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3.12 我们小点儿声 教学设计 (第1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3.12 我们小点儿声 教学设计 (第1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程 道德与法治 类型 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在哪些场合需要小点儿声,认识到大声喧哗对他人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模拟、讨论交流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控制声音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在公共场所需要小点儿声的情境和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声喧哗的危害,并自觉养成低声说话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录音设备(可选) 3.教室环境布置(模拟公共场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嘈杂的录音(如市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噪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声音给你什么感觉?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2. 揭示课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我们小点儿声》。并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这些地方我们要小点儿声吗?”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段录音。(播放嘈杂的录音) 学生:哇,好吵啊!感觉像是市场或者车站。 教师:没错,这段录音就是来自市场或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噪音。那么,这样的声音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 学生A:我觉得很烦躁,好像有很多人在说话,但又听不清楚。 学生B:我感觉有点头疼,这种声音让人无法专心。 教师:很好,大家都能感受到这种噪音带来的不适。那么,你们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这样的声音呢? 学生C:我周末去市场买东西的时候,就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学生D:还有在火车站等车的时候,也会听到类似的噪音。 教师:对,这些地方都是人群密集、活动频繁的公共场所。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这些地方我们要尽量小点儿声吗? 学生E:可能是因为大声说话会打扰到别人吧。 学生F:我觉得也是为了保持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安静。 教师:非常棒!大家的理解都很到位。确实,在公共场所,我们需要尽量保持安静,小点儿声说话,以免打扰到他人,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的文明素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课——《我们小点儿声》。(板书课题) 教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一起探讨如何在不同场合下做到小点儿声,以及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好处。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学习进步。
(二)新课讲授
1. 认识噪音 (1)教师解释什么是噪音,以及噪音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影响。 (2)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场合的噪音现象,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噪音的危害。 教师:有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噪音呢? 学生A:是不是那些听起来很刺耳、让人不舒服的声音? 教师:很好,学生A说得很对!噪音,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我们不希望听到、对我们的听觉造成干扰或不适的声音。那么,噪音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影响呢? 学生B:我觉得噪音会让人心烦意乱,比如晚上汽车喇叭声太大,我就睡不着。 教师:没错,噪音确实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导致我们第二天精神不振。除此之外,噪音还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损害,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我们的听力可能会逐渐下降。在学习方面,噪音也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降低我们的学习效率。 教师: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来更直观地了解噪音的危害。请看大屏幕,这是繁忙的街道,车流不息,人声鼎沸,这就是典型的城市噪音。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很难集中精力工作或学习。 (展示图片) 教师:再看这幅图,这是一个安静的图书馆,里面只有翻书声和轻微的键盘敲击声。这样的环境是不是让我们感觉更加舒适,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呢? 学生C:是的,图书馆真的很安静,我在那里看书效率特别高。 教师:很好,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噪音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制造噪音,同时也要学会在噪音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听力和注意力。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戴上耳塞,或者选择去更安静的地方学习。大家记住了吗? 全体学生:记住了!
2. 教室里的声音 (1)教师播放一段教室内的录音(包含大声喧哗、挪动桌椅等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教室给你什么感觉?你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吗?” (2)组织学生讨论:“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声音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 (3)总结:在教室里,我们需要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段录音。(播放教室内的录音,包含大声喧哗、挪动桌椅等声音) 教师:好了,录音播放完毕。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谁能告诉我,这样的教室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A:我觉得很吵,心情有点烦躁。 学生B:我感觉很难集中注意力,好像有很多人在打扰我。 教师:很好,大家都感受到了这种嘈杂环境带来的影响。那么,你们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吗? 学生C:不喜欢,我觉得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 学生D:我也不喜欢,这样的环境让我无法专心听讲。 教师:看来大家都意识到了安静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声音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 学生E:我不喜欢那些大声喧哗的声音,因为它们会打断我的思路。 学生F:我也不喜欢挪动桌椅的声音,感觉很刺耳,让人不舒服。 教师:很好,大家都提出了自己不喜欢的声音以及原因。确实,在教室里,我们需要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持教室的安静呢? 学生G:我们可以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只在需要的时候举手发言。 学生H:我们还可以在移动桌椅时尽量轻手轻脚,避免发出噪音。 教师:非常好,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记住,我们每个人都是教室环境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都会影响到他人。所以,请大家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
