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导入环节
黄文秀,是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晚,她从百色返回百坭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毕业原本有机会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来到农村,一心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是党让我家变好,我要入党,回报于党;是家乡养育了我,我就应该学成归来,回报家乡;是祖国培养了我,我就到祖国最急需的地方,做最急难险重的工作,回报祖国。”
其实,有许多像黄文秀一样的青年人在脱贫攻坚的舞台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选择扎根基层。如今,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拉开,在乡村振兴的新舞台上,正掀起一股强劲的青春风暴!
思考:为什么会有许多黄文秀们选择扎根基层、在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判断与
价值选择
一、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
二、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1. 含义(第1目)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1目)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第2目)
3. 产生(第1目)
4. 特点
【学习重点】
社会历史性(第1目)
阶级性和阶层性(第2目)
主体差异性(第2目)
知识框架
5. 标准
【学习难点】
2. 关系(第1目)
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事实判断
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价值选择
1、含义
P76-2
认知层面:是不是
认知层面:
好不好/值不值
行为层面:做不做
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关系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基础
体现
基础
事实判断
①事实判断是形成价值判断的基础;
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
当时基层农村还有很多百姓的生活还比较贫困
是党、祖国和家乡培育了我,我要回报党、祖国和家乡
我选择到祖国急需的地方、做最急难险重的工作
判断下列句子是属于事实判断、价值判断还是价值选择?
①学校树木成荫
②浪费粮食不好
③学校开满了鲜花
④学校食堂的饭菜很美味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
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
练一练
⑤你主动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
⑥买了一袋水果和一箱牛奶
思考: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如何产生的?
情景探究
当前面对高中阶段繁重的学业问题,部分学生存在着“内卷或躺平”的行为,实际上陷入了学习焦虑。基于这一客观现实,我们急需调整好个人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才能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在遇到挑战时不疲惫。
社会存在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价值观
社会意识
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3、产生
注意:价值判断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
×
P76-2
觉醒年代
改革开放
脱贫攻坚
抗日战争
建设时期
思考:为什么不同时期青年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新冠疫情
4. 特点
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社会历史性——因时而变(客观因素)
①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意义: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②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超越历史条件
P77-1
老百姓对“雨”的期盼
唐代李约在《观祈雨》中写道:“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地主对于“雨”的厌恶
思考:在这首诗中,为什么农民和地主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2)阶级性和阶层性——主观因素
含义:①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② 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P77-2
(3)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主观因素)
含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思考:面对同一幅雕塑,为什么不同的人具有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 特点
P78-1
一、作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思考: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那么,什么样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才是正确的呢,有没有评价标准呢?
(1)树立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基本标准——客观标准:真理性
最高标准——主观标准:人民性
P76-2
一、作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P78-2
5. 标准
特点 内涵 意义/要求
社会历史性
阶级性
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强调客体因素】
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强调主体因素】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归纳总结
广场舞是市民老百姓休闲锻炼的一种受欢迎的方式。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投诉举报25.4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投诉举报的59.9%,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一位。一边是健身休闲的需求,一边是反对噪声的诉求。那么,如何规范广场舞行为,不让其变成“扰民舞”呢?
思考:如何规范广场舞行为,不让其变成“扰民舞”?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2、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
4、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1、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总要求: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3、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二、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P79-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原理与方法论
【原理】
【方法论】
(1)两者关系: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价值选择体现价值判断。
(2)特征:①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②主体差异性。社会地位、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阶级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1)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
最高价值标准:
根本衡量尺度:
最高价值追求:
最 重 要的是:
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价值判断和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注意区分
人民群众的利益
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
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价值判断与
价值选择
一、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
二、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1. 含义(第1目)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1目)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第2目)
3. 产生(第1目)
4. 特点
【学习重点】
社会历史性(第1目)
阶级性和阶层性(第2目)
主体差异性(第2目)
知识小结
5. 标准
【学习难点】
2. 关系(第1目)
1、价值判断虽具有主体差异性但也有客观标准。( )
2、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 )
3、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充不充分。( )
4、文艺工作者应把遵循文化创作规律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
5、事物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
×

×
×
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
事物是否有价值取决于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基础 ≠ 决定。
判断题
选择题
1.山东是全国老龄人口总量最大且老龄化进程较快的省份。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性难题逐步凸显。十余年来,山东逐步建立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扭转了失能人员特别是失能老年人“机构不能医、医院不能养、家庭无力护”困局。可见(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
④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详解】①②:针对老龄化程度加深带来的问题,十余年来,山东逐步建立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扭转了困局,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也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①②正确。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③错误。
④: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不一定是正确的社会意识,不一定促进社会存在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A。
选择题
2.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由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有(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体的充分肯定
③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④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③④:通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评选颁授,对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说明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未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排除①。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选择题
3.曾几何时,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河北定兴县的南拒马河常年干涸断流、杂草丛生,河道一度伤痕累累。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大力气对河道进行整治。如今,河道通了,水质清了,鸟儿来了,定兴县南拒马河重现生机。这告诉我们( )
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要求人必须服从自然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③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④不同的价值观对实践活动的导向结果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详解】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要求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服从自然,①错误。
②④:曾几何时,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南拒马河河道一度伤痕累累。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南拒马河重现生机。前后两种不同的观念及影响告诉我们:不同的价值观对实践活动的导向结果不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②④符合题意。
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的合理性依赖于价值判断的正确性,③错误。故本题选C。

选择题
4.“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驱车300多公里深入太行山深处看真贫,到不远千里走进湘西武陵山区少数民族贫困村;从踏着恺皑白雪走进河北张家口贫困村德胜村,到深入四川大凉山腹地昭觉县彝族群众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温暖贴心的关怀,真导深情的惦念,体现着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着百年大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总书记用言行告诉我们( )
①必须依据正确的价值选择,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②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
④在奉献祖国与人民行动中,书写不凡人生篇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