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上科学丨第二章 核心考点集训本章内含6个核心考点(杭州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①将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制成100%大蒜提取液。②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③吸取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的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④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18~24小时。⑤拍照记录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1)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将等量的_________(填“自来水”或“无菌水”)滴入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2)如图甲所示,含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皿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乙可知,抑菌效果最佳的大蒜提取液浓度是100%。(3)小组成员经查阅资料得:大蒜中的主要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蒜瓣被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请你说说能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食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1.1小科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剩下的蛋壳倒扣在栽有吊兰的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吊兰生长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首先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的吊兰幼苗,分别栽入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花盆中。②甲盆中不放蛋壳,乙盆中放蛋壳,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③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兰将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甲 41 51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 41 70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填“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2)该实验过程中,起对照作用的是植株 (填“甲”或“乙”)。(3)小科的实验有不足之处,请提出改进建议: 。练1.2浙江人喜欢吃年糕,每年的年底前会做很多年糕,浸在水里,能放很长时间,但一旦过年后进入第二年春季,年糕很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弄清年糕发霉的原因,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探究实验:第一步材料处理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第1组 第2组 第3组第二步实验操作 将玻璃瓶敞口放置 将玻璃瓶瓶口塞紧 将玻璃瓶敞口放置第三步恒温培养(1周) 25℃ 25℃ 5℃第四步实验结果 年糕出现大量菌落 年糕无菌落 年糕出现少量菌落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2)比较第1组和第2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3)分析第1组与第3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练1.3蟑螂是一种繁殖能力和生命力极强的卫生害虫,一旦出现,很难驱除干净。蟑螂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呢?学习小组的同学结合实际经验做出了以下假设:假设一:蟑螂喜欢潮湿的环境。(生活实例:卫生间的蟑螂数目比卧室多)假设二:蟑螂喜欢温暖的环境。(生活实例: ?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实验设计如表所示:组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环境温度 5℃ 15℃ 25℃ 35℃ 45℃其他条件 大小完全相同的容器; ? ;各容器内放入品种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20只蟑螂;相同种类和数量的食物。活跃程度 不活动 活动很少 活跃 非常活跃 出现死亡(1)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列举一个支持假设二“?”处的生活实例: 。(2)请将实验设计环节“?”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本次实验的结论是 。练1.4兴趣小组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有同学认为与衣服颜色有关,也有同学认为与汗液的气味有关。为了探究衣服颜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准备3种颜色深浅不同的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涂抹等量且面积相同的生理盐水和汗液。②将6张纸板分开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记录每分钟内各纸板上蚊子停留的次数。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步骤②两次。在研究衣服颜色对蚊子吸引力关系时,除了纸板的种类、大小相同外,还需要确保涂抹的液体质量、面积相同,尤其是这些汗液必须是 。【实验结果】颜色 浅色 较深色 深色实验序号 1 2 3 1 2 3 1 2 3蚊子停 留次数 生理 盐水 2 1 8 5 4 3 8 7 6汗液 20 21 19 22 24 23 28 25 29【数据处理】小组同学认为涂有生理盐水的浅色纸板,第3次实验时蚊子停留次数偏多,把“8”改为了“2”。他们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与纸板颜色相比,汗液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更大。得出该结论的证据是 。(绍兴期中)绍兴市“云之翼”棒球场承担了19届亚运会的棒球和垒球赛事。“云”代表新互联网时代,“之”代表着之江,“翼”代表积蓄飞腾之势。下列关于棒球场及比赛的一些数据描述合理的是( )A.整个场馆总建筑面积约16m2B.棒球的周长约为23cmC.比赛期间天气晴好,气温约为0~10℃D.交通便利,位于越城区和柯桥区的交会处,距离地铁1号线150km练1.1“夸赞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A.2分米 B.2米 C.6分米 D.6米练1.2五一假期,小嵊与爸爸出去游玩,写了一篇游记,部分内容如下:“今天天气晴朗,气温20℃,我和爸爸去浙江最高峰——黄茅尖(海拔1929千米)游玩。在登山过程中,一瓶550毫升的矿泉水被我喝完。站在山顶,远眺20千米外的百山祖,云海在我的脚下,让我体会到一切的坚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游记中涉及的数据,最有可能是小嵊笔误的是( )A.气温20℃ B.黄茅尖海拔1929千米C.矿泉水体积550毫升 D.与百山祖相距20千米练1.3如图所示,清晨一颗小水珠即将从离地面0.5米高的玉米叶掉下,下列相关估算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万滴水珠的质量约为1斤B.水珠直径约为5cmC.玉米叶片厚约2cmD.水珠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1分钟练1.4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80~120nm,传染性很强。在疫情期间,小张出去买生活用品,他戴好口罩后一路走向超市。在超市门口,保安拿着电子体温计往小张额头上扫了一下,便测出了他的体温是正常的,随后小张进入超市买完东西后就迅速回到家。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的正常体温约为36.9℃ B.