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显微镜的使用 课件(2课时,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 显微镜的使用 课件(2课时,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学习目标:
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件名称
2、掌握显微镜各部件的功能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5-6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显微镜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分别有什么功能?
2、显微镜放大倍数与哪些结构有关?放大倍数怎样计算?
3、用显微镜观察会获得什么样的像?
目镜
作用:放大物像
物镜
作用:放大物像
显微镜的两套透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结构:无螺纹
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结构:有螺纹
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巧记:目无物有 目反物正
粗准焦螺旋
作用:
大范围升降镜筒,获得物像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作用:
小范围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
作用:
转换物镜
压片夹
作用:固定玻片标本
通光孔
作用:使光线通过,进入物镜和镜筒内
载物台
作用:安放玻片标本
遮光器
作用:调节光圈的大小从而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
作用:反射光线
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
镜筒
作用:连接、让光线通过
作用:稳定镜身
镜座
镜臂
作用:持握
镜柱
作用:支持
目镜
放大物像
镜筒
连接、让光线通过
转换器
转换物镜
物镜
放大物像
通光孔
光线通过
载物台
放玻片
遮光器
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
反光镜
反射光线
镜座
稳定镜身
镜柱
支持
镜臂
持握
压片夹
固定玻片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大范围升降镜筒
使物像更清晰
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上”字,在显微镜目镜内看到的如下图。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移动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
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
1.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2.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需要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A
C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第二课时)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思考:
1、简单归纳显微镜操作步骤。
2、如何获得均匀白亮的视野?
3、怎样调节出清晰的物像?
1.取镜和安放
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一手握住_______,一手托住________。
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约_____厘米处。
镜臂
镜座
10
转动_________,使___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__________,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两手转动________,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使视野均匀白亮。
2.对光
转换器

遮光器
反光镜
3.安放装片
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写字的一面向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对_______中心。
通光孔
4.调整焦距
从侧面看着________,转动____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载玻片为止。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轻轻转动_____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物镜


5.观察
移动玻片,将“上”字移到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6.收放
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载玻片。将显微镜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转动反光镜使镜面竖直。最后将显微镜放入镜箱,送回原处。
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放装片
4、调整焦距
5、观察
6、收放
1、如果视野左上方的花粉粒移动到视野中央,如何移动载玻片?
移装片的方向:物像偏离哪个方向,装片应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原因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2、在观察时,小明发现视野中有异物,当他移动载玻片时,异物没有移动。转动目镜时,异物也没有移动。请你帮他想一想,异物到底在哪里?
在物镜上
高倍镜与低倍镜比较
物象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显微镜的成像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眼
1.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D
2.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当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