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贯彻新发展理念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 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贯彻新发展理念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 社会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考点 内容 我国的经济发展 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该专题属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内容,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 (1)从命题内容上看,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为考查的重点 (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意义类、措施类和开放性试题是考查的重点, (3)命题常常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考查学生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1)结合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结合创新发展的具体材料,分析我国实施的创新战略
(3)结合我国扶贫政策、共享发展理念等,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知识
·P33探究与分享
(1)人民对美好生活有哪些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期盼有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高水平医疗资源、更优质的环境、更顺畅的交通…
(2)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共享,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科学精神
政治认同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含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_________作为发展的
___________,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求:
(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_________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
足人民对_________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_________,充分尊重
_____________和人民群众的_________,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___________,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幸福
目的和归宿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根本利益
美好生活
力量源泉
人民主体地位
首创精神
智慧和力量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_________不断保障和改善民
生、增进_________,走_________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3.原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_____________的内在要求,彰显
了_________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_________。
全体人民
人民福祉
共同富裕
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至上
基本原则
【误区提醒】不能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等同
①区别:经济增长强调“量”;经济发展不仅强调“量”,更注重“质”,强调科学发展,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品和服务的增加,用来度量的是GDP(GNP)或其人均值。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等。
②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也有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例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述发展思想( )
①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②有利于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厚植执政根基 ③体现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④反映出党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矢志追求的价值取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①错误,发展思想不等于指导思想;②正确,题干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有利于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厚植执政根基;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一切为了人民,没有体现坚持党的领导;④正确,题干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反映出党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矢志追求的价值取向。
【答案】C
·P34探究与分享
(1)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2)解决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理念?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2)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
1.原因
开放、共享
创新、协调、绿色、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
·P35探究与分享
(1)结合材料,说说你熟悉的创新成果,以及创新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2)结合自身发展,谈谈青年人如何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大飞机、人工智能、5G网络、互联网+、北斗导航、天眼、大兴国际机场、刷脸支付等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崇高理想。
②培养自己的艰苦创业精神、创新精神。
③注重实践,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和动手,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④敢于质疑,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科学精神
3.怎么做
发展理念


① 地 位
② 措 施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发展理念


① 地 位
② 措 施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2.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
3.土地污染严重
4.空气质量超标
5.土地沙化和植被覆盖不足
6.国土开发格局不够合理
1.人均生态资源匮乏
我国生态文明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展理念
① 地 位
② 措 施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

贯彻新发展理念——开放
发展理念
① 地 位
② 措 施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展理念
① 地 位
② 措 施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恩格尔系数:
(食物支出金额÷家庭消费总支出金额)×100%
10/100
90/100
90/100
100/1000
注意:比例不等于实物量,恩格尔系数缩小,说明消费结构的改善,消费水平的提高。
创新
(核心)
协调
(关键)
绿色
(基础)
开放
(保障)
共享
(根本)
新发展
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4.地位及相互关系
1.要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经济角度看,这要求我们要( )
①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实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同步富裕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③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④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①说法错误。题干的主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④侧重于经济发展动力,与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没有直接联系。②③正确切题,故选C
B
跟踪练习
2、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下面有利于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有(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要坚持以创新为工作中心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设问问的是如何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不是创新的地位,故①排除。④说法错误。
模拟题练习
C
坚持新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贯彻新发展理念
落实要求
①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全面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
④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的格局
具体体现
①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②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
③不仅体现在物质利益上,还要体现在不断满足人民的政治权利的诉求上
④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上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生态文明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提高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公平正义
创新
绿色
协调
开放
共享
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统一贯彻、不能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