小张买了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LC.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0.00008m~0.00012m D.小张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有75dm(杭州期中)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练1.12022年8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油气勘探开发再获新进展。堪称“地下珠峰”的定向井,并深最深达到9.3千米,刷新亚洲最深纪录。下列关于井深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9.3千米=9.3×1000=9300米B.9.3千米=9.3×1000米=9300米C.9.3千米=9.3千米×1000米=9300米D.9.3千米=9.3千米×1000=9300米练1.2小明的自行车后轮需要换车胎,他从修理部找来了扳手(如图所示)准备自己动手,修理时他发现扳手的两端都有数字,一端是14,另一端是18,他想这一定是扳手的开口宽度,那么这两个数字后面的单位应该是(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D.米练1.3某小组准备了以下材料自制温度计:一只容积为0.1L的玻璃瓶,玻璃瓶口直径为0.03m,花露水30cm3,长20cm的吸管,对以上数据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正确的是( )A.0.1L=0.1L×1000mL=100mL B.0.03m=0.03×1000mm=30mmC.30cm3= D.20cm=20cm×m=0.2m练1.42023年8月29日,搭载麒麟9000S芯片的华为Mate60Pro发布,引起世界关注。有国外研究团队认为:麒麟9000S采用了特殊工艺的14nm芯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了14纳米制程达到7纳米芯片性能的技术突破,这意味着华为在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方面的自主创新,使其拥有了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芯片结构设计。对于“14纳米”,下列正确的是( )A.14nm=1.4×10﹣2mm B.14nm=1.4×10﹣3mmC.14nm=1.4×10﹣4mm D.14nm=1.4×10﹣5mm(杭州期中)如图,小科用刻度尺和三角尺测出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请分析回答:(1)用下图方式对圆柱体的直径进行测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测量出直径为_______cm。(2)用下图方式对圆柱体的高度进行测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3)小科同学用精度更高的刻度尺对圆柱体的高进行了五次测量,数据记录下表。表中记录的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是第_______次(填序号);小科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1 2 3 4 5测量值(cm) 17.72 17.69 17.70 17.18 17.71练1.1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_______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_______尺测量时,尺子放得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_______ ,该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练1.2如图中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cm。选用这一刻度尺对另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cm。练1.3(1)该同学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如图,总长度为_______cm,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mm。(2)用刻度尺测《科学》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01cm、26.00cm、26.02cm、26.32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cm。(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_______(选填“夏”或“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偏大。练1.411月8日~9日,我校开展了第二届体育嘉年华,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在铅球比赛项目中,利用皮卷尺测量运动员抛掷铅球的距离。(1)如图所示的皮卷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2)裁判对运动员的某一次成绩进行了四次测量,数据分别为6.850米,6.860米,6.460米,6.870米,则该次成绩应记为_______。(3)若小可在测量运动员成绩时,用力拉紧皮卷尺,测得7.82米,则实际成绩_______7.82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金华期中)小楷打开一罐椰汁发现里面的椰汁并没有装满,于是他怀疑里面的椰汁体积比包装上标注的245mL要少,他将椰汁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得体积为242mL,于是他认为椰汁净含量不足245mL,小英观察后发现罐内还有残留的椰汁,导致测量不准确,于是她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可以准确测量椰汁的体积,步骤如下(如图甲乙丙丁,部分未画出):(1)重新打开一罐椰汁,还是没有装满。(2) 。(3)倒出椰汁,擦干,确保罐内无残留。(4)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5)计算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 。(6)得出结论。实验反思:仅通过该次实验测得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练1.1永永最近从超市购买了一盒“桂花牌”冰糖,盒内有若干块冰糖且外形不规则,颗粒较大。永永想测此盒冰糖的体积,于是,他邀请了本班的科学探究小组一起展开讨论:(1)写出嘉嘉不支持欢欢或者永永的理由: (写出一点即可)。课题组请教了科学老师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出家里的面粉来帮忙一下。于是,课题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面粉倒入量筒A,摇实、摇平后记下此时的刻度V1(如图A);②将冰糖块放入量筒B,摇实、摇平、记下此时的刻度V2(如图B);③再将量筒A中全部面粉倒入盛有冰糖的量筒B,浸没冰糖后,摇实、摇平、记下此时的刻度V3(如图C);(2)用上述字母表示冰糖体积的表达式V冰糖= 。练1.2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量某品牌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继续进行下列探究。(1)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粉笔会吸水),如图甲所示,吸足水后测得总体积为V2,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2)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涂抹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 。(3)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4)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 。练1.3某注射蒸馏水瓶,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液面高度为H1;按图乙测得液体上部空间高度为H2。若玻璃瓶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最大容积是 。练1.4联联在实验室测量一块石头的体积时,发现石头无法放入提供的量筒中。为了能测定这块石头的体积,她利用该量筒、滴管和烧杯等器材来完成这次测量实验。