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13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设计 (第1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13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设计 (第1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程 道德与法治 类型 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知道家乡的一些著名地点或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理解家乡的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将对家乡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学会珍惜和保护家乡。
三、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图片和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故事或案例;设计小组讨论问题。 2. 学生准备:了解并准备分享自己家乡的一个小故事或特色景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家乡美丽风光的视频或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它美不美?你有什么感受?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上课前,老师想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播放家乡美丽风光的视频,画面展现了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和古老的建筑。) 老师:好了,视频看完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哪里吗?有没有感觉很熟悉? 学生A:老师,这是我们的家乡吧?那些山和水看起来好亲切! 学生B:对,我还看到了村头的老槐树,每次放学都会经过那里。 老师:非常好,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就是我们的家乡,一个充满美丽风光和温馨记忆的地方。那么,你们觉得它美不美呢? 学生C:当然美!每次看到这些景色,我都觉得心情特别舒畅。 学生D:是的,尤其是那些古老的建筑,让人感觉很有历史感,也很自豪。 老师:没错,我们的家乡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那么,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学生E:我觉得家乡真的很美,我们应该珍惜它,保护好它。 学生F: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宁静,每次回家都觉得很安心。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家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我们的家乡,分享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感受吧。
(二)新课讲授
1. 家乡的自然风光 (1)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图片,如山川、河流、湖泊、森林等,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老师:看,我这里有一些关于我们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开始逐一展示图片) 老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们家乡的山川,它们巍峨挺拔,层峦叠嶂,仿佛是大自然最雄壮的笔触。你们看,阳光洒在山巅,云雾缭绕,是不是有种仙境般的感觉呢? 学生A:哇,真的好美啊!我感觉自己好像能站在山顶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俯瞰整个大地。 老师:没错,站在山顶确实能让人心胸开阔,忘记烦恼。那么,除了壮观,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学生B:我感受到了家乡山水的坚韧不拔,它们经历了无数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也思考得很深入。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 老师:这条是我们家乡的母亲河,它静静地流淌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大家看,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是不是感觉很宁静、很温馨? 学生C:是的,老师。我小时候经常和爸爸妈妈去河边散步,那时候的河水比现在还要清,我们还能在里面捉小鱼小虾呢。 老师:听起来真是美好的回忆啊!河流不仅是我们的水源,也是我们情感的寄托。那么,大家看到这条河,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想和大家分享呢? 学生D:我觉得这条河就像是我们家乡的纽带,它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也连接着每一个家乡人的心。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老师:你说得真好!河流确实是我们家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继续感受家乡的自然之美吧! (继续展示湖泊、森林等图片)
2. 家乡的人文景观
(1)展示家乡的人文景观图片,如古建筑、文化遗址、民俗活动等,并介绍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家乡人文故事或传说,增进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老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一组关于我家乡的人文景观图片。这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叫做“古韵阁”,它见证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再看这幅,是我们家乡的文化遗址——“文脉泉”,相传这里曾是文人墨客聚会吟诗的地方,泉水清澈,文气四溢。 学生A:哇,老师,这些图片好美啊!特别是那座古建筑,感觉很有历史感。 老师:没错,A同学。这座古建筑不仅外观宏伟,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始建于明朝,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见证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而文脉泉,更是我们家乡文化的象征,无数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老师:接下来,我想邀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自己家乡的人文故事或传说。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说说? 学生B:老师,我知道一个关于我们家乡“龙溪桥”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并没有桥,村民过河都要靠摆渡。有一年发大水,村民们被困在两岸无法通行,就在这时,一条龙从天而降,用它的身躯化作了一座桥,让村民们安全过河。从此以后,这座桥就被称为“龙溪桥”,成为了我们家乡的一个标志。 老师:B同学的故事真是太精彩了!龙溪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文化符号,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勇敢和智慧。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分享呢? 学生C:老师,我来说说我家乡的一个民俗活动——“丰收节”。每年秋天,当稻谷金黄、果实累累的时候,我们村就会举办一场盛大的丰收节。村民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庆祝一年的好收成。而且,我们还会准备各种美食,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分享这份喜悦。 老师:C同学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欢乐的丰收节现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构成了我们多彩多姿的中华文化。通过今天的分享,我相信大家对自己的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自己家乡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
3. 家乡的特色