3. 做个小小调音师 (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位调音师,你会如何调整教室里的声音,让它变得更加和谐?”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调音方案”。 (3)总结:在教室里,我们可以通过轻声细语、减少不必要的动作等方式来降低噪音。 老师: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要调整教室里的声音,让它变得更加和谐、舒适。那么,如果你是一位调音师,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A:我觉得我可以先让大家都安静下来,就像是在录音棚里一样,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音量,不要太大声说话,这样就能减少噪音了。 老师:非常好的想法,A同学!减少噪音确实是调音的第一步。那么,除了控制音量,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让教室里的声音更和谐吗? 学生B:我们可以试着用更温和的语气说话,就像是在和朋友聊天一样,这样听起来就会很舒服。 老师:对,B同学说得很对!温柔的语气能够传递出友善和尊重,让教室的氛围更加和谐。还有没有其他建议呢? 学生C:我觉得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比如不要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也不要随便翻弄桌椅,这样也能减少噪音。 老师:C同学真是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减少不必要的动作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它不仅能降低噪音,还能让教室显得更加有序和安静。现在,让我们分组讨论一下,每个小组都来设计一套自己的“调音方案”,然后派代表来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 老师:时间到!现在请各组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调音方案”。 学生D(第一组代表):我们组认为,除了之前提到的控制音量、温柔语气和减少动作外,还可以在教室里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作为背景,这样能让大家的心情更加放松。 学生T(第二组代表):我们组则建议在课间休息时,大家可以做一些深呼吸或放松练习,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声音。 学生F(第三组代表):我们组觉得,老师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老师自己能做到轻声细语、耐心讲解,那么同学们也会跟着学习,一起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老师:非常感谢各组的精彩分享!你们提出的方案都非常有创意和实用性。总结来说,在教室里,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轻声细语、温柔语气、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以及营造轻松的音乐环境等方式来降低噪音,让教室的声音变得更加和谐。同时,老师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小小调音师,为我们的学习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公共场所的声音 (1)展示一些公共场所的图片(如图书馆、医院、电影院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声音?” (2)组织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想法。 (3)总结:在公共场所,我们需要保持安静,尊重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常活动。 老师:同学们,大家看这些图片,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去的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医院和电影院。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需要大家保持安静。那么,在这些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声音呢? 学生A:我觉得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不说话,因为那样会打扰到其他人学习。 老师:非常好,学生A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图书馆是大家学习的地方,需要安静的环境来思考和学习。那么除了不说话,还有其他要注意的吗? 学生B:我觉得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手机要静音,不能打电话或者大声说话,因为那样会破坏电影的氛围。 老师:没错,学生B说得很对,电影院是一个观赏艺术的场所,我们需要尊重电影和其他的观众,保持安静。那么医院呢?在医院里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C:在医院里,我们应该轻轻地走路和说话,因为病人需要休息,我们不能打扰到他们。 老师:非常棒,学生C的理解很到位。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我们需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好好休息,早日康复。 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在公共场所,我们需要保持安静,尊重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常活动。无论是图书馆的学习,电影院的观赏,还是医院的休息,我们都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好习惯带到日常生活中去,做一个有礼貌、有素质的公民。
(三)实践活动
教师布置教室环境,模拟图书馆、医院等公共场所。 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体验在不同场合下如何控制自己的声音。 教师和其他同学作为观众,观察并评价各组的表现。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模拟不同的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和医院,来学习如何在这些场合下控制我们的声音。这不仅是社交礼仪的一部分,也是尊重他人的重要表现。现在,请大家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公共场所进行模拟。 学生A(小组长):老师,我们组想模拟图书馆。 教师:非常好,图书馆是个需要特别安静的地方。请记得,在图书馆里,我们应该尽量保持低声细语,甚至是不出声。现在,你们可以开始布置环境,并准备你们的情境模拟了。 学生B(模拟读者)(低声):请问,这本书可以借吗? 学生C(模拟图书管理员)(同样低声):是的,你可以借这本书,请在这里登记一下。 教师(作为观众):很好,我看到大家都非常投入地在进行模拟。首先,我要表扬大家,你们的模拟都非常到位,特别是图书馆组,你们的声音控制得非常好,几乎听不到任何嘈杂声。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些组在模拟时,声音稍微有些大,这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 学生D:老师,我们组在模拟医院时,确实没有注意到声音的控制。在医院里,我们应该更加注意保持安静,以免打扰到病人和医生。 教师:你说得对,医院是个需要特别安静和专注的地方。下次模拟时,请大家记得这一点。 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相信大家都学到了如何在不同的公共场合下控制自己的声音。这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现在,让我们为今天的活动鼓掌吧!
(四)总结提升
1. 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在哪些场合需要小点儿声,以及控制声音的方法。 2. 情感升华:强调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程即将结束,在结束之前,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谁能告诉我,我们在哪些场合需要小点儿声呢? 学生A: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我们需要小点儿声,以免影响其他同学阅读。 老师:非常好,图书馆确实是一个需要保持安静的地方。还有呢? 学生B: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还有在医院看望病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小点儿声。 老师:对,这两个场合也非常适合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那么,谁能告诉我,我们控制声音的方法有哪些呢? 学生C:我们可以轻轻地说话,降低说话的音量,还可以用手势或者纸条来传递信息,避免大声喧哗。 老师:非常棒,你总结得很全面。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如何在不同场合控制自己的声音了。那么,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情感升华的部分。 老师:同学们,我们学习控制声音,不仅仅是为了遵守规则,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我们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大声喧哗,那么我们的环境会变得多么嘈杂,多么让人不舒服啊。 老师: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记住我们今天学到的内容,无论是在图书馆、电影院还是其他任何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都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声音,做到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大家能做到吗? 全体学生:能!
(五)课外拓展:回家后观察家人和邻居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并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影响他们。
五、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情境模拟、讨论交流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声喧哗的危害,并掌握在公共场所控制声音的方法,从而养成低声说话的良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