①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把石头用不吸水的细线系好后浸没在水中,用记号笔在烧杯外壁标记液面位置;②把石头从烧杯中拿出;③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④将量筒中水缓慢倒入烧杯中,并利用滴管滴加至烧杯原液面标记处;⑤记录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V2。(1)计算石头体积的表达式为:V= 。(用以上字母和数字表示)(2)分析测量过程,你认为测量值 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不同的测量顺序可能会导致的误差不同,某次实验需要量取20mL水倒入烧杯中,联联直接用量筒量取20mL的水倒入烧杯中;盟盟先量取50mL的水,然后配合使用滴管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至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30mL,盟盟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准确,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宁波期中)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4℃,82℃时的示数是80℃,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刻度是均匀的。(1)请你提出两条提高温度计精确度的建议: ; 。(2)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23℃时,实际温度是多少?(3)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练1.1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水银和酒精两种物质(相关参数如表所示),他应选用 做测温物质,原因是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他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A对着2cm刻度处,B对着22cm刻度处,则该刻度尺每一小格(1mm)对应的温度是 ℃,0刻度处对应的温度为 ℃。物质 凝固点 沸点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练1.2小科用自制的温度计(如图甲),来探究玻璃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分别选用两个不同横截面积的细管的装置,分别标记为S1和S2,然后分别把两套装置中的玻璃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中玻璃细管横截面积S1 S2(选填“<”、“=”或“>”)。(2)分析比较序号1、2、3的数据,小科基于的假设是:玻璃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 有关。(3)小科把自制的温度计(细管的横截面积为S1)放入水中,稳定后测得液柱高度为10厘米。请结合表格数据分析,此时水的温度是 ℃。序号 横截面积 温度t/℃ 液柱高度h/cm1 S1 0 42 S1 20 83 S1 40 124 S2 0 45 S2 20 106 S2 40 16练1.3下列数据是从干湿表上测得并稍做处理列表得到的。请仔细观察并完成下列问题:℃ 相 对 湿 度干球温度计和湿球 温度计温差/℃ 1 88 88 89 90 91 91 92 92 92 93 932 76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63 65 67 69 71 72 74 75 76 77 78 794 54 57 60 62 64 66 68 69 70 71 725 43 48 50 54 56 58 60 62 64 65 66干球温度计读数/℃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1)干球温度计上的读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比较”)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2)当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20℃和19℃时,环境湿度为 。练1.4学完“温度的测量”后,班级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同学们在家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做了甲、乙、丙三种温度计。请回答。(1)如图甲,用空瓶子、可弯曲导管、橡胶塞等制作了简易温度计。当温度升高时,导管内液柱将如何移动?为什么? 。(2)如图乙,吸管B通过软木塞与塑料瓶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段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t/℃ 17 19 21 23 25 27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①这个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普通温度计的 。(填结构名称)②有同学认为用此温度计不能测29℃及以上的温度,你支持他的观点吗?请结合上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丙,用吸管、玻璃瓶、硬纸和豆油在常温(20℃)环境下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将刚做好的温度计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烧杯中,并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请你画出该自制温度计内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上科学丨第二章 核心考点集训本章内含6个核心考点(杭州期中)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①将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制成100%大蒜提取液。②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③吸取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的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④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18~24小时。⑤拍照记录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1)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将等量的_________(填“自来水”或“无菌水”)滴入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2)如图甲所示,含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皿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乙可知,抑菌效果最佳的大蒜提取液浓度是100%。(3)小组成员经查阅资料得:大蒜中的主要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蒜瓣被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请你说说能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食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菌水;(2)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和繁殖;(3)将大蒜切碎食用。【解析】(1)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变量是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将等量的无菌水滴入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2)图甲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和繁殖。据图乙可知,大蒜提取液浓度为100%时,抑菌圈直径最大,所以效果最佳的是100%大蒜提取液。(3)因为完整的大蒜瓣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因此我们可以将大蒜切碎食用。故答案为:(1)无菌水;(2)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3)将大蒜切碎食用。