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 1、必修 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地面反射率是指太阳反射辐射和太阳总辐射之比,它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地面反射率对气候,尤其是局地小气候的形成及其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在同一太阳高度(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相同)下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据此完成1~2题。1.同一太阳高度下,地面反射率( )A.与地面辐射强度呈正相关 B.与近地面大气温度呈正相关C.与地表反射强度呈正相关 D.与大气的吸收能力呈正相关2.在同一太阳高度下,图示地面反射率最低的是( )A.城市水泥路面 B.深色土 C.新雪 D.海洋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环境因子的改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反应。亿万年前,甲、乙两处(如图)均受盛行风影响,森林茂密。但随着西部山地的隆起及冰川运动,甲、乙两处景观差异显著。据此完成3~4题。3.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甲处破碎的海岸线主要是受到(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冰蚀作用 D.海蚀作用4.随着西部山地的抬升,乙处植被( )A.将更加高大、茂密 B.垂直结构将更复杂C.根系将更加发达 D.蒸腾作用将加强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一定技术、从事专业职业的人员,他们是提升地区创新能力、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下图示意2010-2020年中国部分省(区、市)高技能人才迁入、迁出总人数。据此完成5~7题。5.图中( )A.高技能人才净迁入省(区、市)主要位于东部地区B.上海、北京、广西等地高技能人才净迁入量较大C.高技能人才净迁出省(区、市)主要位于西部地区D.湖南、湖北、云南等地高技能人才净迁出量较大6.形成我国高技能人才迁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政治 C.气候 D.经济7.高技能人才对迁入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A.促进农业开发 B.促进产业升级 C.加重环境压力 D.增加就业压力印度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在相关机构统一管理和全程监督下享誉国际。近年来,其茶园逐步从河流两侧的丘陵茶园迁移至平原区域。当地日照强烈,但在茶园内种植高大乔木可进一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据此完成8~10题。8.茶园从丘陵迁至平原地区主要是为了( )A.扩大生产规模 B.便于取水灌溉 C.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劳动成本9.茶园内种植高大乔木可以( )①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②减少日照直射③增加茶园采光④改善茶园通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印度茶叶享誉国际,主要得益于( )A.交通便利 B.茶叶品质好 C.茶叶产量高 D.种茶历史悠久受市场需求、产地集中性和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热带水果价格普遍较高。2022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年。随着云南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监管场地的投入使用,中老铁路正式具备入境水果全铁路运输能力,越来越多的东南亚热带水果搭乘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进入中国市场。据此完成11~13题。11.中老铁路运输的热带水果主要有( )A.苹果和梨 B.香蕉和桃子 C.山竹和榴梿 D.葡萄和樱桃12.云南进境水果监管场地的使用,将导致国内( )A.热带水果价格变化 B.水果销售区域扩大 C.水果种植结构改变 D.本土水果价格上升13.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在运输热带水果过程中最应注意( )A.降低列车运输速度 B.减少水果包装费用C.优化列车仓储条件 D.增加列车通关次数下图示意我国钓鱼岛位置。据此完成14~16题。14.①处属于(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岛屿 D.海沟15.钓鱼岛( )A.位于我国南海海域 B.渔业资源丰富C.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南部 D.是中国海南省的附属岛屿16.近年来,我国维护钓鱼岛权益的重要措施是( )A.加快向岛移民 B.加强定期巡航 C.设立管理机构 D.研究岛上地形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主要是将风力资源转化为电能。下列左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右图为曹妃甸风力发电示意图。(1)说出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最少的地形区,并分析原因。(8分)(2)曹妃甸的风力发电主要为热力环流发电,请在下图中绘出当地午后的热力环流。(2分)(3)列举除了上述两种清洁能源之外,其他可供我们利用的清洁能源。(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傈僳族聚集在怒江两岸由高黎贡山和碧雪山构成的峡谷中,受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傈僳族民居-竹篾房。傈僳族在靠山较高处的斜坡上竖立几十根木桩,再铺盖木板,四周围以竹篾篱笆,顶上覆茅草。傈僳族传统民居和传统民俗至今保存良好,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存在形态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下图分别为傈僳族聚集区位置图。(1)指出傈僳族形成竹篾房民居的合理性。(6分)(2)分析傈僳族传统民居和民俗至今保存良好的原因。(6分)(3)简析旅游业的发展对傈僳族土地利用类型和收入构成的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其设立的初衷是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2024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土地荒漠化是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外力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现象。目前土地荒漠化问题有从局部地区向全球蔓延的趋势。(1)说出设立世界环境日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6分)(2)列举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6分)(3)请对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高一地理考试参考答案1.C 2.D 3.C4.C5.A 6.D 7.B8.A 9.A10.B11.C12.A 13.C 14.A15.B 16.B17.(1)四川盆地。(2分)原因:海拔低,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弱;纬度低,蒸发量大;降水较多,空气中水汽含量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为盆地地形,水汽难以散去;阴天、雾天多,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量少。(答出三点,6分)(2)作图如下:(2分)(3)生物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答出两点,4分)18.(1)当地地势陡峭,利用木桩支撑房屋可适应当地地形环境,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就地取材,使用木材和竹子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该地气候湿热,房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使用木材、竹片可帮助通风透气。(答出三点,6分)(2)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山高谷深,对外联系较少,受外界影响小。(6分)(3)用地类型:单一农业生产用地减少,转变为农业用地和旅游业用地并存;传统民居居住功能下降,旅游及商业服务功能增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边界逐渐模糊。(答出两点,4分)收入:收入增加;单一农业收入变为农业、旅游业等多渠道收入。(4分)19.(1)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6分)(2)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三点,6分)(3)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答出三点,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