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第2课时)课程 道德与法治 类型 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 深化理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排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排队秩序的习惯。 2. 情感升华:激发学生对公共秩序的尊重与爱护,学会在排队中相互谦让,体验排队带来的和谐与文明。 3. 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应用排队规则的能力,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合理解决排队问题。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排队,理解排队对个人和集体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面对排队中的突发情况时,能够冷静思考、合理应对的能力。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以快问快答的形式,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排队基本知识,如为什么要排队、排队的好处等,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巩固基础。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排队的话题。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准备好了吗? 学生:(齐声)准备好了! 教师:好,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排队呢? 学生A:排队可以保持秩序,防止混乱。 教师:非常棒!那么,排队还有什么好处呢?请快速回答。 学生B:排队可以让我们公平地等待,每个人都有机会。 学生C:排队还能节省时间,因为大家都有序地前进。 教师:大家都回答得非常好!看来上节课的内容大家掌握得很牢固。排队确实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帮助我们保持秩序,提高效率。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更多关于排队的实用知识。(二)情境模拟,实践体验1. 模拟超市购物: 场景布置:在教室一角模拟超市购物区,设置收银台和商品货架。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进行购物结账模拟。 规则说明:强调购物后需排队结账,观察学生是否能自觉遵守排队规则,是否有插队现象,收银员如何礼貌引导顾客排队。 反思讨论:模拟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排队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讨论遇到插队行为时应如何应对。 老师:大家看,教室的一角已经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超市购物区,有收银台和商品货架。我们的目标是学习如何在购物时遵守秩序,特别是排队结账的规则。 学生A:哇,看起来好有趣啊!我们要怎么玩啊? 老师:很简单,我们会把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小组扮演顾客,有的小组扮演收银员。顾客们会去货架挑选商品,然后到收银台排队结账。收银员们则需要礼貌地接待每一位顾客,并帮他们完成结账。 学生B:那要是有人插队怎么办? 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要观察在模拟过程中,大家是否能自觉遵守排队规则。如果有同学插队,收银员可以用礼貌的方式提醒他们排队等待。比如,可以说:“同学,请你到后面排队好吗?大家都在等呢。” 学生C:老师,我还想知道收银员应该怎么和顾客交流? 老师:收银员和顾客的交流非常重要。你可以微笑着对顾客说:“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在扫描商品时,可以告诉顾客每件商品的价格。最后,别忘了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再来!”这样的交流会让顾客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模拟中) 老师:好了,我们的模拟超市购物活动结束了。现在,我想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在刚才的模拟过程中,你们有哪些体验和感受?如果遇到插队行为,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学生D:我觉得排队真的很重要,它能保证大家都有序地进行购物。如果有人插队,我会先试着用礼貌的语言提醒他,如果他不听的话,我会找老师或者旁边的同学帮忙。 学生E:我扮演的是收银员,我发现当我对顾客微笑并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时,他们也会很友好地回应我。这让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老师:非常好,大家都很有收获。通过这次模拟活动,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在购物时遵守秩序,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礼貌的交流。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2. 公共交通体验: 视频播放:展示公交车上下车或地铁进出站时人们排队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排队的必要性。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乘客,在教室走廊模拟上下公交车,体验有序排队上车的过程。 情景讨论:针对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上车时的让座与排队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排队中体现关爱与尊重。 老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视频中的人们是如何在公共交通站点上下车的。(视频播放结束) 老师:好了,视频看完了,大家有什么感受或者发现吗? 学生A:我看到视频里的人们都很有秩序地排队上下车,没有拥挤和推搡。 老师:非常好,A同学观察得很仔细。排队确实是我们乘坐公共交通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行为,它不仅能保证我们的安全,还能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那么,大家觉得排队的必要性在哪里呢? 学生B:我觉得排队可以避免混乱,让大家都能有序地上下车,不会造成拥堵。 学生C:而且排队还能体现我们的素质和文明程度,让社会更加和谐。 老师:你们说得都对。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模拟一下在教室走廊里上下公交车的场景。请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司机”和几个“乘客”,其他人作为观众。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上下公交车) 老师:看来大家都很有秩序地完成了模拟,表现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当我们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D:我们应该主动给他们让座,让他们能够更舒适地乘坐公交车。 