练1.1(宁波期末)小科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剩下的蛋壳倒扣在栽有吊兰的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吊兰生长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首先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的吊兰幼苗,分别栽入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花盆中。②甲盆中不放蛋壳,乙盆中放蛋壳,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③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兰将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甲 41 51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 41 70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填“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2)该实验过程中,起对照作用的是植株 (填“甲”或“乙”)。(3)小科的实验有不足之处,请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1)作出假设;(2)甲;(3)吊兰幼苗的数量太少,甲、乙应各取5株健壮的吊兰幼苗(合理即可)。【解析】(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即作出假设。“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这是对“蛋壳中是否含有促进吊兰生长的营养物质”这一问题进行的肯定回答,所以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作出假设。(2)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过程中,甲盆中不放蛋壳,是对照组;乙盆中放蛋壳,是实验组。(3)实验对象的数量过少,会由于自身的偶然性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小科的实验有不足之处:吊兰幼苗的数量太少;应进行改进:甲、乙各取5株健壮的吊兰幼苗等。故答案为:(1)作出假设;(2)甲;(3)吊兰幼苗的数量太少,甲、乙应各取5株健壮的吊兰幼苗(合理即可)。练1.2(绍兴期中)浙江人喜欢吃年糕,每年的年底前会做很多年糕,浸在水里,能放很长时间,但一旦过年后进入第二年春季,年糕很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弄清年糕发霉的原因,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探究实验:第一步材料处理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第1组 第2组 第3组第二步实验操作 将玻璃瓶敞口放置 将玻璃瓶瓶口塞紧 将玻璃瓶敞口放置第三步恒温培养(1周) 25℃ 25℃ 5℃第四步实验结果 年糕出现大量菌落 年糕无菌落 年糕出现少量菌落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2)比较第1组和第2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3)分析第1组与第3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杀死玻璃瓶和年糕中原有的微生物;(2)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3)年糕在适当高温下更容易发霉(低温不易发霉亦可)。【解析】(1)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玻璃瓶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玻璃瓶和年糕中原有的微生物。(2)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第1组和第2组,变量是微生物,假设是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3)第3组与第1组,变量是温度,得出的结论是年糕在适当高温下更容易发霉(低温不易发霉亦可)。故答案为:(1)杀死玻璃瓶和年糕中原有的微生物;(2)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3)年糕在适当高温下更容易发霉(低温不易发霉亦可)。练1.3(温州模拟)蟑螂是一种繁殖能力和生命力极强的卫生害虫,一旦出现,很难驱除干净。蟑螂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呢?学习小组的同学结合实际经验做出了以下假设:假设一:蟑螂喜欢潮湿的环境。(生活实例:卫生间的蟑螂数目比卧室多)假设二:蟑螂喜欢温暖的环境。(生活实例: ?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实验设计如表所示:组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环境温度 5℃ 15℃ 25℃ 35℃ 45℃其他条件 大小完全相同的容器; ? ;各容器内放入品种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20只蟑螂;相同种类和数量的食物。活跃程度 不活动 活动很少 活跃 非常活跃 出现死亡(1)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列举一个支持假设二“?”处的生活实例: 。(2)请将实验设计环节“?”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本次实验的结论是 。【答案】(1)在室内温度低的情况下,蟑螂多移居到靠近炉灶周围的缝隙,或聚集到暖气沟等温暖的环境中;(2)相同的环境;(3)蟑螂活跃程度受温度的影响。【解析】(1)在室内温度低的情况下,蟑螂多移居到靠近炉灶周围的缝隙,或聚集到暖气沟等温暖的环境中。(2)对照试验要求,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除温度不同外,容器的大小要相同、饲养的环境应相同、各容器放置的实验材料应相同等。(3)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不高于35℃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蟑螂的活跃程度越高。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蟑螂活跃程度受温度的影响。故答案为:(1)在室内温低的情况下,蟑螂多移居到靠近炉灶周围的缝隙,或聚集到暖气沟中等温暖的环境;(2)相同的环境;(3)蟑螂活跃程度受温度的影响。练1.4(嘉兴期末)兴趣小组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有同学认为与衣服颜色有关,也有同学认为与汗液的气味有关。为了探究衣服颜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准备3种颜色深浅不同的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涂抹等量且面积相同的生理盐水和汗液。②将6张纸板分开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记录每分钟内各纸板上蚊子停留的次数。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步骤②两次。在研究衣服颜色对蚊子吸引力关系时,除了纸板的种类、大小相同外,还需要确保涂抹的液体质量、面积相同,尤其是这些汗液必须是 。【实验结果】颜色 浅色 较深色 深色实验序号 1 2 3 1 2 3 1 2 3蚊子停 留次数 生理 盐水 2 1 8 5 4 3 8 7 6汗液 20 21 19 22 24 23 28 25 29【数据处理】小组同学认为涂有生理盐水的浅色纸板,第3次实验时蚊子停留次数偏多,把“8”改为了“2”。他们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与纸板颜色相比,汗液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更大。得出该结论的证据是 。【答案】【实验步骤】来自同一个人;【数据处理】不合理;实验应实事求是,真实记录数据,不能随意改动数据;【得出结论】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解析】【实验步骤】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在研究衣服颜色对蚊子吸引力关系时,除了纸板的种类、大小相同外,还需要确保涂抹的液体质量、面积相同,尤其是这些汗液必须是来自同一个人。【数据处理】实验应实事求是,真实记录数据,不能随意改动数据,因此,他们的做法不合理。