(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家乡的特色,如特色美食、手工艺品、方言等。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或见闻,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老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独特而美丽的土地,那就是我们的家乡。家乡不仅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美食和故事。现在,我想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是让你特别自豪或者印象深刻的?可以是美食、手工艺品,甚至是独特的方言,都可以哦! 学生A:老师,我想先说说我们家乡的美食。我们那里有一道非常有名的菜叫“香辣蟹”,用的是当地特有的河蟹,加上秘制的辣椒酱炒制而成,味道麻辣鲜香,吃一口就让人停不下来!每次回家,我都会让家人带我去吃,真的是超级满足! 老师:听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啊!香辣蟹,这个名字就充满了诱惑力。谢谢你,A同学,让我们都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味蕾的幸福。那么,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一下关于手工艺品方面的特色呢? 学生B:我来自一个以竹编闻名的小镇。那里的老人们手艺精湛,能用竹子编织出各种精美的生活用品,比如篮子、花瓶、甚至是小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对传统的尊重。每次看到这些竹编作品,我都觉得特别骄傲,因为它们是我们家乡文化的象征。 老师:非常精彩的分享,B同学!竹编工艺不仅展现了你们家乡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接下来,有没有同学愿意谈谈自己家乡的方言呢?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学生C:我们那里的方言很有趣,有些词汇在外人听来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对我们来说却是那么亲切和生动。比如,我们用“呷饭”来表示吃饭,用“蛮好”来表示很好。每次听到这些熟悉的乡音,都让我感到特别温暖和亲切。而且,我发现方言里还有很多生动的表达方式和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 老师:感谢C同学的分享!方言确实是连接我们与家乡情感的重要纽带。通过它,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底蕴和人情味。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讨论家乡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和方言,不仅增进了对彼此家乡的了解,更增强了我们对各自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希望这份情感能够激励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家乡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小组讨论
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特色或景点进行深入讨论。 2. 讨论内容:该特色或景点的特点、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它对你的影响等。 3. 汇报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老师:接下来,需要将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将选择一个你们家乡的特色或景点进行深入讨论。请大家现在迅速找好伙伴,形成小组。 学生A:老师,我们可以选择几个人的小组呢? 老师:每个小组最好控制在4到6人,这样大家可以更好地交流和讨论。 (学生开始自由组合,形成小组) 老师:好的,看来大家都已经分好组了。接下来,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你们家乡的特色或景点,然后讨论它的特点、历史、文化意义,以及这个特色或景点对你们自己的影响。大家准备好了吗? 学生B:老师,我们组想选家乡的古镇作为讨论主题,那里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老师:非常好,古镇是一个很有文化深度的主题。其他同学呢?有没有想讨论家乡美食、自然风光或者民俗活动的? 学生C:我们组想讨论家乡的美食,特别是那道有名的“XX菜”,它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故事都很吸引人。 老师:听起来就让人流口水了,期待你们的分享。记住,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书籍资料,或者询问家里的长辈,来丰富你们的讨论内容。 (学生开始热烈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时间差不多了,接下来是汇报展示的环节。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并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哪位同学愿意先来? 学生D:我们组先来。我们讨论了家乡的古镇,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古镇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我们还采访了当地的老人,了解了古镇的历史变迁和民间传说。这次讨论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 老师:非常精彩的汇报!你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古镇的历史和文化,还通过实际行动去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他同学也要向他们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接下来,有请下一组同学进行汇报。
(四)总结提升
1.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 2.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对家乡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保护家乡环境、传承家乡文化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程即将结束,但我想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首先,我们深入探讨了家乡的意义,它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承载着我们的记忆与情感。我们分享了各自家乡的特色,从美丽的自然风光到丰富的历史文化,无一不让我们感到自豪和热爱。 学生A:是的,老师,当我讲到我家乡的小吃时,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好像都能闻到那熟悉的味道了。 教师:非常好,A同学。这正是家乡魅力的体现。那么,在总结这部分内容时,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家乡不仅是我们个人的归属地,更是我们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源泉。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珍惜。 学生B:老师,我觉得家乡的美好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在,更在于那里的人和事,他们给予了我们无尽的温暖和支持。 教师:B同学说得非常对。家乡的美好是多维度的,它包含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情味等多个方面。而正是这些美好的元素,构成了我们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愫。 教师: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如何将这份对家乡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呢? 学生C: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乱扔垃圾,保护家乡的环境。 教师:C同学的想法很实际。确实,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热爱家乡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大家还能想到哪些行动呢? 学生D:我们可以学习并传承家乡的文化,比如参加民俗活动、学习传统手工艺等。 教师:D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不仅能让我们的文化根基更加深厚,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家乡。同时,这也是我们对家乡文化的一种尊重和致敬。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家乡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将这份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无论是保护环境、传承文化,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贡献,都是我们对家乡最真挚的爱。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怀揣着这份爱,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家乡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或发现。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成功引导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和独特之处。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展示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