认识。(4分)
【答案】
(1)名称:B:罗马大竞技场;(1分)D:北京故宫(1分)
(2)理由:A.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法老们修建的陵墓,反映了国王无限的权力,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6分)
或C.奥林匹亚遗址: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公元前776年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为全希腊的运动会。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所有敌对活动一律停止。如今,奥运会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成为人类和平友谊的盛会。
(3)认识:世界遗产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实物)资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
(1)名称:根据材料,根据材料“罗马帝国规模最大的椭圆形角斗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 是罗马大竞技场。 根据材料“它是明清两朝近五百年最高权力中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园林和众多建筑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 是北京故宫。
(2)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即可,如 A.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法老们修建的陵墓,反映了国王无限的权力,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奥林匹亚遗址: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公元前776年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为全希腊的运动会。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所有敌对活动一律停止。如今,奥运会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成为人类和平友谊的盛会。
(3)认识:本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如:世界遗产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实物)资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01
九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上1-16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泰姬陵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2.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域邦,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津贴制度。该制度的建立者是( )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亚里士多德
3.从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到雕塑《掷铁饼者》,再到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反映了古希腊文化( )
A.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B.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忽视对现实的关注 D.融合了东西方文明
4.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独立的行政和司法能力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C.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5.“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6.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7.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朝野掀起“中国化运动”。材料中的“中国化运动”( )
A.造成幕府掌握实权 B.代表日本奴隶主的利益
C.推动日本社会进步 D.推动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8.大化改新后,所有官职和政治权力,哪怕是较低级别,依旧属于世袭贵族。贵族地位继续得到继承,保留了很大一部分财产和高居农民之上的优越地位。这说明大化改新(   )
A.造成了日本贫富分化加剧 B.尚未对日本社会产生影响
C.推动了日本社会性质变化 D.对日本政治传统影响有限
9.《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
A.继承融合世界文化 B.地跨亚、非、欧三洲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D.重视历史资料收集
10.观察下图可知,这些城市的相似之处是( )
A.经济发达 B.文化繁荣 C.社会稳定 D.交通便利
11.1503年,达·芬奇开始创作肖像画《蒙娜丽莎》。他从提高人的地位出发,直接表现世俗人物,为艺术创作打开了广阔领域。其体现的主流思潮是( )
A.神权至上 B.文艺复兴 C.人文主义 D.共产主义
12.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始于如图所示的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它(指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这表明( )
A.欧洲社会开始关注东方 B.欧洲人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C.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4.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促进了物种交换。下图中的“新世界”指的是( )
A.美洲 B.亚洲 C.欧洲 D.非洲
15.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下图方框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
A.酒 B.黄金 C.黑人奴隶 D.机械制品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16.时势造就人物,人物推动时势。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 】(1))公元前27年,克洛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德谟克利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2世纪晚期,源赖朝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幕府政权—镰仓幕府。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穆罕默德以基督教为纽带,统一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半岛。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10分)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1)说出阿拉伯人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积极贡献。(4分)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淘汰”的主要原因。(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18.中世纪的西欧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向我们呈现了多样的社会图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10分)
材料一 休(人名)的牲畜在庄园主的园林里被抓住,因此接受罚款;7人没有前来洗庄园主的羊要被罚款;吉尔伯特的儿子为获得娶妻资格而付费;威廉因未能很好地为庄园主耕地要被罚款;马丁伤害了佩肯,要被罚款…
——摘编自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二 商业和手工业使城市成为当时的样子……到12世纪,城市纷纷以各种方式争取独立,建立自治政府。商业的发展需要一种更高效率和独立的法律…-在商业法的保障下,产生了这样一种习俗:如果一个农奴逃到城镇,在那里生活了一年零一天未遭拘捕,他便成为自由人。因而,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摘编自[比利时]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
材料三 同商人居住的城市一样,在城镇建立的大学也实行完全自治……在城镇学校的影响下,文化开始由神学转向实际生活,人们开始因商业兴起和商人阶层的形成而促成教育和文化的世俗化,这对西欧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标志着社会出现了转型。
——摘编自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庄园法庭的重要作用。(2分)
(2)从材料二中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列举两个中世纪的西欧城市。(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并分析它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共3小题,共12分)
遗产名称 入选理由
A金字塔
B 它是罗马帝国规模最大的椭圆形角斗场,中央为表演区,地面铺有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罗马帝国的象征。
C.奥林匹亚遗址
D 它是明清两朝近五百年最高权力中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园林和众多建筑群,代表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经典杰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D两处的世界遗产的名称。(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A、C中任选一项,撰写其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6分)
(3)综合材料,谈谈你对世界遗产的认识。(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