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课前准备 必修一课本、导学案、黑色红色签字笔 课前三分钟必背清单 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诞生标志 2、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 3、十月革命的意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世界到中国 从确立到发展 从发展到强大 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 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 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中国 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站 富 强 (一)目标与导学 阅读课本20-21页内容和导学案16-17页找出下列知识点,时间3分钟。 (1)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 (2)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及二者关系 (3)近代中国人民的尝试的过程和结论 (4)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教学板块一: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二)自学与探究 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统一答案。 一、艰辛探索的青春——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议学思考: 近代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你都看到了什么?能否结合初中历史知识来说一说。 1840年 鸦片战争 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艰辛探索的青春——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外因: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三重压迫。 2.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内因:封建制度落后,长期闭关锁国,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目的和动力 前提和基础 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决定 决定 一、艰辛探索的青春——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任务, 仁人志士进行的尝试都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农民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 资产阶级立宪派 一、艰辛探索的青春——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突破提升: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P21 我打不过他!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 ③民族资产阶级没实力 ②封建主义不愿意 摁住他!不能起来! 我大清岂容你放肆! 根本原因: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课堂练习 1.近代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无数仁人志士,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 ①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 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国无产阶级未能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教学板块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1.指导思想 2.开始标志 3.领导力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4.革命历程 5.取胜法宝 6.革命道路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7.革命性质 8.胜利标志 9.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主心骨) 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P25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武党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性质,“新”在哪,步骤) 新中国成立(意义--周年纪念)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中共七大 观看视频,阅读课本P22-25,找出下列知识点,时间3分钟。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相关链接P23 二、找到出路的青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特点: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意义: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课堂练习 (一线精练P16·7)1919年5月4日,中国人民在北京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他们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抗议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为。这场运动迅速席卷全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运动。该运动( )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①④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性质 P24 二、找到出路的青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领导阶级 阶级基础 革命对象 革命性质 【特别提醒】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来说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主体 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领导权 革命前途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所属世界革命范畴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新”在哪里 (专家点评P24) 资产阶级 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二、找到出路的“青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中国革命的步骤 P24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1956年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必要准备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必然趋势 二、找到出路的“青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堂练习 1.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由此可见(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准备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各有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找到出路的“青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辞旧: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历史意义) (2)迎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社会意义) (3)对外: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世界意义) 新中国 成立的 意义 课堂练习 (2024年安徽·3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D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结合起来(第一次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找到出路的“青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特别注意: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能认为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 2.毛泽东思想是在党的七大(1945年)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 课堂总结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导思想 开始标志 领导力量 革命历程 革命道路 取胜法宝 革命性质 胜利标志 胜利成果 五四运动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思想 社会性质 历史任务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课堂练习 1.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也就有所差异。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 ②半封建→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③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④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2.2021年开春,电视剧《觉醒年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③使灾难深重的中国有了可以依赖的领导者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①拥有革命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②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③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④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⑤坚持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⑦符合国情:分两步走符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⑧革命的前途: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重难点突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