【得出结论】比较表格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表格中数据显示,与纸板颜色相比,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可知,汗液的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较强。故答案为:【实验步骤】来自同一个人;【数据处理】不合理;实验应实事求是,真实记录数据,不能随意改动数据;【得出结论】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绍兴期中)绍兴市“云之翼”棒球场承担了19届亚运会的棒球和垒球赛事。“云”代表新互联网时代,“之”代表着之江,“翼”代表积蓄飞腾之势。下列关于棒球场及比赛的一些数据描述合理的是( )A.整个场馆总建筑面积约16m2B.棒球的周长约为23cmC.比赛期间天气晴好,气温约为0~10℃D.交通便利,位于越城区和柯桥区的交会处,距离地铁1号线150km【答案】B【解析】A、通常一个房间的面积约16m2,一个比赛场馆的面积要远远大于16m2,故A错误;B、棒球的周长为23cm,故B正确;C、19届亚运会是在9月下旬开始的,气温较高,不可能为0~10℃,故C错误;D、棒球场交通便利,说明距离地铁1号线比较近,不可能距离地铁1号线150km,故D错误。故选:B。练1.1(绍兴期中)“夸赞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A.2分米 B.2米 C.6分米 D.6米【答案】B【解析】人的一只胳膊伸直长度约0.6m,由图可知两人的面部相隔约为d=3×0.6m=1.8m=18dm,最接近2m,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练1.2(绍兴期末)五一假期,小嵊与爸爸出去游玩,写了一篇游记,部分内容如下:“今天天气晴朗,气温20℃,我和爸爸去浙江最高峰——黄茅尖(海拔1929千米)游玩。在登山过程中,一瓶550毫升的矿泉水被我喝完。站在山顶,远眺20千米外的百山祖,云海在我的脚下,让我体会到一切的坚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游记中涉及的数据,最有可能是小嵊笔误的是( )A.气温20℃ B.黄茅尖海拔1929千米C.矿泉水体积550毫升 D.与百山祖相距20千米【答案】B【解析】A、五一假期,天气晴朗,气温在20℃左右,故A符合实际;B、黄茅尖海拔1929米,故B不符合实际,可能是小嵊笔误;C、矿泉水体积550毫升=0.55升,故C符合实际;D、黄茅尖与百山祖相距20千米,故D符合实际。故选:B。练1.3(宁波期中)如图所示,清晨一颗小水珠即将从离地面0.5米高的玉米叶掉下,下列相关估算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万滴水珠的质量约为1斤 B.水珠直径约为5cmC.玉米叶片厚约2cm D.水珠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1分钟【答案】A【解析】A、一滴水的质量约为0.05克,一万滴水珠的质量约为500克,即1斤,A符合事实;B.一滴水的体积约0.05cm3,根据V=πr3得到一滴水的半径为r===0.23cm,水珠直径约为d=2r=2×0.23cm=0.46cm,故B不符合事实;C、玉米叶片厚约2mm,故C不符合事实;D、小水滴下落的时间约为0.3s,故D不符合事实。故选:A。练1.4(杭州期中)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80~120nm,传染性很强。在疫情期间,小张出去买生活用品,他戴好口罩后一路走向超市。在超市门口,保安拿着电子体温计往小张额头上扫了一下,便测出了他的体温是正常的,随后小张进入超市买完东西后就迅速回到家。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的正常体温约为36.9℃ B.小张买了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LC.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0.00008m~0.00012m D.小张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有75dm【答案】A【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正确;B、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在500mL=0.5L左右,故B错误;C、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80~120nm,合8×10-8m~1.2×10-7m,故C错误;D、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7dm左右,故D错误。故选:A。(杭州期中)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答案】B【解析】A、2.5μm×10﹣6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BCD、1μm=10﹣6m=10﹣5dm=10﹣4cm,所以2.5μm=2.5×10﹣6m=2.5×10﹣5dm=2.5×10﹣4cm。故选:B。练1.1(温州期中)2022年8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油气勘探开发再获新进展。堪称“地下珠峰”的定向井,并深最深达到9.3千米,刷新亚洲最深纪录。下列关于井深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9.3千米=9.3×1000=9300米B.9.3千米=9.3×1000米=9300米C.9.3千米=9.3千米×1000米=9300米D.9.3千米=9.3千米×1000=9300米【答案】B【解析】9.3千米=9.3×1000米=9300米,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练1.2(宁波期中)小明的自行车后轮需要换车胎,他从修理部找来了扳手(如图所示)准备自己动手,修理时他发现扳手的两端都有数字,一端是14,另一端是18,他想这一定是扳手的开口宽度,那么这两个数字后面的单位应该是(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D.米【答案】B【解析】中学生食指宽度在1cm左右,由图知,扳手左侧的开口宽度略大于食指宽度,应该是1.4cm=14mm;右侧的开口宽度应该是1.8cm=18mm。故选:B。练1.3(金华月考)某小组准备了以下材料自制温度计:一只容积为0.1L的玻璃瓶,玻璃瓶口直径为0.03m,花露水30cm3,长20cm的吸管,对以上数据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正确的是( )A.0.1L=0.1L×1000mL=100mL B.0.03m=0.03×1000mm=30mmC.30cm3= D.20cm=20cm×m=0.2m【答案】B【解析】A、0.1L=0.1×1000mL=100mL,故A错误;B、0.03m=0.03×1000mm=30mm,故B正确;C、30cm3=30×10-3L=0.03L,故C错误;D、20cm=20×m=0.2m,故D错误。故选:B。练1.4(金华模拟)2023年8月29日,搭载麒麟9000S芯片的华为Mate60Pro发布,引起世界关注。有国外研究团队认为:麒麟9000S采用了特殊工艺的14nm芯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了14纳米制程达到7纳米芯片性能的技术突破,这意味着华为在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方面的自主创新,使其拥有了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芯片结构设计。对于“14纳米”,下列正确的是( )A.14nm=1.4×10﹣2mm B.14nm=1.4×10﹣3mmC.14nm=1.4×10﹣4mm D.14nm=1.4×10﹣5mm【答案】D【解答】14nm=14×10﹣9m=1.4×10﹣5mm;故选:D。(杭州期中)如图,小科用刻度尺和三角尺测出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请分析回答:(1)用下图方式对圆柱体的直径进行测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测量出直径为_______cm。(2)用下图方式对圆柱体的高度进行测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3)小科同学用精度更高的刻度尺对圆柱体的高进行了五次测量,数据记录下表。表中记录的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是第_______次(填序号);小科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1 2 3 4 5测量值(cm) 17.72 17.69 17.70 17.18 17.71【答案】(1)A;1.00;(2)C;(3)4;多次测量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解析】(1)A、采用辅助工具法测量时,能准确读出圆柱体上边缘的刻度,测出圆柱体的直径,故A正确;B、刻度尺下端从没有刻度的位置开始,圆柱体下方的刻度不能准确读出,上方读数准确,故B错误;C、圆柱体下方的读数准确,上方三角板的一个顶点与刻度尺接触,不一定准确,故C错误;D、刻度尺下端从没有刻度的位置开始,圆柱体下方的读数不准确,上方的三角板斜边与圆柱体接触,不能准确读出圆柱体上边缘的刻度,故D错误。