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一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期月考一
思想政治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O0分。请在答题卡上
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一石器;奴隶社会一金属工具(青铜
器);封建社会一铁器:资本主义社会一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最佳议题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
D.历史是不断前进的,生产工具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向前发展
2.★2023年7月19日,宁夏银川市举行的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纪念活动。作
为我国最早发现并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水洞沟遗址百年来历经6次大规模发
掘,发现了12个旧石器遗址点,出土1万余件珍贵遗迹、遗物。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
期描述合理的是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
③出现文字,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
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
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更高级的
时代了”。这主要说明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
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敦煌文书《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登记了一户要交
纳租税的“课户”。这户人家实际占有土地101亩,包括依《田令》拥有的土地87亩,
买来的土地12亩,园宅地2亩。以下符合该时代生产关系的是
①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及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农户的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③农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且能够自主劳动
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
试卷第1页,共6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马克思说:“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
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资
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
①源于资本家对一切生产资料的占有
②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的秘密
③阻碍了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共同富裕
④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批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并希望建立一
种以法伦斯泰尔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
的。他曾幻想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实现他的主张,但在当时并未取得成功。傅立叶的主张
失败的原因是
①没有从理性、正义的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和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主张阶级调和,没有发动无产阶级来进行阶级斗争
④没有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诉求和描绘出美好蓝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从以下内容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
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①总结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工人的秘密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
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
志。它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可见,马克思主义
①是科学的理论
②是人民的理论
③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具体方法
④是开放的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到:“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
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
中,证明了是对的。”这告诉我们
A.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B.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的产物,在中国的实践中形成
C.马克思主义因接受实践的检验而正确,并不断发展
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10.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
试卷第2页,共6页河南省实验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B
3. B
4. A
5. A
6. C
7. D
8. A
9. D
10. A
11. C
12. B
13. A
14. D
15. A
16. B
17. C
18. B
19. B
20. D
21. B
22. C
23. C
24. A
25. D
26.
(1)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
使命。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
成就。通过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伟大成就。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索
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发展模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
验。
27.
依据: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
的社会发展状况,原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制度选择。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
义是中国的唯一的出路”,这是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判断。
意义:
(1)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和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有了显
著提高,这说明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
了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
28.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前,中国面临着经济落后、社会
封闭等诸多问题。通过改革开放,中国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激发了
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
变,使中国经济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了经济的竞争力。
(3)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科技、教育、文
化、卫生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
定。
(4)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过
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5)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不断提升自身的
综合国力,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