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牡丹江二中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学年月考试题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图中 a、b、c、d 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
A.a 点纬度最高 B.b 点海拔最高 C.c 点纬度最高 D.d 点海拔最低
2.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海拔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
D.纬度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海拔低的地区
读某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赤道线速度 1667 千米/小时)。
3.图示山脉最可能位于( )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高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4.甲地发育有一条东西向的平直河流,则侵蚀较严重的河段为其()
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北京时间 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4 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追 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 与发展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预计太空驻留 6 个月,明年 4 月左右返回东风着陆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点火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10 月 26 日 3 时 14 分 B.10 月 26 日 15 时 14 分
C.10 月 25 日 3 时 14 分 D.10 月 25 日 15 时 14 分
6.点火发射时全球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为( )
A.大于 1/2 B.小于 1/2 C.等于 1/3 D.小于 1/3
图 3 为“手机软件 YAhooweAther 的截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8.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
B.北京日出东南
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D.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资源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图 4 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因
其形如花瓣,昼开夜合并自动调节智能追光,被命名为“夸父太阳花”。图 5 为某小区(约
45°N)的阳台壁挂式太阳能原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某机构在夏至日对位于不同城市的“夸父太阳花”发电设备进行测试,与三亚相比,乌鲁 木齐的“夸父太阳花”( )
A.水平转动角度更小 B.正午影子更短
C.仰角变化幅度更小 D.展开时间更短
10.如果阳台壁挂式太阳能要在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取得最好的集热效果,该小区集热 器与阳台外墙的夹角度数约为( )
A.11° B.21° C.31° D.4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的特定节令,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 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图 6 为二十四节气 的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 ) A.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角度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变化
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D.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变化
12.下列地球公转速度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
A.夏至与大暑 B.白露与寒露 C.小雪与大雪 D.清明与惊蛰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著名旅游景点“蓝窗”分布在该国戈佐 岛西北角,该景观已于 2017 年 3 月 8 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
A.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B.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
C.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 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
14.“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人类活动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所示沉积岩类型有( )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16.该剖面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沉积作用—挤压弯曲—断裂位移—岩浆侵入 B.沉积作用—挤压弯曲—岩浆侵入—断裂位移 C.断裂位移—岩浆侵入—沉积作用—挤压弯曲 D.断裂位移—沉积作用—挤压弯曲—岩浆侵入 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地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 9
17.该地断层形成的时间大约在( )
A.S1 与 S2 之间 B.S2 与 T 之间 C.O2 与 S2 之间 D.J 之后
18.甲乙间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A.断裂下陷 B.岩层挤压 C.搬运堆积 D.外力侵蚀
新西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貌类型多样,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 岩”,它是由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叠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 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图 10 为“薄饼岩”景观图,图 11 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12 为新 西兰位置示意图,据北完成下面小题。
19.新西兰东侧板块边界附近的海底地貌最有可能为( )
A.海岭 B.海沟 C.裂谷 D.峡谷
20.从岩石成因看,“薄饼岩”所属岩石类型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21.推测“薄饼岩”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板块张裂一岩浆喷出一冷却凝固一海水侵蚀 B.浅海沉积一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海水侵蚀 C.岩浆喷出一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 D.板块碰撞一地壳抬升一海水沉积一固结成岩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 13
22. 最符合图示海沟形成原理的示意图是( )
图 14 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 ) A.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
B.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C.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4.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分别属于(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科学家自制了一种集沙仪器,通过收集大风中的沙粒来研究风
沙流情况。图 15 是沙丘中集沙仪的安置位置示意图,图 16 是集沙仪剖面示意图(①—⑩为 收集沙粒的管子)。完成下面小题。
25.形成沙丘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水共同侵蚀 D.风、水共同沉积
26.管子内沙粒最多的是( )
A.① B.⑤ C.⑨ D.⑩
图 17 示意 2023 年 12 月 5 日亚洲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而气压(单位:百帕)分布。 完成下面小题。
27.北京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8.此时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 18 为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 )
A.a 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B.b 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C.c 示意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D.c 示意为地转偏向力
30.该图表示( )
A.北半球高空的风 B.南半球近地面的风
C.南半球高空的风 D.北半球近地面的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 2 小题,共 40 分。)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1)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反映的是北半球(节气名称) ;此时右图中甲、 乙、丙、丁四地白昼最长的是 ;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 。(填序号)
(3)当地球公转至③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该日后太阳直 射点逐渐向 (南或北)移动。
(4)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 )。
A.北京地区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
C.北京地区日落时刻越来越早 D.北京地区正午时人的影长逐渐变短
(5)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 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 理的是( )
32.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1)从地质构造看,甲为 ,乙为 ,戊为 。
(2)从地表形态看,戊为 ,形成的原因是 。
(3)丙处地貌为 ,丁处地貌为 ,从地质作用看,丙、丁处主要由 作 用形成。
(4)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 水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 环节(用图中数字表示)。
(5)假设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水循环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破坏此 地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 ,同时影响当地气候。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A A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C A A C C A B D B
题号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答案 A B A B D B A B D C
题号 30
答案 B
31.(1) 夏至 甲 丙>丁>乙>甲
(2)②④
(3)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北
(4)C (5)D
32.(1) 背斜 断层 向斜
(2) 山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 山麓冲积扇 三角洲 流水沉积
(4) 海陆间 ④
(5) 夏季 增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