故选:A。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00cm对齐,故测量出直径为1.00cm;(2)A、圆柱体的左侧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B、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故B错误;C、圆柱体的左侧与刻度尺的3.00cm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故C正确;D、圆柱体没有与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故D错误。故选:C;(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结果与其它测量的结果偏差较大,是错误的;小科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测量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答案为:(1)A;1.00;(2)C;(3)4;多次测量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练1.1(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_______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_______尺测量时,尺子放得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_______ ,该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答案】B;A;4.75cm;1mm。【解析】因为A的分度值为1cm,B的分度值为1mm,所以B的准确度高;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所以A测量方法不正确,B的测量方法正确。在B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4.20cm对齐,右侧与8.9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95cm-4.20cm=4.75cm;故答案为:B;A;4.75cm;1mm。练1.2(金华期中)如图中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cm。选用这一刻度尺对另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cm。【答案】2.55;12.35。【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7.5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7.55cm﹣5.00cm=2.55m;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35cm。故答案为:2.55;12.35。练1.3(杭州期中)(1)该同学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如图,总长度为_______cm,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mm。(2)用刻度尺测《科学》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01cm、26.00cm、26.02cm、26.32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cm。(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_______(选填“夏”或“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偏大。【答案】(1)1.70;1.0;(2)减小误差;26.01;(3)冬。【解析】(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9.00cm对齐,右侧与10.70cm对齐,所以17圈的长度为L=10.70cm﹣9.00cm=1.70cm;细铜丝的直径为:d==0.10cm=1.0mm;(2)在长度测量中,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其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四次读数中,26.3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L==26.01cm;(3)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故答案为:(1)1.70;1.0;(2)减小误差;26.01;(3)冬。练1.4(台州期中)11月8日~9日,我校开展了第二届体育嘉年华,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在铅球比赛项目中,利用皮卷尺测量运动员抛掷铅球的距离。(1)如图所示的皮卷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2)裁判对运动员的某一次成绩进行了四次测量,数据分别为6.850米,6.860米,6.460米,6.870米,则该次成绩应记为_______。(3)若小可在测量运动员成绩时,用力拉紧皮卷尺,测得7.82米,则实际成绩_______7.82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1)1cm;(2)6.860m;(3)大于。【解析】(1)由图可知,皮卷尺一个大格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是1cm,所以皮卷尺的最小刻度是1cm;(2)从题中数据可知,6.460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6.460m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该次成绩应记为:=6.860m;(3)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时,皮卷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故实际成绩应大于7.82m。故答案为:(1)1cm;(2)6.860m;(3)大于。(金华期中)小楷打开一罐椰汁发现里面的椰汁并没有装满,于是他怀疑里面的椰汁体积比包装上标注的245mL要少,他将椰汁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得体积为242mL,于是他认为椰汁净含量不足245mL,小英观察后发现罐内还有残留的椰汁,导致测量不准确,于是她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可以准确测量椰汁的体积,步骤如下(如图甲乙丙丁,部分未画出):(1)重新打开一罐椰汁,还是没有装满。(2) 。(3)倒出椰汁,擦干,确保罐内无残留。(4)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5)计算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 。(6)得出结论。实验反思:仅通过该次实验测得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答案】(2)另取一定量的椰汁倒入量筒,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向刚打开不满的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添加的椰汁的体积为:V=V0﹣V1;(5)V1+V2-V0-V3;(6)仅做了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解答】(1)重新打开一罐椰汁,还是没有装满。(2)另取一定量的椰汁倒入量筒,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向刚打开不满的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添加的椰汁的体积为:V=V0﹣V1;(3)倒出椰汁,擦干,确保罐内无残留。(4)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5)计算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V1+V2-V0-V3。(6)得出结论。