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秘密★启用前
2026 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高二联考
政 治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
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对哲学充满热忱的小李希望加入学校
的哲学社团,为此,他整理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①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③哲学起源于人们对世界的主观认识
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选项对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宋思想家张载:凡象皆气也
②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③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④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⑤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A.①→③→② B.①→④→⑤ C.③→②→⑤ D.④→①→②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正确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基础上的实践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中国共产党人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4.下列对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物质是一成不变的实体性存在
②生产关系不属于物质的范畴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④物质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它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在众多领域崭
露头角。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医疗诊断到金融预测,人工智能不断拓展应用
边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会逐渐具有人的意识
②人工智能技术属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
③人工智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人工智能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认为“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中国五行学说认为金、木、
水、火、土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相互生克,世界由此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下列对这
两个哲学观点评价正确的有
①前者认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后者符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观点
③二者都否定了运动的规律性
④二者都认识到世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 年 8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
基础上推进的,具备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要运用好已有的改革成果和重要经验,根据不同
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抓好改革
任务的组织实施。这表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
①重视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③掌握联系的客观性,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④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重视部分的支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 年 9 月 13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
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根据该决定,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将用 15 年时间,逐步将男职
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 60 周岁延迟到 63 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原 50 周岁、55 周岁,分别延迟到 55 周岁、58 周岁。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做法体现了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缓慢渐进的量变可保证不发生质变
③量的积累确保了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④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
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有不同的模式,我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
①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②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借鉴世界经验的同时进行创新
③抓住主要矛盾,全面分析评价现代化带来的影响
④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回避影响前进道路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0.2024 年 9 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
运共同体”。新时代中非合作蓬勃发展,未来中非合作要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构建更
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共创美好未来。从辩证法的角度,深化中非合作应该
①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中非合作与全球多方面紧密相连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非合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③坚持矛盾分析法,认识到外部矛盾是双方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反对唯心主义,认识到中非合作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中,科研人员们深入各个领域进行实地调研和实验。他们观察各种现象、
收集大量数据,对新技术、新产业有了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同时,他们也运用科学思维对这些现象和
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向前迈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研人员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②科研人员的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科研人员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④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得出的理性认识都是可靠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李振声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农业发展战略专家。20 世纪 50 年代,小麦条锈病肆虐,他
萌生出远缘杂交设想并开展研究,不但育成小麦新品种,还创新了育种新系统;1987 年他提出黄淮海
中低产田治理建议,之后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工程”,提出“滨海草带”设想。2024 年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
章”。李振声在农业研究中
①依靠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体现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②萌生出远缘杂交设想并积极付诸实践,展示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③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研究和贡献不同,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④大胆进行假设,提出设想,表明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理论家莱辛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
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
辛的观点启示我们
A.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条件性
B.真理对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C.真理要经过人的认识不断检验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4.2024 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10 周年。这 10 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随着时
代发展和实践推进而不断丰富,对持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
民幸福安康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丰富发展
①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完全同步
③其影响体现了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④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 年 9 月 13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此
次修订明确了国防教育的内涵定位、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完善了学校国防教育体系,
拓展了社会国防教育范围和渠道,加强了国防教育的保障。修订《国防教育法》
A.是在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B.通过经济基础的调整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
C.可以缓和阶级斗争,促进社会的改革创新
D.可以彻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6.有人认为“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世界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阶级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阶级斗争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了”。该观点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①正确反映了社会进步对阶级斗争理论的丰富发展
②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在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作用
③表明改革才是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在当今全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兴起。比亚迪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企业,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比亚迪团队在新能源汽车发展
过程中,精心筹备、科学规划。一方面,制定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从技术积累与产
品迭代到品牌提升与市场扩张,分阶段实施,持之以恒;另一方面,在电池技术创新方面下
足功夫,确定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的性能指标为研发目标,精选先进的电池材料
和制造工艺;并且,为统一标准、规范生产、保障质量,制定了严格的产业规范和严密的质
量管控流程。
结合材料,说明比亚迪团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的。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2024 年 7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6 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的“北京中轴
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
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和自然遗
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只有将这些珍贵的遗产妥善保护
起来,才能确保其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延续,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开发是保护的动力,
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利用工作,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通
过合理的开发,可以将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教育资源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
遗产的魅力,从而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同时,开发也能为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保
护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2024 年 7 月,我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深入研究,发现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
知矿物晶体“ ulm—1”。该矿物晶体的分子式含六个结晶水,水分子在样品中的质量比达 41%,
这是人类首次在月壤中发现分子水,改变了人类对月壤含水的认识。在此之前,关于月壤中是
否含水以及水的存在形式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此次发现为人类了解月球的形成、演化提供线索,
也为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可能,科学家们意识到,月球上的水资源将成为未来深空探索的重
要支持系统。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科学家对月球样本的研究发现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2024 年 9 月 14 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
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不懈探索、长期奋斗的辉煌
成果。在 70 年的不断发展中,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国政治从根本上实
现了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绝大多数人受压迫被剥削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跨越,实
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变革。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一切国家
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
联系,不断提高新时代新征程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人民息息相关。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
关知识加以说明。(12 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不懈探索、长期奋斗的辉煌成
果。请你任选一个所学哲理,说明新时代下应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
观点正确,论述合理;原理与方法论对应正确;150 字左右)(6 分)
{#{QQABYQaEogggApAAAAgCEwFYCEEQkBEAAYgGwEAIIAAAiANABCA=}#}
{#{QQABYQaEogggApAAAAgCEwFYCEEQkBEAAYgGwEAIIAAAiANABCA=}#}
{#{QQABYQaEogggApAAAAgCEwFYCEEQkBEAAYgGwEAIIAAAiANABCA=}#}
{#{QQABYQaEogggApAAAAgCEwFYCEEQkBEAAYgGwEAIIAAAiAN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