学生E:但是,如果我也在排队等座位,给他们让座的话,我自己就没有座位了。 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E同学。确实,在排队等座位的情况下,给特殊群体让座可能会让我们自己失去座位。但是,我们要记住,关爱与尊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美德。当我们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即使这意味着我们要做出一些牺牲。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提前下车、与其他乘客协商换座等。 学生F:我明白了,老师。我们应该在排队中体现关爱与尊重,让社会更加温暖和美好。 老师:非常好,F同学。希望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文明。(三)拓展延伸,深化理解1. 故事分享:讲述历史上或现代社会中因排队秩序混乱引发的不良后果的故事,如踩踏事件等,让学生认识到不排队的严重后果。 2. 创意海报设计:分组让学生设计关于“文明排队,从我做起”的宣传海报,内容可包括排队的好处、排队时的注意事项、如何礼貌引导他人排队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老师: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因为排队秩序混乱而引发的一些不良后果呢? 学生A:老师,我听说过在一些大型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排队,就会发生踩踏事件,那太可怕了! 老师:确实,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都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在某个大型的音乐节上,由于观众急于进场,没有按照秩序排队,结果导致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很多人因此受伤甚至失去了生命。这样的后果,不仅是对个人的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 学生B:老师,那我们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呢? 老师:问得好。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做到文明排队,遵守公共秩序。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宣传活动,来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宣传海报,来传达“文明排队,从我做起”的理念。 学生C:老师,那我们怎么设计这样的海报呢? 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可以分组进行,每组都负责设计一张海报。海报的内容可以包括排队的好处,比如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冲突、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等;还可以包括排队时的注意事项,比如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插队、不要推搡等;最后,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如何礼貌引导他人排队的内容,比如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人、以身作则等。 学生D:老师,这个活动听起来很有意思,我觉得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老师:没错,这正是我们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之一。通过设计海报,你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融入到作品中,同时也可以锻炼你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设计出既美观又有教育意义的海报来。 学生:好的,老师!我们一定会认真完成的!(四)总结提升,情感升华1. 总结回顾: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排队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2.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排队,还有哪些行为能够体现我们的文明素养?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小小文明宣传员,带动家人和朋友一起遵守公共秩序。 老师:好了,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要接近尾声了。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吧。 学生A:老师,我们今天学习了排队的重要性,知道了排队不仅是为了节省时间,避免混乱,更是我们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的一种体现。 老师:非常好,A同学总结得很到位。排队,确实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它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还能展现我们社会的文明风貌。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再具体说说,排队为什么能体现我们的文明素养呢? 学生B:我觉得,排队的时候,我们都能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耐心等待,不插队,不推搡,这就说明我们有秩序感,懂得尊重他人。而且,当我们看到别人也排队时,我们也会受到影响,一起维护这个良好的秩序,这就是文明素养的体现。 老师:B同学说得非常棒!排队确实能反映出我们的秩序感和对他人的尊重。那么,除了排队之外,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行为也能体现我们的文明素养呢? 学生C:我觉得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还有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等等,这些都是文明素养的体现。 学生D:还有,遵守交通规则,比如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这也是文明素养的一部分。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和思考。确实,除了排队之外,还有很多行为都能体现我们的文明素养。文明素养不仅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形象,更关乎我们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小小文明宣传员,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五、课后作业1. 观察记录:请学生放学后观察并记录一次公共场所排队的情况,包括排队的秩序、人们的态度等,并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2. 家庭实践: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排队规则,如吃饭、洗澡等日常活动中的排队顺序,培养家庭成员的排队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