实验反思:仅通过该次实验测得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问题是:仅做了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故答案为:(2)将椰汁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向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添加的椰汁的体积为:V=V0﹣V1;(5)V1+V2-V0-V3;(6)仅做了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练1.1(绍兴期中)永永最近从超市购买了一盒“桂花牌”冰糖,盒内有若干块冰糖且外形不规则,颗粒较大。永永想测此盒冰糖的体积,于是,他邀请了本班的科学探究小组一起展开讨论:(1)写出嘉嘉不支持欢欢或者永永的理由: (写出一点即可)。课题组请教了科学老师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出家里的面粉来帮忙一下。于是,课题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面粉倒入量筒A,摇实、摇平后记下此时的刻度V1(如图A);②将冰糖块放入量筒B,摇实、摇平、记下此时的刻度V2(如图B);③再将量筒A中全部面粉倒入盛有冰糖的量筒B,浸没冰糖后,摇实、摇平、记下此时的刻度V3(如图C);(2)用上述字母表示冰糖体积的表达式V冰糖= 。【解答】(1)①如采用欢欢的方案,由于冰糖间存在较大间隙,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大;②如采用永永的方案,由于冰糖可溶于水,测量出的冰糖的体积会偏小;(2)由图A可知面粉的体积为:V1=90mL,由图C可知冰糖和面粉的总体积:V3=160mL,则冰糖的体积为:V冰糖=V3﹣V1。故答案为:(1)冰糖易溶于水,无法测量;冰糖颗粒之间存在较大空隙,测得体积偏大;(2)V3﹣V1。练1.2(台州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量某品牌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继续进行下列探究。(1)甲组同学用排水法测量粉笔的体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粉笔会吸水),如图甲所示,吸足水后测得总体积为V2,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2)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涂抹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 。(3)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4)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 。【答案】(1)偏小;(2)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漫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3)V4﹣V3;(4)V1+V4﹣V3﹣V2。【解答】(1)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将粉笔放入水中,粉笔完全浸没,测得总体积为V2,则粉笔的体积为V2﹣V1;由于粉笔会吸水,导致水的体积减小,故得到的粉笔体积偏小;(2)由于涂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则可选择针压法测体积,故操作是: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浸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3)由于粉笔不再吸收水分,也不膨胀,故再把粉笔投入水中,增加的体积就是粉笔的体积,所以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V4﹣V3;(4)由丙组同学可知:粉笔的体积V4﹣V3,V1为水的体积,V2为加入粉笔后水和粉笔的总体积,故粉笔吸收水的体积为:V1+V4﹣V3﹣V2。故答案为:(1)偏小;(2)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完全漫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3)V4﹣V3;(4)V1+V4﹣V3﹣V2。练1.3(台州期中)(台州期中)某注射蒸馏水瓶,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液面高度为H1;按图乙测得液体上部空间高度为H2。若玻璃瓶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最大容积是 。【答案】πD2(H1+H2)【解答】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底面积:S=π()2;水的体积为:V水=SH2=π()2×H1,根据图乙可知,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体积:V′=SH2=π()2×H2,水瓶的容积:V总=V水+V′=π()2×H1+π()2×H2=πD2(H1+H2)。故答案为:πD2(H1+H2)。练1.4(温州期中)联联在实验室测量一块石头的体积时,发现石头无法放入提供的量筒中。为了能测定这块石头的体积,她利用该量筒、滴管和烧杯等器材来完成这次测量实验。①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把石头用不吸水的细线系好后浸没在水中,用记号笔在烧杯外壁标记液面位置;②把石头从烧杯中拿出;③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④将量筒中水缓慢倒入烧杯中,并利用滴管滴加至烧杯原液面标记处;⑤记录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V2。(1)计算石头体积的表达式为:V= 。(用以上字母和数字表示)(2)分析测量过程,你认为测量值 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不同的测量顺序可能会导致的误差不同,某次实验需要量取20mL水倒入烧杯中,联联直接用量筒量取20mL的水倒入烧杯中;盟盟先量取50mL的水,然后配合使用滴管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至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30mL,盟盟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准确,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答案】(1)V ﹣V ;(2)大于;(3)将水从量筒倒入烧杯中时,会有部分水残留在量筒中。【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量筒中原有水V1,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V2,则石头的体积为:V=V ﹣V ;(2)取出石头时会带出一些水,向烧杯内倒水时会多倒一些水,计量时会将这些水的体积计入石头的体积,所以测量值会大于真实值;(3)联联直接用量筒量取20mL的水倒入烧杯中,将水从量筒倒入烧杯中时,会有部分水残留在量筒中,误差较大;盟盟先量取50mL的水,然后配合使用滴管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至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30mL,误差较小。故答案为:(1)V ﹣V ;(2)大于;(3)将水从量筒倒入烧杯中时,会有部分水残留在量筒中。(宁波期中)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4℃,82℃时的示数是80℃,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刻度是均匀的。(1)请你提出两条提高温度计精确度的建议: ; 。(2)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23℃时,实际温度是多少?(3)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答案】(1)换用更细的玻璃管;用容积更大的玻璃泡;(2)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23℃时,实际温度是22℃;(3)在42℃时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解答】解:(1)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因此建议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或换用容积更大的玻璃泡;(2)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这支温度计每增加相同的示数时,实际温度的增加也是相同的;且当x=0℃时。y不可能也是0℃.由此可得:y和x的关系在形式上应为y=ax+b﹣﹣﹣﹣﹣①(a、b为某一常量)由于x1=4℃时,y1=2℃;x2=80℃时,y2=82℃,把这两组数据分别代入①式得到4℃×a+b=2℃80℃×a+b=82℃解这个联立方程组得:a=,b=﹣℃即:y=x﹣℃﹣﹣﹣﹣﹣﹣﹣﹣﹣﹣②把x3=23℃代入②式得y3=22℃,这表示当这支温度计示数为23℃时,实际温度为22℃。(3)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即在数值上x=y,则在②式中令y=x,即x=x﹣℃;解之得:x=42℃,即表示在42℃时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答:(1)换用更细的玻璃管;用容积更大的玻璃泡;(2)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23℃时,实际温度是22℃;(3)在42℃时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练1.1(杭州期中)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水银和酒精两种物质(相关参数如表所示),他应选用 做测温物质,原因是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他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A对着2cm刻度处,B对着22cm刻度处,则该刻度尺每一小格(1mm)对应的温度是 ℃,0刻度处对应的温度为 ℃。物质 凝固点 沸点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答案】水银;水银的沸点比水高;0.5;﹣10。【解答】解:(1)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的温度是﹣39℃——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的温度是﹣117℃——78℃,100℃在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水银和酒精相比是因为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2)由题意知,A处的温度为0℃,B处的温度是100℃,所以每毫米的温度是t0==0.5℃/mm;0刻度处对应的温度为﹣20mm×0.5℃/mm=﹣10℃。故答案为:水银;水银的沸点比水高;0.5;﹣10。练1.2(宁波期中)小科用自制的温度计(如图甲),来探究玻璃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分别选用两个不同横截面积的细管的装置,分别标记为S1和S2,然后分别把两套装置中的玻璃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中玻璃细管横截面积S1 S2(选填“<”、“=”或“>”)。(2)分析比较序号1、2、3的数据,小科基于的假设是:玻璃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 有关。(3)小科把自制的温度计(细管的横截面积为S1)放入水中,稳定后测得液柱高度为10厘米。请结合表格数据分析,此时水的温度是 ℃。序号 横截面积 温度t/℃ 液柱高度h/cm1 S1 0 42 S1 20 83 S1 40 124 S2 0 45 S2 20 106 S2 40 16【答案】(1)>;(2)温度;(3)30。【解答】解:(1)温度计示数相同,玻璃泡中液体体积相等,说明液体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液体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液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液柱升得较高,所以S1>S2;(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可知,薄壁细管的液柱高度与温度有关,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越高,薄壁细管的液柱高度越高;(3)由表中数据可知,细管的横截面积为S1时,液柱每增加1cm,温度增加值为:Δt==5℃/cm,液柱高度为10厘米时,水的温度是t=Δt×Δh=5℃/cm×(10cm﹣4cm)=30℃;故答案为:(1)>;(2)温度;(3)30。练1.3(金华期中)下列数据是从干湿表上测得并稍做处理列表得到的。请仔细观察并完成下列问题:℃ 相 对 湿 度干球温度计和湿球 温度计温差/℃ 1 88 88 89 90 91 91 92 92 92 93 932 76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63 65 67 69 71 72 74 75 76 77 78 794 54 57 60 62 64 66 68 69 70 71 725 43 48 50 54 56 58 60 62 64 65 66干球温度计读数/℃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1)干球温度计上的读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比较”)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2)当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20℃和19℃时,环境湿度为 。【答案】(1)大于;(2)91%。【解答】解:(1)由于湿球温度计上的液体要蒸发,蒸发吸热,使得湿球温度计的示数减小,故干球温度计上的读数大于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20℃和19℃时,即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温差为1℃时,相对湿度为91%;故答案为:(1)大于;(2)91%。练1.4(杭州期中)学完“温度的测量”后,班级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同学们在家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做了甲、乙、丙三种温度计。请回答。(1)如图甲,用空瓶子、可弯曲导管、橡胶塞等制作了简易温度计。当温度升高时,导管内液柱将如何移动?为什么? 。(2)如图乙,吸管B通过软木塞与塑料瓶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段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t/℃ 17 19 21 23 25 27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①这个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普通温度计的 。(填结构名称)②有同学认为用此温度计不能测29℃及以上的温度,你支持他的观点吗?请结合上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丙,用吸管、玻璃瓶、硬纸和豆油在常温(20℃)环境下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将刚做好的温度计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烧杯中,并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请你画出该自制温度计内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解答】(1)当温度升高,烧瓶中的气体膨胀,对导管中的液体有向外的力,故液柱向左移动;(2)①据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可知,这个温度计的A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②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约会下降5cm,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3)将刚做好的温度计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烧杯中,温度开始下降,降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0℃,直到冰熔化完,然后升高至室温20℃,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向左移动。当温度升高,烧瓶中的气体膨胀,对导管中的液体有向外的力,故液柱向左移动;(2)①玻璃泡;②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约会下降5cm,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3)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七上科学丨备战期中--第一章考点特训(学生版).docx 浙教版七上科学丨备战期中--第一章考点特训(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